特點包含:自溺 × 虛無 × 精神分裂 × 時代錯位 × 自我否定 × 無望地書寫,並帶著幽微諷刺與病態誠實的筆調。
人們說,早晨是清醒的開始。
但我覺得它比較像是失敗的續集。
每天清晨醒來,我都會被「活著這件事」輕輕地羞辱一次。
昨天的我,好像不小心又沒死成。
我想,那也不過是因為我太窩囊,連離場的決心都軟弱得像便利商店打折的飯糰,捏一下就塌了,卻還黏在塑膠膜上,滑不掉,也咽不下。
我其實並不特別悲觀。
只是覺得「希望」是一種過度包裝的東西。
它像香水一樣,灑得多了,反而只顯得房間更空。
希望只適合寫在詩裡,印在募款箱上,貼在那種死了人之後還要假裝光明的學校公告欄上。
昨天有人對我說,「你太敏感了」。
我說:「不,是你太遲鈍了。」
但我沒講出口,我不會講話,我是那種每次要說點什麼的時候,嘴巴都比腦袋先枯萎的人。
人活著不是為了什麼意義。
我們只是沒有學會怎麼正確地告別。
而我,每天都在用活著的方式,練習死亡。
尾註:
有時候我想,我不是厭世,只是厭我。
如果可以選擇重新開始,
我希望成為一張沒有被書寫過的紙,
哪怕最後只是被拿來包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