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印走向全境,鴻海印度戰略全面升級!當全球科技巨頭為降低地緣政治風險、尋求「中國+1」解方時,鴻海早已悄然踏出關鍵一步。

撰文/編輯部
根據4月14日外媒報導,鴻海正籌劃在印度北方邦(Uttar Pradesh)大諾伊達(Greater Noida)設立新廠,並預估規模將略大於即將啟用的班加羅爾新廠。若消息屬實,這座基地將晉升為鴻海全球第二大廠區,堪稱對印度製造戰略的一次重大升級。
從南印起家,轉進北印:鴻海的戰略縱深擴張
回顧鴻海在印度的布局路徑,早期重心集中在南印的泰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這裡是鴻海在印度最早的落腳點,至今已成為主要的智慧型手機組裝中心。隨著員工宿舍、住宅區等基礎建設到位,泰米爾納德已成鴻海最穩固的製造重鎮。
但近年來,鴻海逐步向外擴張,在卡納塔卡邦(Karnataka)班加羅爾,設立手機與電動車零件廠;在泰倫加納省(Telangana)康加拉.卡蘭工業園區,布局研發中心與生產設施。如今,北印度的新廠計畫更代表鴻海由「區域製造」進化至「全境製造」模式,有效分散供應風險並優化運輸與人力資源調度。
北印新廠不只是規模,更是戰略意涵
根據報導,鴻海新廠基地將座落於大諾伊達約300英畝土地上,與其在當地與HCL合作設立的半導體封測廠鄰近,顯示可能串聯手機、電動車與半導體供應鏈。雖尚未公布生產項目,但可合理推測,新廠區可能支援iPhone代工或高附加價值電子產品製造。
而就在4月初,鴻海印度子公司還公告斥資新台幣10.71億元向Apple Operations Limited購買機器設備,明確傳遞出:「鴻海正應蘋果要求,進一步強化印度產能」的市場訊號。
從「製造印度」到「印度製造網絡」,鴻海正在印度做的,是另一場中國的影子戰
鴻海不再只是將印度視為「備胎產線」,而是將其打造成完整的製造網絡節點。南印負責成熟產線量產,中印強化組裝靈活度,北印則可能承擔高端產品或半導體相關應用。這樣的佈局,讓鴻海在地緣政治不確定中依舊穩操勝券,也為全球客戶提供更穩定的替代性供應鏈選擇。
鴻海印度戰略已悄然從「點」擴張為「面」,從工廠升級為製造生態系。下一步,或許不只是組裝,而是創新的誕生地。
延伸閱讀:鴻海各區域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