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膩與拿捏,大陸現代語詞,正在改變中文的使用環境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感謝格友❦ 莊小昕 提供的靈感)

以前大家坐在書桌前,翻開一本古書,看著字裡行間流淌著唐詩的雋永、宋詞的婉約。

那是傳統中文的靈魂,精雕細琢,字字如玉。

然而,當轉身點開手機看網路上的大陸小說,螢幕上跳躍而出的「貓膩」與「拿捏」等詞彙,卻像一陣颱風,洶湧地吹過,爆擊我的腦子。

這些新詞,像調皮的孩子,在中文的園林裡嬉戲,卻也讓我不禁沉思:

這場新舊交錯的語言之舞,是否會讓傳統中文的優雅與精準,悄然蒙上一層薄霧? 「貓膩」這詞,初聽時像一隻慵懶的貓,蜷縮在角落,眼中閃著狡黠的光。

它最早來自北京市井小民的竊竊私語裡,指向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或許是一筆交易的「暗盤交易」,或是一場談判的「黑箱作業」

「這事兒有貓膩」,說這話時,語氣裡總帶著幾分狐疑,像在掀開一塊幕布,試圖窺見背後的「蹊蹺」。 可不知從何時起,這隻貓開始在語言的舞台上變換身姿。

它不再只是陰影中的低語,而是化作了曖昧的微笑,指向那些不那麼負面,卻又耐人尋味的操作。

「這人挺有貓膩的」,這句話或許帶著調侃,貶抑,甚至一絲忌憚,彷彿在說,這人懂得在規則之下,找尋陰暗的縫隙起舞。

這隻貓,怎麼就有了千面?

或許是統治者的影響,讓最多中文使用者的地區,接受了這種模糊卻庶民的表達方式。


加上了網路的魔法,讓這些詞語在鍵盤的敲擊間,生出強大的影響力。

只是,當「貓膩」在不同語境間跳躍,我心底卻浮起一絲惆悵:

這份靈動,是否會讓語言的輪廓變得模糊,讓我們忘了傳統中文那份「信、達、雅」的清澈? 如果說「貓膩」真像是一隻貓,那「拿捏」便是一雙手,時而輕盈,時而沉穩。

這詞最早是那樣具體,像是捏著一塊軟軟的糕點,小心翼翼,唯恐太大力,捏碎了。

「拿捏」這動作,帶著一種專注的美感,讓人想起陶藝匠人,在手拉陶坯時的細膩。 可這雙手,漸漸學會了更多。

它開始取代對分寸的「把握」,對時機的「掌控」。

「他演講的節奏拿捏得真好」,這句話裡,「拿捏」成了一種藝術,似乎是一種在語言與沉默之間找到平衡的智慧。

人們開始忘記了,其實這裏的「拿捏」一詞,可以改成「掌控」,會更具專業感。

然而,故事還未結束。

「拿捏」又悄悄伸向更遠的地方,變成了有點惡意的意思。

「家人的弱點被我拿捏住了,所以他放棄了抵抗」。

「這件事你能拿捏分寸嗎?」

說這話時,彷彿這雙手已不再只是捏糕點,而是握住了某種權威。

但改用「控制」、「掌握」,會不會讓文章看起來,更文雅一點? 這雙手的變化,讓我既驚喜又茫然。

驚喜於它的靈活,茫然於它的模糊。

當「拿捏」既是技巧,又是判斷,甚至是要挾,又或是決定,我們還能否像古人那樣,靈活的用「訣竅」談技藝,用「見解」述觀點,用「主張」表立場?

傳統中文的詞語,像一顆顆精心挑選的珍珠,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光澤。

而類似「拿捏」這詞彙的包羅萬象,是否會讓這些珍珠的光芒,漸漸被一團霧氣遮蔽?

每一個詞,都像一朵花,獨自盛開,卻又與其他花朵相得益彰,織就一幅繁複的圖景。 可當「貓膩」「拿捏」這樣的詞語成為日常,它們在涵意上的多樣性,是否會讓文字使用上,變得單薄與俗氣?

「給力」雖熱血,卻難比「振奮」的層次;

「接地氣」雖親切,卻少了幾分「親民」的溫潤。

這些新詞,像夏日的蟬鳴,響亮而直接,卻少了秋葉落地的靜美。

當我們習慣用一個詞表達多重含義,是否會忘了如何用「曖昧」描寫模糊的感情,用「蹊蹺」形容可疑的跡象,用「分寸」衡量行為的輕重? 更深一層,我擔心這份模糊會滲入我們的思維。

古人講究「格物致知」,用精確的語言梳理世界的條理。

而當多義詞成為主流,我們是否會更習慣於模糊的思考,滿足於口語化的表達?

語言學家曾說,語言是思維的鏡子。

當鏡面蒙塵,映出的世界是否也會失去些許清晰? 當然,語言從來不是靜止的湖泊,而是一條奔流的河。

它會沖刷舊的堤岸,也會孕育新的綠洲。

「貓膩」與「拿捏」的出現,是這條河在現代的轉彎處濺起的浪花嗎?

回望傳統中文,哪一個詞的出現,沒有自己的故事?

「意思」這詞,不也從「心之所向」延伸到「情趣」,甚至「歉意」?


(我對你有意思,你真有意思,真不好意思!)


語言的變遷,是它生命力的證明。 我想,傳統中文文字,是這條河的源頭。

它的清冽與深邃,滋養了無數文人墨客的心靈。

即使新詞如潮水湧來,這源頭也不會乾涸。

在學術的殿堂裡,精確的詞語依然是思想的基石;

在文學的園林中,典雅的語言仍是靈感的翅膀。

傳統中文的韻味,經得起時間的淬煉。 我想,語言的未來或許是一場雙人舞。

一邊是「貓膩」、「拿捏」這樣的現代舞者,輕快靈動,帶著時代的節奏;

一邊是傳統中文的古典舞者,步伐優雅,蘊含千年的智慧。

它們不必爭鋒,而是可以相互輝映。 作為語言的舞者,我們需要一顆敏銳的心。

在日常的閒談中,讓「貓膩」帶我們會心一笑;

在正式的書寫裡,用「蹊蹺」勾勒真相的輪廓。

在朋友的聚會上,讓「拿捏」展現我們的機敏;

在哲學的思辨中,用「掌握」丈量人生的輕重。

語言的魅力,正在於這份新舊交融的自由。 清晨的微風依舊輕拂,書桌上,古書與手機並肩而立。

我合上書,關上螢幕,拿起筆,在紙上寫下:

「語言是一場永不止息的舞,而我們,都是舞者。」

或許,無論「貓膩」如何嬉戲,「拿捏」如何伸展,傳統中文的優雅與精準,都會在這場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



有貓膩的貓玩膩了?

有貓膩的貓玩膩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EC3-avatar-img
2025/04/17
貓膩?
老安的雜文基地-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7
EC3 大陸用語,表示有隱情,有黑箱作業,有暗盤交易。 可以泛指一切不能上台面的事。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4/17
謝謝老安分享!圖片很可愛!🥰
老安的雜文基地-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7
❦ 莊小昕 其實很多詞彙,用久了,互相影響,俗氣不俗氣,都會慢慢改變。 就像館陶公主劉嫖,漢文帝和竇皇后之女,漢景帝的同胞姐姐。漢武帝第一任皇后阿嬌的親媽。 她這個名字,放到現在,是沒有人會用的!
甜甜錁Zero-avatar-img
2025/04/21
想起看陸劇看太投入時,也會不小心講出來,行動電源、充電寶 差別、區別 🤣🤣🤣🤣
老安的雜文基地-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22
甜甜錁Zero 大陸戲劇與小說,正在用「量變」造成「質變」,大家都被影響了。
創文者雪源-avatar-img
2025/04/18
真的,很多東西都是受到中國用語的影響,尤其很多人都在看中國作者寫的小說, 開始很自然地用起那些用語 🙄
老安的雜文基地-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8
創文者雪源 是啊,越年輕的人,被影響的越多。
宇牛-avatar-img
2025/04/17
大陸詞「奶頭樂」!
老安的雜文基地-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7
宇牛 台灣翻成「奶嘴樂」,大陸人就是喜歡俗氣的翻譯法! 如妙麗,大陸翻成赫敏!
avatar-img
老安的雜文
188會員
490內容數
這裏是老安生活中雜七雜八的生活記錄。
老安的雜文的其他內容
2025/01/13
鹿港的老街上,斑駁的紅磚牆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在這座小鎮裡,發生了一件清官難斷的事,也讓網路上各有立場的網友們,發生了激烈的論戰。 一位九十高齡的老婆婆,赤裸著身體,被自己快七十歲的媳婦,綁在陽台上,毫無尊嚴。 這個消息像一陣風,迅速席捲了整個鄰里。有一些鄰居,感到震驚和憤怒,他們無法理解,
Thumbnail
2025/01/13
鹿港的老街上,斑駁的紅磚牆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在這座小鎮裡,發生了一件清官難斷的事,也讓網路上各有立場的網友們,發生了激烈的論戰。 一位九十高齡的老婆婆,赤裸著身體,被自己快七十歲的媳婦,綁在陽台上,毫無尊嚴。 這個消息像一陣風,迅速席捲了整個鄰里。有一些鄰居,感到震驚和憤怒,他們無法理解,
Thumbnail
2025/01/08
當兵時,大家都會唱軍歌,但~~ 總有軍歌被惡搞~~ 盤點一下,那些年當兵被唱歪的軍歌! 苦主: 軍紀歌。 歌詞: 國家有綱常,軍隊有軍紀, 軍紀是軍隊的命脈, 以三民主義為根基, 三信心,堅如鐵,上下團結成一體, 號令嚴明,服從第一,革命軍人要牢記, 戰爭有勇,無私無畏,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5/01/08
當兵時,大家都會唱軍歌,但~~ 總有軍歌被惡搞~~ 盤點一下,那些年當兵被唱歪的軍歌! 苦主: 軍紀歌。 歌詞: 國家有綱常,軍隊有軍紀, 軍紀是軍隊的命脈, 以三民主義為根基, 三信心,堅如鐵,上下團結成一體, 號令嚴明,服從第一,革命軍人要牢記, 戰爭有勇,無私無畏,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4/12/23
人類面臨的各類大規模災難,包括全球暖化、地震、火山爆發等自然災害,以及核災、網路攻擊等人為災害。文章提供了強化防災意識與應急預備行動方案的建議,提醒讀者準備防災揹包以應對突發狀況,並提出一系列實用的物品清單與注意事項。通過加強防災準備,能夠提高對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保障我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
Thumbnail
2024/12/23
人類面臨的各類大規模災難,包括全球暖化、地震、火山爆發等自然災害,以及核災、網路攻擊等人為災害。文章提供了強化防災意識與應急預備行動方案的建議,提醒讀者準備防災揹包以應對突發狀況,並提出一系列實用的物品清單與注意事項。通過加強防災準備,能夠提高對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保障我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邊的文字指的是中國文字,中華民國台灣繼承了正統的繁體字,對岸中共國則改良了文字結構,成了簡體字。 繁體字又稱正體字,即使筆畫再多,也要一筆一畫地寫完才能讓人看懂意思,而簡體字則是減筆減畫,甚至加上一些不倫不類、和文字本身不相關的筆畫,務求讓人易學易懂,我稱它叫文字的偷工減料,這樣的態度一產生,做
Thumbnail
這邊的文字指的是中國文字,中華民國台灣繼承了正統的繁體字,對岸中共國則改良了文字結構,成了簡體字。 繁體字又稱正體字,即使筆畫再多,也要一筆一畫地寫完才能讓人看懂意思,而簡體字則是減筆減畫,甚至加上一些不倫不類、和文字本身不相關的筆畫,務求讓人易學易懂,我稱它叫文字的偷工減料,這樣的態度一產生,做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中國簡體書轉繁體書的校對工作,真佩服編輯可以細膩查對台灣用語,抓出台灣與中國用字用語的差異,考驗編輯的功力,也考驗台灣讀者對日常用語的底線,先不談統戰,影片不是視頻,至少書名有守住,其他的部分,真的是如履薄冰,不是普及度的底線,而是常用語被置換的底線,真的想聽聽簡轉繁書籍出版主編的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中國簡體書轉繁體書的校對工作,真佩服編輯可以細膩查對台灣用語,抓出台灣與中國用字用語的差異,考驗編輯的功力,也考驗台灣讀者對日常用語的底線,先不談統戰,影片不是視頻,至少書名有守住,其他的部分,真的是如履薄冰,不是普及度的底線,而是常用語被置換的底線,真的想聽聽簡轉繁書籍出版主編的
Thumbnail
   這回我們說古漢語文法。初學者會先碰到幾個問題:倒裝、連接詞、省略。有了這些基本概念後,可以幫助你看懂更多文言文的句子。覺得文法很難嗎?沒關係,告訴你一個更簡單的方法:熟讀課本,用課本類推!
Thumbnail
   這回我們說古漢語文法。初學者會先碰到幾個問題:倒裝、連接詞、省略。有了這些基本概念後,可以幫助你看懂更多文言文的句子。覺得文法很難嗎?沒關係,告訴你一個更簡單的方法:熟讀課本,用課本類推!
Thumbnail
學習語言除了練習,一定要有適當的環境,才能事半功倍。
Thumbnail
學習語言除了練習,一定要有適當的環境,才能事半功倍。
Thumbnail
 古人有「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說法,雖然在現代這個眾聲喧嘩的時代,言語溝通的真誠與意義已被糟蹋得慘不忍睹,但是某些字辭,某些句子,還是不斷影響著人,感動著人。   畢竟人是依著辭彙來建構我們的認知,透過辭彙來探索我們的思想,因此,傳說當倉頡造字時,天下紅雨鬼夜哭,想來也是其來有自的。
Thumbnail
 古人有「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說法,雖然在現代這個眾聲喧嘩的時代,言語溝通的真誠與意義已被糟蹋得慘不忍睹,但是某些字辭,某些句子,還是不斷影響著人,感動著人。   畢竟人是依著辭彙來建構我們的認知,透過辭彙來探索我們的思想,因此,傳說當倉頡造字時,天下紅雨鬼夜哭,想來也是其來有自的。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關於語言學的一些思考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關於語言學的一些思考
Thumbnail
近年來,現代台灣社會隨著科技進步、全球化發展,文化的多元性不斷呈現。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人開始思考,在現代社會,是否還有必要學習古老的文言文?這個問題涉及到文化傳承、語文修養以及個人發展等多個層面,值得深入探討。
Thumbnail
近年來,現代台灣社會隨著科技進步、全球化發展,文化的多元性不斷呈現。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人開始思考,在現代社會,是否還有必要學習古老的文言文?這個問題涉及到文化傳承、語文修養以及個人發展等多個層面,值得深入探討。
Thumbnail
這一系列的文章主要寫給中學學生或對華語有興趣的你,向你介紹一些生活中常用、考試常考的語法概念,協助你解讀困難的文章。我希望以簡單的語言,來說明「華語其實也有文法規則可循」,同時也會討論文言文的例子。有了文法概念以後,文言文的解讀也可以更加有效率,進而提升學生們的閱讀成績。
Thumbnail
這一系列的文章主要寫給中學學生或對華語有興趣的你,向你介紹一些生活中常用、考試常考的語法概念,協助你解讀困難的文章。我希望以簡單的語言,來說明「華語其實也有文法規則可循」,同時也會討論文言文的例子。有了文法概念以後,文言文的解讀也可以更加有效率,進而提升學生們的閱讀成績。
Thumbnail
「簡體字就是簡單好寫,我們現在很多時候為了方便會把筆劃多的字寫成簡體字呀!」 未來你們這一代,主導兩岸的,仍將操之於大陸。希望你們不要放棄傳統文化的菁華。正體字是傳統文化的菁華之一,每個漢字都能說出它背後的故事,這故事有的長達三千年!
Thumbnail
「簡體字就是簡單好寫,我們現在很多時候為了方便會把筆劃多的字寫成簡體字呀!」 未來你們這一代,主導兩岸的,仍將操之於大陸。希望你們不要放棄傳統文化的菁華。正體字是傳統文化的菁華之一,每個漢字都能說出它背後的故事,這故事有的長達三千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