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失溫到重燃,高通與三星的代工關係可能翻轉晶圓戰局,台積電壓力山雨欲來。
撰文 / 編輯部技術反撲還是策略多元?三星的關鍵一擊
自Snapdragon 8 Gen 1起,高通全面轉向台積電投靠,原因無他,過去交由三星代工的Snapdragon 888與8 Gen 1,在功耗與發熱控制上表現不佳,令市場怨聲載道。
反觀同時期由台積電製造的麒麟9000、A14,功耗表現更勝一籌,加上晶體管密度的明顯落差,更突顯台積電在製程技術上的領先。
如今三星若能重新搶下高通訂單,不僅是品牌信任的回歸,更象徵技術實力的突破。但產業界也看得清楚:這筆訂單不只是單純的代工生意,更是三星晶圓事業能否止血翻身的關鍵一役。
台積電仍居主場,但壓力浮現
市場普遍預期,今年下半年登場的Snapdragon 8 Elite 2仍將交由台積電代工,三星若回歸,最快也要等到2026年才有實質貢獻。但值得關注的是,若三星3nm良率與功耗表現真的改善,未來晶片業者「雙供應鏈策略」將更為普遍,台積電獨大的態勢也將逐漸鬆動。
Tx3觀點:
這不是一筆晶片代工生意的得失問題,而是一場關於信任、技術與產能布局的再平衡遊戲。對三星來說,這是一場捲土重來的戰役;對高通來說,則是分散風險、談判籌碼的理性部署;而對整個晶圓代工產業,則意味著競爭強度與技術門檻,將再度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