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育兒,一起走向更好的未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讀《#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

「真正地信任及尊重孩子,協助孩子養成獨立、懂得合作、願意善良。未來需要孩子的這些能力,未來也需要我們的這些付出。」


raw-image




上個月參加作者艾絲特來台講座的筆記,觸及率頗高-https://reurl.cc/2KzAXX

顯然,身為父母的我們,都殷切期盼能讓孩子的內心強大!


近日令人不安的新聞又充斥視野,很推薦各位家長親自讀過本書,特別是矽谷教母的「教養5原則」:

「TRICK」-Trust(信任)、Respect(尊重)、Independence(獨立)、Collaboration(合作)、以及 Kindness(善良);


每項都重要,適合三不五時重溫。

5種原則相輔相成、無須切割,我們父母同樣需要先擁有這些能力,才能在實踐中傳遞給孩子!

 「你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就要先成為那樣的大人。」


透過家庭給予的點滴支持,讓孩子培養出「內心強大」的特質,進而擁有快樂且值得活的人生。


1.尊重不是放任,而是靜靜守護


「尊重孩子的選擇」看似容易,實踐起來,可全然不是這麼回事呢…


看看矽谷教母家的例子:

女兒安妮拿到耶魯大學生物學位,卻決定要當一個「職業保母」,她很快找到工作,並穩定做了幾個月。

換成是妳,會不會默默焦急?

不是挑職業,純粹為沒能發揮專業而感到可惜。矽谷教母也是這樣~


但她選擇了尊重,沒有責備或勉強,僅鼓勵安妮去參加就業博覽會;她真的在那認識了有趣的投資人,拿到包含飯店住宿的紐約面試機會,接著獲得生技投資部門錄取通知-聽起來就是很棒的工作!


然而,她考慮兩天,便婉拒了這機會。

溝通過後,教母冷靜地接受她的選擇,即使那是個令人憧憬的工作,但至少安妮眼前在做也是有貢獻的事,她覺得,這樣就夠了。

幾週後,安妮聽到更多親友想法,自身的念頭也有些許改變,才自行致電該公司、接受最後的面試,終獲得這份工作,開啟華爾街職涯。



教母就這麼陪著安妮走完這段探索期,不難想像,若一開始就與她硬碰硬,試著強行扭轉女兒的想法,結局肯定不一樣!


「萬一孩子選了比較辛苦的路呢?」 

我們總有擔心與不捨,但別忘了,如果希望孩子過得快樂,他們還是得傾聽自己的心聲。更何況,我們也無法保證自己的選擇更好~不妨試著退一步守護,用尊重讓孩子從中長出信心,敢於承擔風險,獨立走上喜歡的路!


2.信任,讓孩子開始相信自己


閱讀過程中,腦海最有畫面的是艾絲特與知名「虎媽」蔡美兒的辯論,兩位媽咪運用截然不同的方式,同樣教育出成就斐然的孩子:

對孩子嚴加控管、毫不留情的風格,令虎媽自己都覺得 #教養是困難的事

但信任孩子可以獨立自主的矽谷教母,卻能 #真心享受育兒的樂趣


妳比較期望自家風格是哪一種呢?是不是跟我一樣,希望能在教養任務中「享受育兒」,讓孩子「想」跟我作伴而非「需要」?



在「安全」範圍內給予足夠主導權,並設定明確規範,容許孩子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即使孩子還小,也能從讓他自行購物開始練習,採買文具、園遊會…都是很棒的機會。

「我們越相信孩子,他們越能看見自己的潛力。」


不放手讓孩子自行嘗試,可能導致信心缺失、害怕失敗;讓孩子練習擔起為自己選擇的責任,去實驗、去冒險,嘗試克服困難,就算失敗也將是很棒的學習,慢慢建構出足夠的耐挫力,伴自己茁壯。



艾絲特的孩子們在前言分享母親身教,恰恰是很棒的指引:

 平時就充分地彼此傾聽、學習,

 在尊重裡,理解有時可能錯的是自己;

 她讓孩子學會獨立、建立金錢觀,

 不畏擁抱創新、展現玩心,

 亦讓孩子與學生清楚感受到她的信任,

 大受鼓舞,進而勇於飛翔。


- 

3.善良,是選擇做對的事


對我而言,五大原則中最難教的應該是「善良」。

這不是要求孩子凡事討好,而是在面對選擇時,願意顧及他人,讓這個世界變好一點。

這點連對大人都很不容易,得與孩子一起練習。



艾絲特與女兒的故事很溫馨:

安妮在長照中心發現問題,以堅定的善良、同情心拯救了外婆;蘇珊協助Google成立日托方案,並爭取父母育嬰假等更多員工福利;艾絲特自己在校園的採訪教學,也不忘教導孩子對每個人抱持感恩。


這些舉動正彰顯出: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更有餘裕去善待別人。」 

這亦是我希望孩子擁有的善良,不是軟弱,而是帶著力量關心世界。


再分享點有趣的~

作者艾絲特已當了外婆,她本來以為,當祖父母與當父母沒兩樣--錯很大!

對待孫子總忍不住不停買點心、禮物,得非常努力忍耐才行!太可愛了~ 

不過她同樣也給孫兒們滿滿的信任,遠遠陪著她們長成獨立的樣貌。


最後分享艾絲特給讀者的提醒:

你才是你家庭最前線的專家,

 你會比任何教養專家更清楚自家狀況,

 別怕試著去運用,相信自己的判斷,

 孩子會感受到我們的自信與信任


教養課題雖是挑戰,但也是讓我們學著變得更好的機會,沒有人是完美的爸媽,但我們可以是願意一起變好的爸媽。

持續升級自己,成為孩子的楷模吧!


#2025好書推薦/11

#背景圖選了2023跟小子火車環島的台東海邊照


【《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講座分享】

-「#矽谷教母」艾絲特·沃西基  (https://reurl.cc/2KzAXX) 

「教養這個起點雖小,背後的意義卻深刻長遠。我們共同承擔未來,而我們對待孩子的方式,將是他們未來對待這個世界的方式。」

延伸閱讀:

如果你對「作文學習」有興趣-

【《小學生的寫作任務》怡辰老師講座摘記】-2024/09/14 中年級親子場

https://reurl.cc/0K9deK


如果你想知道其他陪伴孩子的方式-

【〈從資優班到未來之路〉講座筆記】-2024/11/29 武陵高中/吳柄緯諮商師

https://reurl.cc/4Ljd7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倉編小祺的沙龍
17會員
191內容數
讀到好書是種幸福,這裡有中外文學、心靈成長、優質講座精華、資優教育、習慣養成、斷捨離等,各種令生活豐富愉快的小事。
倉編小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僅見過一次面的彌留長輩,指定將遺留的屋子贈予你尋寶…你敢接下這挑戰嗎?
Thumbnail
2025/04/24
僅見過一次面的彌留長輩,指定將遺留的屋子贈予你尋寶…你敢接下這挑戰嗎?
Thumbnail
2025/04/14
-讀《生命中最大的寶藏就是你自己》 「我知道我的生命是我最好的老師,  所有我需要學習明白的,不在外面,  都在我自己心裡。」
Thumbnail
2025/04/14
-讀《生命中最大的寶藏就是你自己》 「我知道我的生命是我最好的老師,  所有我需要學習明白的,不在外面,  都在我自己心裡。」
Thumbnail
2025/04/04
-讀《人生四千個禮拜》 你是否擁有過一整天不用在意時間的假期? 如果有,肯定記得那種幸福感吧!💗 那… 多久沒感受過了呢?是什麼在阻礙你?
Thumbnail
2025/04/04
-讀《人生四千個禮拜》 你是否擁有過一整天不用在意時間的假期? 如果有,肯定記得那種幸福感吧!💗 那… 多久沒感受過了呢?是什麼在阻礙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其實每個人的每時每刻都在學習,學習著知識、觀念、技能…,也學習著怎麼在生活中讓自己過的開心愉快…
Thumbnail
其實每個人的每時每刻都在學習,學習著知識、觀念、技能…,也學習著怎麼在生活中讓自己過的開心愉快…
Thumbnail
早上參加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家長聯誼會 看見孩子的優點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成長課程> 感謝社工們用心安排 🙏 感謝老師用心的分享 ❣️ 過程也有收到老師準備的講義和小卡 💌 而在彼此交流的時候也有慢慢收穫 可以感受到每位家長 都是很盡心盡力的維持親子關係 包含在
Thumbnail
早上參加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家長聯誼會 看見孩子的優點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成長課程> 感謝社工們用心安排 🙏 感謝老師用心的分享 ❣️ 過程也有收到老師準備的講義和小卡 💌 而在彼此交流的時候也有慢慢收穫 可以感受到每位家長 都是很盡心盡力的維持親子關係 包含在
Thumbnail
女兒從上個月開始就暫停語言職能治療課程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好的開始 😊 而自己抽空時也會陪女兒有不同互動 👩‍👦 也會安排不同親子活動來提供給女兒 👶 或是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做些不同的規劃進行測試跟觀察 👀 然後再一同記錄下屬於妳的成長日誌 📚 慢慢的,也會找出
Thumbnail
女兒從上個月開始就暫停語言職能治療課程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好的開始 😊 而自己抽空時也會陪女兒有不同互動 👩‍👦 也會安排不同親子活動來提供給女兒 👶 或是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做些不同的規劃進行測試跟觀察 👀 然後再一同記錄下屬於妳的成長日誌 📚 慢慢的,也會找出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在寫下這些文字的當下,父母也會對自己有更多覺察,因為是鼓勵卡,父母也必須要刻意練習去看見孩子的亮點,當亮點被我們重視,孩子就會越來越發光!
Thumbnail
在寫下這些文字的當下,父母也會對自己有更多覺察,因為是鼓勵卡,父母也必須要刻意練習去看見孩子的亮點,當亮點被我們重視,孩子就會越來越發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