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服人是一個專業
風險不只是客觀數字,情緒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對企業來說,風險只跟事故發生的後果與機率有關,一切都是單純的數字,然而在公眾眼裡,情緒也是個很重要的因素,相對於客觀危害程度,能引起強烈負面情緒的事件,對公眾來說具有更高的風險。除此之外,會影響到風險認知的因子,還有對危害處理的信任程度跟媒體的報導力度,越多曝光的事件能引起更高的風險意識,而對負責單位越不信任,也會放大公眾對危害的感知程度。關於這點,我覺得也需要討論大眾對科學的不信任,當群眾對科學越不信任,當我們要基於科學結果對一件事提出建議時,就會得到較差的效果,所以好好地做科學傳播,穩固大眾對科學的信任,也是一個重要的目標。
情緒也是影響風險評估的要素
有來有回彈性溝通,將不確定變成可接受
要有效溝通,有效的把不確定性轉為可接受,需要做足風險評估(基於科學證據)與風險管理(基於結果)的功課,才能依照群眾真正擔心的面向進行溝通,這樣的溝通方式稱為回應性溝通(Responsive Communication),相對於說服性溝通(Persuasive Communication)來說更彈性也更透明開放,雖然來回的過程需要較多人力資源與時間,但也更能即時的回應受眾的需求,是一個我覺得比較好的溝通模式。
風險評估對有效溝通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工作,不容小覷。
總結來說,因為每個人對自己領域外的事務所知較少,還有很多外部、內部因素會造成風險評估上的落差,因此做為科學傳播工作者,在傳遞知識與理念之前,應該要先做好風險分析,知道自己的受眾在意什麼,針對他們在意的面向給予相關資訊,並且來回調整,才有機會達成一場有效的溝通。
追蹤我個人的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rainhavemouth
追蹤Sky in the wall→https://www.facebook.com/skyinthewall
喜歡我的文章按讚追蹤加分享!或是斗內起來!
也能在留言處提出你的看法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