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牧誌 Vol.1 |你說,我在心裡翻譯|與蒙古孩子的綠葉情書
naizzuud 他是我們的蒙友,我們亦是彼此的盟友
沒有玫瑰的情人節,我們紛紛倒下。看著日曆上頭的十四號,彷彿是一種宣告。對我們來說,「四」還有那點不吉利的象徵。頭陽光燦爛,教室裡孩子們的喧鬧聲早已響起,我心想:「那就過個草原版情人節吧。」我試圖連上網路,下載那首熟悉的《大手拉小手》。當音樂響起,原本吵鬧的孩子們停下來,圓滾滾的眼珠盯著平板。
在蒙古烏蘭巴托,與孩子們的「我愛你」練習課,就這樣開始了。
葉子上的情話,紙杯裡的動物
孩子們用葉子、剪紙和彩筆,寫下他們人生第一句情話。
歪歪扭扭的中文字,藏在一片片飄落的葉子中,有種童趣,也有種純粹。
我還記得,那是一個腸胃炎的日子。
自從我吃了超市旁羊肉湯的小店,上吐下瀉整整兩天,連團隊其他人也接力中招(我們共用一間廁所,慘!)
身體剛好一點,卻得一個人帶完全天課程,內心其實很煎熬。
偏偏那天,是8月14日-「綠色情人節」。
我心想,這個情人節,應該做點什麼不一樣的。
教他們說「我愛你」之前,我也學會了表達
我們用簡單的中文、生澀的蒙語,教孩子們說:「你好」、「謝謝」、「我愛你」。
蒙古女孩布吉是我們的翻譯小幫手,孩子們學得快,有模有樣,有些還會用剛學來的詞對我大聲喊:
「我愛你!」
這比我以往任何一次表白還緊張。
語言不通,但愛的顏色,卻清晰可見。
愛,是一種需要練習的語言
我們準備了紙筆和色筆,帶著孩子們描繪自己的手掌。
蒙古老師說,讓孩子學習感恩和認識自己,是他們很重視的課題。她講了一個小故事,孩子們靜靜地聽著。
我想起初見時,我們用白報紙描繪他們的身體輪廓,做出了一場「瘋狂的斯貼畫」。
那天孩子太興奮,我請布吉幫忙安撫,這天他們學乖了,安靜地坐在矮木桌前,開始畫手掌、寫字、貼上之前做好的窗花。
做完的孩子跑來拉我的衣角,要布吉幫他們翻譯
「老師你看這是我做的,我愛你!」
有些孩子快手快腳,做完又跑去玩我們那天靈機一動發明的「紙杯動物」。
因為教材不夠用,我們把喝水的紙杯改造成了動物角色,孩子們邊玩邊學,還會自己加上創意版本,互相交換裝飾。
我那天其實還沒完全康復,但他們的專注與笑容,讓我忘了身體的疲憊。
走出教室,走進他們的世界
午後,我們帶著毛線、剪刀、膠水,來到戶外。
「今天,我們來學怎麼說我愛你!」
我比著肢體語言,孩子們興奮地跟著走出教室。
這是我們第一次與當地幼兒園合作,雖然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喜歡,但知道他們喜歡笑、喜歡黏人、喜歡手作、也…超愛糖果(我們賄賂他們乖乖的法寶之一)。
在大樹下,我們用葉子編織皇冠、用種子排成房子。
一個孩子拿著葉子走來,要我蹲下。他笑著用我聽不懂的蒙古語,將葉子插進我頭髮裡。
我希望你們記得這個夏天
隨著點心時間到,孩子們咚咚跑回教室,有的牽著媽媽的手回家。
我留在教室,把孩子們的創作一張張貼在牆上。
當他們長大後,或許不記得我們的樣子,但我希望他們記得那年夏天,自己曾用一片葉子、一次塗鴉,說出「我愛你」。
把純真、創意及活力,種進夏天的草地裡,慢慢長出開花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