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旅行的最後階段,說真的,大家已經對S同學一家三口的遲到見怪不怪。
早餐照例拖延,出發時間一樣比預定時間晚了一小時,但沒人再提,因為提了也沒用。
這天有個行程是事先安排好的,也是S同學極力推動的:泡麵DIY體驗。這個活動排在下午,所以中午大家有一段自由時間。
剛好日本同學家裡的男同學+小夫妻的老公,想去其他地方買東西,
所以我們先一起在車站附近的百貨樓上找了一家餐廳吃午餐,之後再轉車集合去泡麵館。
在餐廳點餐時,因為S同學的小孩突然身體不舒服,S同學帶著小孩先去處理,
現場就只剩下我、我的同學、小夫妻的老婆,還有——S同學的老公。
S老公自告奮勇說要幫大家翻譯點餐,因為他號稱會日文。
結果現場直接翻車。
他一邊翻譯一邊結巴、搞錯菜單,最後乾脆不翻了。
當有人(很客氣地)問他:「那這道是什麼意思?」
他突然大爆氣!
「反正吃就對了啦,囉嗦什麼!」
全場傻眼。
我們明明什麼都沒要求,他自己搶著翻譯,結果失敗了還要對我們發火?
雖然心裡有夠無言,但為了不搞砸最後一天行程,大家還是忍耐,默默吃完這頓超憋屈的飯。
吃完飯後我們在百貨內轉車。
路上,小夫妻突然看到一條很喜歡的項鍊,但因為聽不懂日文,
小夫妻的老公就跑去找日本同學來翻譯,完全沒想到要問S老公。
(講白一點,這幾天S老公在日本根本像啞巴一樣,大家早忘了他「會日文」這件事。)
而且小夫妻的老公跟他本來就沒什麼交集,自然也不會想到找他。
買完項鍊後,我們一路往車站方向快步走,因為怕來不及趕泡麵DIY集合時間。
大家都在趕路,所以默默往前衝。
突然——
小夫妻的老婆輕拍了我一下。
我回頭,看見了那一幕:
我的同學,在人來人往的百貨公司裡,眼眶紅了,眼淚默默流下來。
那一瞬間我才意識到,
這幾天來積壓的委屈、生氣、無力、無奈,終於有人撐不住了。
這不是一次爆發,而是被一天天慢慢磨蝕掉的信任感和耐心。
這趟日本行,不只是一次旅行,
是一次友情的極限壓力測試。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