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接到老師來電通知說小孩發燒了!海苔醬急忙趕去學校帶去看小兒科,想說上週學校已經通知同班已有兩列腸病毒,沒想到最擔心的事終究還是降臨了,第三例出現在小兒身上(唉)!當下老師也立刻通知班上同學停課一週。
◎腸病毒潛伏期約二到三天◎
以前都是聽身邊朋友或新聞說幼兒得腸病毒的症狀跟照顧方法,這次兒子的症狀是口腔內靠近喉嚨旁有許多小顆水泡,伴隨發燒約37.8度左右,左手掌也長兩顆水泡,醫生說這是所謂的腸病毒中的「手足口病」!據說口腔內水泡連吞口水都會痛,進而影響食慾或無法進食,如果是三歲以下幼兒感染腸病毒,不幸出現71重症型還會導致死亡!每年四月到九月都是腸病毒高峰期,如果小孩開始到學校上課,腸病毒也幾乎是防不勝防,加上腸病毒目前沒有藥物可以醫治,只能靠勤洗手事前預防重於治療。

兒子手掌上出現兩顆紅腫水泡
◎腸病毒治療照護方法◎
腸病毒發病的潛伏期約二到三天,推測一下兒子被感染的時間點,週一發燒出現病徵開始往前推三天,大約是上週五就被感染,剛好那天老師也有通知班上同學出現第二例腸病毒。手掌內的紅腫水泡,當初也以為是被蚊子叮咬,因為之前也有被蚊子叮過手部,肉眼真的很難分辨是腸病毒引起的,最主要的判斷方法還是要看口腔內是否出現水泡!以下簡單分享大寶確診腸病毒後的處理方式:- 新生兒隔離居住
醫生建議家中有新生兒,保險起見直接隔離居住最好,如果是住透天有分樓層房間的也可以,但要確保不要共用同個空間或衛浴設備。腸病毒也會因為病患感冒飛沫散佈在空氣中,也會有被感染的風險。如果家中無後援又無法隔離居住空間,醫生也說有其他家長有人直接住院隔離,如果本來就有保醫療險的話,也可以讓病患直接住院觀察。海苔醬當下是立刻連絡家人先把小寶直接隔離到婆婆家,也很萬幸自己目前沒被大寶傳染到腸病毒,不然經常接觸小寶就有很大風險了!
- 機會教育
趁這次也跟大寶做一下機會教育,除了口頭上說明他得到病症還有用肥皂勤洗手,戴口罩的重要性,也找了一些關於腸病毒介紹的小影片給他看,讓他加深對腸病毒的印象。
- 使用舒緩藥物
腸病毒目前因為沒有特效藥醫治,所以只能靠醫生開的處方籤舒緩病症,例如發燒就吃退燒藥等等。如果是喉嚨痛無法進食,也可以自費買這罐舒緩喉嚨痛的噴劑。大寶確診當天晚上喝睡前奶時說喉嚨很痛,之後跑去藥局買這罐噴了兩三下,隔天一早就說不痛了,也可以正常吃東西。可能是水泡沒有很嚴重,所以儘早使用就有得到舒緩效果吧!

舒緩喉嚨藥物
- 環境清潔
得到腸病毒後的環境清潔工作也是很重要!學校方面只要有腸病毒停課,老師們就會大規模用漂白水清潔班上物品跟環境。在家裡的環境清潔也必須使用漂白水大規模清潔,雖然是浩大工程但家有新生兒就要用心對應腸病毒才行!
◎小感想◎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有詳細介紹腸病毒不同型的病症,另外這部影片「腸病毒停課簡訊,讓家長很驚恐?!腸病毒不會上吐下瀉?除了71重症型還出現D68型?沒症狀也有傳染力!腸病毒的小孩能吃什麼?停課標準如何制定?三種送醫標準,四大重症前兆!」也很值得一看,畢竟多了解一點腸病毒知識跟預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海苔醬預計等下週一大寶正常回學校時,就要開始清洗床單、玩具、娃娃等等,等到全部整理完後再接小寶回家!腸病毒真是無所不在,只要保持家中通風、少去人多場所、戴口罩、注意環境清潔,更重要的就是用肥皂勤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