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繼續跟 ChatGPT 學習 MIS 知識,今天來到了三層式架構(Three-Tier Architecture),這個也在我們的會議中有聽到過。
🏛️ 什麼是三層式架構(Three-Tier Architecture)?
先用超白話說:
把一個系統分成三個部分,各自負責不同事情,互相合作。

🎯 三層分別是什麼?

🧩 為什麼要這樣分?
- 不同層可以各自獨立維護
(例如只改前端畫面,不動後端) - 系統可以更容易擴充
(中間層塞不下,就加台伺服器) - 安全性更好
(資料庫不直接曝露給外面)
🔥 小重點給 PM - 不同層的問題點不同
(前端錯:畫面怪怪的 / 中間層錯:功能壞掉 / 資料層錯:資料錯亂) - 當需求變複雜時,三層式讓開發可以「分工合作」
(前端組 / 後端組 / 資料庫組各自負責)\
⚖️ 什麼是負載平衡(Load Balancer)?
先用超白話說:
當一台伺服器忙到爆,請「負載平衡器」幫忙把流量分配到其他空閒的伺服器。
就像一間熱門餐廳,客人一多,只有一個服務生會忙死, 這時候經理(Load Balancer)就安排客人到不同服務生那邊,讓每個人都可以好好服務客人。
🎯 負載平衡器的工作

🧠 小知識:負載平衡的方式(常見兩種)

🏗️ 什麼是橫向擴展(Scale Out)和垂直擴展(Scale Up)?
先用超白話說:
伺服器不夠用了,可以選擇「加更多台」,或「把單台變更強」。
就像開餐廳:


🧠 小知識:現代系統趨勢
- 橫向擴展(Scale Out) 越來越普遍
(因為雲端時代,加伺服器比升級硬體容易) - 大型網站(例如 Facebook、Amazon)都是靠「加更多台機器」來撐住流量
🔗 什麼是 API?
先用超白話說:
API 就像是「餐廳的點餐窗口」,你把需求丟進去,廚房幫你處理,做好後再交給你。
- 它是一個讓兩個系統彼此溝通的方法。
比如:
- 你的手機 APP 要問伺服器「會員資料」 ➔ 用 API
- 系統之間要互傳資料 ➔ 用 API

🌐 什麼是 REST API?
先用超白話說:
REST API 就是「設計 API」的一套超簡單、超普遍的規則。
就像餐廳有自己的點餐流程一樣,REST 規定了一個「大家都懂的點餐流程」, 這樣不同工程師合作時,也不會亂掉。
🎯 REST API 的精神

🧠 小知識:為什麼大家愛 REST API?
- 規則簡單,誰都看得懂
- 相容於網路標準(HTTP)
- 各種平台(手機、網頁、伺服器)都能輕鬆用
- 容易測試、容易除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