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都在戶外跑的我,有天下午很難得的去書店逛逛,看到這本書「感覺不被愛的時候,就畫一棵樹吧!」馬上被書名吸引,買一本回家。

感覺不被愛的時候,就畫一棵樹吧!
翻了一下書中提到在多年的心理學研究中發現,透過畫樹能夠看出人心裡的想法和狀態,甚至會有療癒的效果?!😲 讓我眼睛一亮,在我到日本之前從事的行業是戶外體驗教育工作者,有兩三年的期間更是以攀樹活動為主軸,帶著大家透過與樹親近、攀樹活動,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從過程中反思覺察,得到收穫和學習。因此原本就知道攀樹、抱樹、看樹、跟樹木親近會感到療癒,而我自己也時常因為與樹木靠近而得到平靜和能量,但從來沒有想過,原來畫樹也可以療癒。🤔 實在是太好奇了,所以書還沒看幾頁就先來畫一棵樹,不知道是因為畫畫和樹這兩個元素本身對我來說就很療癒,還是真的如書中所說的一樣,總之當我開始拿起筆畫時,就進入了一種心流的狀態,非常的專注在那個當下,完全感受不到旁邊的干擾和繁雜的思緒,就連小豬跟我講話都聽不到(是真的聽不到😅),一直到畫完後浮現的成就感,雖然畫的不怎麼樣,這棵茄苳還看起來有點像被斷頭過😂,但那過程是真的很療癒耶! (以上僅為個人感受,不一定適用每個人,大家可以自己嘗試看看)

茄苳樹
不過這本書很大幅的篇章,是在敘述解析樹木圖,可能在看的過程會覺得沒有那麼生活化,也沒有像期待中引導讀者進入更多的自我探索,是以心理學的角度說明分析樹木圖的背後象徵等等,個人覺得看書沒有那麼療癒,哈哈哈! 不過也是因為這本書觸發了我開始畫樹,而畫樹的本身過程才是自我對話和感受療癒的歷程。
因為工作的關係這幾年認識和接觸了好多不同的樹,才慢慢了解,每棵樹就像人一樣,也有各自的特性,更會因著環境的影響長成不同的樣貌,而且每一棵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仔細的觀察與感受,可以看見各樣的跡象都散發著樹木強韌的生命力,雖然他不會說話,卻用他的樣貌透露出訊息,如果有機會好好的感受和認識,其實真的會有很多新的發現。
也難怪在畫樹的過程會感受到愛,因著繪畫而需要對樹木仔細的觀察、需要勾勒出自己的想像、把看到的東西、內心的想法轉譯成自己的創作,會發現樹木本身就帶著對這個世界滿滿的愛和穩定的力量,在畫樹的過程,也就自然的感受到愛和療癒了。
在我手機的相簿打開滿滿的都是樹的照片,我想應該再過不久,連我的畫簿裡也會是滿滿的樹吧!看看會不會畫出一片森林。
那幾年的工作和樹木有好多好多有趣的故事,如果有興趣想要知道我和樹木的故事,歡迎留言,有機會再分享給大家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