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自動化時代來臨,你準備好與 AI 合作了嗎?

AI 自動化時代來臨,你準備好與 AI 合作了嗎?

提摩西-avatar-img
發佈於討論區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自動化工具教學、AI 協作流程、工作效率提升全攻略


AI 時代已經來臨,未來人機協作將會是一大趨勢!

AI 時代已經來臨,未來人機協作將會是一大趨勢!



Hello!我是提摩西。

最近有一句因 AI 而爆紅的話:「AI 不會取代你,但會用 AI 的人會取代你!」這句話精準揭示了現代職場趨勢。也因此,我積極學習與分享關於 AI、AI 自動化工具、No Code 自動化流程的實戰經驗。

未來的工作模式將走向人機協作(Human-AI Collaboration)。我們每個人都會帶著數位分身或 AI 助理一起完成任務。尤其是重複性高、規則明確的工作,像是基礎程式設計、美編排版、資料處理等,已逐漸被自動化取代。

但這是否代表所有人都會失業?不,真正被淘汰的,是不願學習新技能、不懂得駕馭 AI 的人。

我在 LinkedIn 上看到台達能源總經理張立業(Daniel Chang)寫道:「AI 時代,基本功才是贏家的護城河。」AI 能幫你加速,但也會放大你與他人的差距。

像是 Vibe Coding(氛圍編碼),即便不是工程師也能用 ChatGPT、Make 等工具,快速將想法變成網站、App 或 SaaS 工具。不過,關鍵仍在於你是否有足夠的邏輯思維與產品規劃能力。

如何判斷你的工作能否自動化?三大指標評估

三大評估工作自動化的標準

三大評估工作自動化的標準


無論你是使用 Make、Zapier 或 N8N 等自動化工具,在建立自動化工作流前,請先評估每日任務是否適合自動化。我在 Steven(軟式生活)的付費課程《AI 新手村》中學到的三大判斷標準如下:

1. 可行性

  • 工作流程是否已數位化?
  • 是否涉及太多主觀判斷?(如是,則不適合自動化)

2. 複雜度

  • 是否有明確的 SOP 或處理邏輯?
  • 是否需整合過多平台或 API?(若是新手建議避免)

3. 效益性

  • 是否重複性高?(重複=最值得自動化)
  • 是否耗時卻產值低?
  • 是否佔用大量人力?

Make 自動化流程教學:Trigger 模組與排程技巧

觸發模組示例一

觸發模組示例一

觸發模組示例二

觸發模組示例二


Make 是目前相當主流的雲端自動化工具之一( No Code Automation )。核心概念是透過模組( Modules )串接不同 App 與服務,打造屬於你的自動化工作流。

每個 Scenario(流程)都從一個觸發模組( Trigger Module )開始,主要分成以下兩種:

✅ Polling Trigger

Make 會每隔固定時間主動查詢是否有新事件發生。

  • 例如:每 15 分鐘同步 Google Sheet 到 Notion
  • 例如:每天 9:00 抓取 API 匯率資訊寄送 Email

⚡ Instant Trigger(即時觸發)

一有事件發生,立即執行流程(需支援 webhook 或即時通知)。

  • 例如:使用者填 Typeform 表單,即時更新 CRM
  • 例如:Gmail 收到客戶信,立刻通知 Slack 並建立待辦

🕒 Scheduling(排程模組)

Make 還支援多種排程機制,適合做例行性任務:

  • 每日固定時間(如 23:00 備份)
  • 每隔 X 分鐘執行(如每小時寄送報表)
  • 單次執行任務(如某個專案啟動)

小提醒:免費帳號最小排程為 15 分鐘,如要達到每分鐘級別,需升級為付費帳號。

Make 自動化案例:Gmail 附件自動存到 Google Drive

自動抓取電子郵件內的附加檔案,並上傳到雲端硬碟的指定資料夾中。

自動抓取電子郵件內的附加檔案,並上傳到雲端硬碟的指定資料夾中。

Make 上的流程圖

Make 上的流程圖


我完成的一個實用場景如下:

當 Gmail 收到特定郵件,自動將附件儲存到指定 Google Drive 資料夾。

使用模組:

1.Gmail - Watch Emails(觸發模組)

2.Google Drive - Upload a File(動作模組)

最大挑戰是設定 Gmail API 與 Google Drive API 授權,不過成功後超有成就感!這讓我深刻體會到:有效的自動化流程,不一定複雜,但能幫你省下大量時間!

若你想學習這套流程,歡迎留言,我很樂意分享設定細節與 API 串接技巧。

免費資源:限時 Make PRO 一個月試用

如果你想實戰建立屬於你的 AI 自動化流程,可透過我的推薦連結免費試用 Make PRO 一個月(含高級排程與每月 10,000 次操作):

👉 https://www.make.com/en/register?pc=timothychiang

幫我按個愛心 ❤️ 一起用 AI 創造工作自由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幫我按個愛心,並分享給朋友或同事。你的小小支持,將成為我持續創作的最大動力!未來我也會繼續分享更多AI 工具教學、自動化實戰、Make 使用心得與案例拆解,讓我們一起,用 AI 協作,打造高效率未來!


avatar-img
提摩西的沙龍
39會員
44內容數
歡迎來到「提摩西的加拿大移民相談室」!在這裡,我將分享個人親身經驗及體驗,還有實用的加拿大移民訣竅,幫助您更快了解加拿大,也更快融入加拿大。不論您是想移民加拿大,或已經是新移民,都歡迎一起來聊聊,盼望我的經驗能變作您的成功經驗!(圖片下載自Pexels,特此感謝作者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先前麥克買了在預算及性能方面都十分複合需求的NXTPAPER 11平板,但拿到辦公室使用後便發現因為時不時有簡報需求,主機本身不支援有線視訊輸出實在是非常不方便,因又開始尋找新歡。最終麥克選擇了算是還滿熟悉的品牌小米旗下的小米平板6,以下為麥克這一個月下來的使用心得。
從預計的十月底出貨經過重重波折,Pubu自家開發的10寸彩色閱讀器Pubook Pro終於是送到第一批集資者手中了。究竟這台閱讀器有沒有本事撼動目前的電子紙閱讀器市場?有達到集資時承諾的各項功能嗎?且讓身為首批集資者之一的麥克跟大家談談收到主機後使用數天的感想。
Steam Deck 迎來大改版,最重要的更新就是換成 OLED 螢幕。使用 OLED 螢幕帶來更好看的顏色,大小還小幅提升到 7.4 吋。關係續航力的電池也從 40 瓦小時升級到 50 瓦小時, 3A 大作都可以多玩一小時呢!這麼香的更新,怎麼不給他買下去呢 😄
先前麥克買了在預算及性能方面都十分複合需求的NXTPAPER 11平板,但拿到辦公室使用後便發現因為時不時有簡報需求,主機本身不支援有線視訊輸出實在是非常不方便,因又開始尋找新歡。最終麥克選擇了算是還滿熟悉的品牌小米旗下的小米平板6,以下為麥克這一個月下來的使用心得。
從預計的十月底出貨經過重重波折,Pubu自家開發的10寸彩色閱讀器Pubook Pro終於是送到第一批集資者手中了。究竟這台閱讀器有沒有本事撼動目前的電子紙閱讀器市場?有達到集資時承諾的各項功能嗎?且讓身為首批集資者之一的麥克跟大家談談收到主機後使用數天的感想。
Steam Deck 迎來大改版,最重要的更新就是換成 OLED 螢幕。使用 OLED 螢幕帶來更好看的顏色,大小還小幅提升到 7.4 吋。關係續航力的電池也從 40 瓦小時升級到 50 瓦小時, 3A 大作都可以多玩一小時呢!這麼香的更新,怎麼不給他買下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