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補藥 VS 維他命:兩種變現模式的優缺點與設計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這篇文章是延伸《補藥 VS 維他命?搞懂 2 大變現模式,找到最適合你的收入管道! 》 這支影片的內容,應該說我會在這篇文章做更完整的論述。所以你會看到一些相似的概念,這個是很正常的。

那我們先來講:

補藥模式是什麼

補藥模式的產品就像是你去看醫生,然後這個醫生會針對你的問題來「對症下藥」,那通常效果也不錯,因為這個藥就是專門為你設計的,他會最符合你的狀況。

而且消費者願意付高價,因為他就生病了,他想要快點好,所以補藥型產品,可以帶給你很高的報酬,這是這個模式的優點。常見的範例就是,顧問案或是一對一諮詢。

而這類型產品的缺點是

1.很難有訂單

因為價格昂貴,所以消費者一定是要謹慎考慮之後才會做決定,也就是說,他的決策路徑會很長,並且你會需要花較多的時間來說明。

例如說,我的長期顧問服務,費用是23000元。通常會來詢問這個服務的人,我都會需要先在LINE@ 跟對方討論,以他的狀況來說是否需要這個服務。因為是透過文字討論,所以通常會討論個一兩個禮拜才能夠幫對方釐清是否需要這個服務。或者是要先開一次的線上會議,了解對方的需求等等。

我要表達的是,它不會直接就有人下單,消費者會傾向先做諮詢再下單。這個我是很理解的,因為如果我是這個消費者,我一定也是先問清楚,不會隨便就刷了兩萬多塊。

2.需要花費大量時間

但是因為你大概跟我一樣,只有自己一個人在處理各種事情,就是所謂的校長兼撞鐘,那你就要考量,是否要在安排時間在這件事情上。因為,不可能每一個來諮詢的人,最後都變成你的客戶,很常見的是,你回了他半天,然後他跟你說他想一下,想一下就消失了。

消失當然也沒差,但是你的情緒很可能會受到影響,大概就是曖昧對象突然消失的這種感覺。而且不要忘了,當你開了這個顧問服務之後,你就是要不定期的看一下有沒有人LINE你,這個也是一種消耗。

我一開始的時候,也是想說偶而回一下應該還好,但當我開始進行的時候,就發現其實不是偶而回一下,而是你腦中就會記得這件事情,他就是會占你的記憶體空間。而且每次有人問你的時候,你都要重新解釋一次服務,這個也會讓你感覺到疲憊。

但我還是要強調一下,我並不是覺得這種顧問類型的服務不好,如果我覺得不好的話,我早就從網站上下架了。我只是想提醒你,它並不像是你一開始想的那麼輕鬆。

維他命模式是什麼

維他命模式,就像是你現在看的這個訂閱制服務。顧名思義,它就是維他命。

維他命是怎樣?

維他命是你可以偶爾不吃,偶而忘記吃,但是你不能不吃。當然,如果你有充分攝取各類營養的人,你就不需要吃維他命。但是,不要騙了,80%以上的現代人都偏食,都會有某部分的維生素攝取不足,所以也都需要吃維他命。

那維他命的模式的優點是

1.消費者是需要定期補給的

所以它跟前面的補藥不一樣,補藥就是吃完了,病好了就不吃了。沒有人會病好了,還繼續吃藥。而維他命就像是我前面講的,它需要吃很久,所以消費者吃習慣了,也不太會換。因為他不知道換一個牌子會不會更好,而更實際的原因是,因為維他命很便宜,他也沒有什麼必要換。

好,那一樣用產品舉例的話,就是我的方格子付費方案。除了這個新開的訂閱方案之外,我還有兩種付費文章可以訂購,當然我也不是叫你去買。

2.不需要花時間經營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內容出版地圖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內容出版地圖的沙龍
42會員
10內容數
很多創作者都有一個迷思,認為寫完書才能向出版社投稿。但其實,只要一張A4紙就足夠跟出版社投稿了...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最近歐醫師身邊的家人朋友不約而同問了我這個問題,幾個月之前也曾有爸爸私訊問我補充維他命D是否真的是必要?今天我想試著回答大家這個大哉問。
Thumbnail
最近歐醫師身邊的家人朋友不約而同問了我這個問題,幾個月之前也曾有爸爸私訊問我補充維他命D是否真的是必要?今天我想試著回答大家這個大哉問。
Thumbnail
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財富,而保健食品和藥品是維護健康的重要幫手。分享常用的品項及使用心得,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受益,同时也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推荐和反饋。
Thumbnail
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財富,而保健食品和藥品是維護健康的重要幫手。分享常用的品項及使用心得,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受益,同时也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推荐和反饋。
Thumbnail
「外泌體合不合法?能不能賣?植物外泌體有沒有用?」 這問題是過去一整年,發生在我身邊日常的熱門關鍵字
Thumbnail
「外泌體合不合法?能不能賣?植物外泌體有沒有用?」 這問題是過去一整年,發生在我身邊日常的熱門關鍵字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維他命是維持人體健康的重要營養素,能夠幫助長壽。維他命A、B群、C、D和E等對於視力、免疫功能、皮膚健康、抗氧化和細胞修復等方面有重要影響,為保持健康,應從飲食中獲取足夠的維他命和礦物質,並注意攝取含高維他命的食物、曬太陽和避免過度依賴補充劑。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維他命是維持人體健康的重要營養素,能夠幫助長壽。維他命A、B群、C、D和E等對於視力、免疫功能、皮膚健康、抗氧化和細胞修復等方面有重要影響,為保持健康,應從飲食中獲取足夠的維他命和礦物質,並注意攝取含高維他命的食物、曬太陽和避免過度依賴補充劑。
Thumbnail
2023年7月5日,哈佛大學的最新研究顯示,每天吃一顆綜合維他命可能對長者的認知功能有很大的幫助?
Thumbnail
2023年7月5日,哈佛大學的最新研究顯示,每天吃一顆綜合維他命可能對長者的認知功能有很大的幫助?
Thumbnail
中藥的劑型多種多樣,每種劑型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應用,根據個人的體質、疾病情況以及季節變化,選擇合適的劑型和配方對於調理身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醫學強調因應個人的特定狀況來制定食補配方,以達到平衡人體陰陽、調理的目的,這也是中醫學在中藥運用上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許多人會選擇中藥來維護健康
Thumbnail
中藥的劑型多種多樣,每種劑型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應用,根據個人的體質、疾病情況以及季節變化,選擇合適的劑型和配方對於調理身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醫學強調因應個人的特定狀況來制定食補配方,以達到平衡人體陰陽、調理的目的,這也是中醫學在中藥運用上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許多人會選擇中藥來維護健康
Thumbnail
重要的大方向5年線已經碰到,現在就是看市場共鳴能不能挑戰10年線 近期新聞也開始在說癌藥原料藥缺乏,其實就跟當初的黴漿菌題材一樣 我們操作的松瑞藥也只是提前預備一個題材機會,買的位置就不會是風險高的地方 多數投資人根本不懂原料藥是那些,只是"共鳴一個題材方向去尋找標的" 精準醫療市場根據
Thumbnail
重要的大方向5年線已經碰到,現在就是看市場共鳴能不能挑戰10年線 近期新聞也開始在說癌藥原料藥缺乏,其實就跟當初的黴漿菌題材一樣 我們操作的松瑞藥也只是提前預備一個題材機會,買的位置就不會是風險高的地方 多數投資人根本不懂原料藥是那些,只是"共鳴一個題材方向去尋找標的" 精準醫療市場根據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各種與保健食品相關的疑問,包括保健食品的功效、價格、與直銷。這裡分享自己的觀點,提供了對保健食品行業的見解。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各種與保健食品相關的疑問,包括保健食品的功效、價格、與直銷。這裡分享自己的觀點,提供了對保健食品行業的見解。
Thumbnail
★藥品學問複雜,藥吃對、懂用藥才是健康關鍵!
Thumbnail
★藥品學問複雜,藥吃對、懂用藥才是健康關鍵!
Thumbnail
今天我們將探討關於藥物及食品安全的議題。 藥物,使用得對,它就是幫助恢復快速恢復健康的方式;但若使用不對,它就可能變成危害健康的毒藥。
Thumbnail
今天我們將探討關於藥物及食品安全的議題。 藥物,使用得對,它就是幫助恢復快速恢復健康的方式;但若使用不對,它就可能變成危害健康的毒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