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我們該思考的是,AI加入工作後,工作產生了什麼變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是Altman提到設計師可能會被AI取代這一件事。我想,正如文章中說的AI的加入,或許會讓設計師感到震驚。但是應該要快速回過神來思考,當AI能夠提供一定品質、效率加速的工作成果時,設計師的價值在哪裡?

Altman 提到一件重要是的事情,即便是有了AI,品味依舊很重要。這個不用想得太深,只要思考,同樣是用Canva,缺乏美學的人不嘛就是完全照抄,讓你有看到以往PPT相同範本的氾濫感。不嘛就是搞一堆讓你看了完全看不出美感的東西、配色、排版、字體,完全不行,所以「品味」依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可是這個講得太籠統了,有沒有比較具體一點的說法呢?

有的,我喜歡文章中說的這一段

設計師的職責正在從「製作者」轉變為「指導者」和「策略家」。隨著 AI 能夠生成高質量的視覺元素,設計師需要將精力集中在:
1.提煉品牌風格和視覺語言
2.確保設計與業務目標一致
3.策略性思考用戶體驗
4.管理和優化 AI 工具的輸出

這些部分可不是外行人可以介入的,又或者說,外行人可以快速作一作,但一看就知道是外行人做的。只是,要鍛鍊出「品味」和上面提的四項要求,也是一項很艱鉅的修煉啊!另外,也要讓出資方知道這個價值,最近勞動市場已經開始有某些人會用「這些AI也可以作」來砍價,那...你要怎麼彰顯自己的設計價值呢?這是個問題

不過有壞消息也是有好消息的

文章也提到

隨著設計工具變得更加平易近人,更多人可以參與創造過程,這可能導致:
1.基礎設計技能的商品化(Canva)
2.對高端設計師品味和策略能力的更高溢價 (設計哲學、語言、精準的面對受眾)
3.全新的專業化方向出現 (這個是設計師必須透過使用來思考的,很像我們前面說過的某些工作可以讓AI自動化、某些工作協作、某些工作要用來彰顯設計師的價值)

結語能有效管理、掌握、選用(避免FOMO)AI工具,又能夠具體發揮人類優勢的設計師,才有可能在這個AI浪潮中存活下來,甚至獲得空前的成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eediao的沙龍
36會員
25內容數
隨便寫的東西,大家加減看。預計2026年8月後改數位遊牧思維,覺得還想繼續看的,就用咖啡贊助吧!
deedia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4
我一直在思考怎麼讓AI使用者在使用AI時也可以逐步思考,後來發現「思維鏈」似乎是一種好方式。 他很難嗎?其實也不會,只是在使用AI時你必須有意識,想想等一下你要作什麼?然後一步一步的跟AI一起討論,找出最好的作法 例如我想寫新聞稿(這個是很討厭的工作),以前你可能會直接把寫完的稿子丟給AI請它修
Thumbnail
2025/05/04
我一直在思考怎麼讓AI使用者在使用AI時也可以逐步思考,後來發現「思維鏈」似乎是一種好方式。 他很難嗎?其實也不會,只是在使用AI時你必須有意識,想想等一下你要作什麼?然後一步一步的跟AI一起討論,找出最好的作法 例如我想寫新聞稿(這個是很討厭的工作),以前你可能會直接把寫完的稿子丟給AI請它修
Thumbnail
2025/05/03
那天我在自己的FB寫下 如果學生「誠實揭露」(今年最少有清大要求了,我覺得明年各校都會要求了)自己的學習歷程和自主學習成果都是透過大量預設的GPT 機器人處理出來的,自己又講不出這些機器人是怎麼運作的(設計者說:這個怎麼可以讓你知道,我要賣錢的!)那...口試過得了關?家長賺錢不容易,要好好辨識話
2025/05/03
那天我在自己的FB寫下 如果學生「誠實揭露」(今年最少有清大要求了,我覺得明年各校都會要求了)自己的學習歷程和自主學習成果都是透過大量預設的GPT 機器人處理出來的,自己又講不出這些機器人是怎麼運作的(設計者說:這個怎麼可以讓你知道,我要賣錢的!)那...口試過得了關?家長賺錢不容易,要好好辨識話
2025/04/29
因為辦活動,我們需要在徵件結束後,快速整理學生的資料,作為成果手冊印刷用。不過要完成這項工作,我們必須找到特定學生上傳的檔案連結,並且將它搜集到個別的資料夾中,才能將它分享給印刷廠商排版處理。 所以我跟AI聊到我的需求,他給我蠻詳細的程式建議,並且寫出適當的程式 function copyMul
2025/04/29
因為辦活動,我們需要在徵件結束後,快速整理學生的資料,作為成果手冊印刷用。不過要完成這項工作,我們必須找到特定學生上傳的檔案連結,並且將它搜集到個別的資料夾中,才能將它分享給印刷廠商排版處理。 所以我跟AI聊到我的需求,他給我蠻詳細的程式建議,並且寫出適當的程式 function copyMu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AI是否能取代平面設計,強調了學習AI運用需要用心學習,並提供了相關的技術與運用範例。文章透過實際例子與觀點,澄清了AI在設計領域的應用與限制,並強調了學習基礎設計知識的重要性。讀者藉由本文能更具深度地瞭解AI與設計領域之間的關係,以及AI對設計師職業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AI是否能取代平面設計,強調了學習AI運用需要用心學習,並提供了相關的技術與運用範例。文章透過實際例子與觀點,澄清了AI在設計領域的應用與限制,並強調了學習基礎設計知識的重要性。讀者藉由本文能更具深度地瞭解AI與設計領域之間的關係,以及AI對設計師職業的影響。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AI 的快速發展,顛覆了各個產業的發展,ChatGPT 的出現,加快了作家寫作的速度,加快了工程師寫程式的速度,世界正在快速的改變。許多人開始探究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 AI 取代,身為資料領域的工作者,我也開始在思考,當 AI 的能力不斷進化且遠遠超過人類時,在我的工作中有哪些任務交給 AI 會更
Thumbnail
AI 的快速發展,顛覆了各個產業的發展,ChatGPT 的出現,加快了作家寫作的速度,加快了工程師寫程式的速度,世界正在快速的改變。許多人開始探究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 AI 取代,身為資料領域的工作者,我也開始在思考,當 AI 的能力不斷進化且遠遠超過人類時,在我的工作中有哪些任務交給 AI 會更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引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然而,這種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問題:AI是否將取代人類的工作?這不僅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也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探討AI取代人類工作的挑戰和機遇,並討論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一趨勢。
Thumbnail
引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然而,這種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問題:AI是否將取代人類的工作?這不僅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也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探討AI取代人類工作的挑戰和機遇,並討論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一趨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