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會見對岸領導人胡錦濤,達成和解。雖然海峽兩岸已偃旗息鼓多年,該回才算正式終戰。連戰雖未能選上總統,台灣早已無人奢談“反攻大陸”,待至馬英九上台,加快以志願役替代義務役的步伐,後者減為4個月,朝最終取消的方向走。
馬英九以後,撤全國徵兵制的步伐遭逆轉,義務役恢復一年。這裡有境內境外雙重因素。首先,境內有人認為“國共終戰”是“你們中國人的事”,“反攻大陸versus解放台灣”已成歷史陳跡,是代之以“抗中保台”的時刻了。境外因素則是太平洋彼岸。原先,國共兩黨終戰不一定是兩岸合併,要看你怎麼走,也可以是類兩韓之間的“陽光政策”。朝鮮半島的和局被小布希總統搞砸,這個“搞砸”在台灣海峽重演了—出乎意料嗎?美國全球霸權的防線缺了一角,全球軍火生意少了一大筆,肯嗎?
前任蔡總統已將中華民國改稱“中華民國台灣”,且在護照封面上放大“台灣”、矮化“中華民國”;中華航空公司的機身上亦移除China字樣,謂會被世人與對岸混淆云云。它透露與1949年前的中國歷史斷流的意向,1949年成為新的“民國元年”。現任賴總統把煮青蛙的溫度再調高一度,連“中華民國”一詞都難以啟齒,元旦談話只剩下“台灣”,去年國慶日則不得不提,卻用來說“中華民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長輩,藉此重申“兩國論”,明白成為彼此的“境外敵對勢力”。
海峽兩岸已近前戰狀態。火上加油的是賴清德的“第一島鏈”命題。“島鏈”一詞出自冷戰初期(1951)美國的國務卿約翰.杜勒斯。重溫“冷戰”則是倒捲歷史,說台灣是“自由世界的第一島鏈”有懷舊成份。時代在變,中國的崛起已是世界範圍的,“島鏈”已失圍堵意義,變成美國的一個施壓點和交易籌碼而已。
姑勿論民進黨自身是否在逆“自由民主”而行,“普世價值”不足成為獨立的理由。2017年加泰隆尼亞舉行獨立公投,該地區不說西班牙語,卻不合比例地負擔全國的GDP。公投在和平中進行,沒有暴動,卻遭中央政府鎮壓,獨運領袖逃亡比利時歐盟總部,被歐盟引渡回國,13位領袖被重判“煽動叛亂罪”入獄9-13年不等。按理說,公投該是憲法保障的權利,但憲法亦保障國家的完整。歐盟若許可分離主義,則比利時、法國和丹麥(格陵蘭)內部都有分離主義。歐盟難道不保護政治犯?若是俄國人它必定保護,但還好意思吹噓“普世價值”?
外國的事情只供參考。在中國現代史上,今日美國在台海的“島鏈”和昔日日本在中國北疆的“生命線”卻是同一部歷史的今昔兩端。它們屬同一個範疇,都是帝國主義把自己的“國防線”架設在弱國境內的措施。20世紀上葉,日本蠶食中國,理由正是保障帝國的“生命線”,一在亞洲大陸上防俄、二為阻止中國的民族復興。大日本帝國為了打造這條“生命線”,先併吞朝鮮、繼而扶植滿蒙獨立。
自帝俄末期,俄國就有“黃俄羅斯計畫”,從海森崴畫一條線拉至新疆與巴基斯坦交界處的K2峰,企圖將其北的滿、蒙、疆盡予囊括。甲午戰爭後,日本在大陸的立足點惟有朝鮮半島,頓感威脅,必須將國防線推展至滿蒙一帶。最關鍵的是不能讓中國建國有成,否則對日對俄來說侵略的窗戶都將關閉。日本併吞東北的前奏就是破壞民國的北伐統一戰爭。

1931年日本製造九一八事變,替傀儡政權“滿洲國”鋪路,其時滿人大都漢化,滿文已成學術專語,日本名為扶植“滿人”建國,實為關東軍佔領的遮羞布。蒙古的情形卻有點不同。蒙古人於滿清入關前已歸順,輪到漢人推翻滿清,蒙古人說我們對愛新覺羅氏的效忠也到此為止,你們漢人辛亥革命爆發時不也是各省向中央宣布“獨立”嗎?今日台獨的說詞似乎同樣言之有理:你們大陸人終止內戰是你們的事,我是另謀出路的。
外蒙憑帝俄撐腰,形同脫離,且南下試圖統一內蒙,被北洋軍擊退,循至北洋政府於1919年把外蒙也收復。同時,俄國十月革命後紅軍白軍的內戰開打,外蒙繼而被白軍佔領,紅軍進入該地消滅白軍,扶植左派於1924年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國”。
內蒙則漢人眾多,近內地,亦連日據的“滿洲國”,情形較複雜。內蒙獨立運動出了一位領袖,曰“德王”。九一八事變後,德王一伙聯絡日方,組雛形政府,向南京國民政府要求高度自治,獲准,蔣中正並於1934年親赴綏遠,乃兩百多年來第一位訪問蒙邊之元首,似乎想在蒙疆複製華北的策略:國民政府的黨政機構都被迫撤出華北後,惟有成立緩衝的地方政權,即宋哲元的冀察政務委員會,與日方虛以委蛇,但底線是捍衛中方,日方則在冀東豎立殷汝耕的漢奸政權。蔣中正是爭取德王當宋哲元,不要當殷汝耕。

這位德王還是當了殷汝耕。1936年關東軍協助他成立蒙古軍政府,出任總司令,日本人任顧問,卻被傅作義將軍擊潰於百靈廟。七七事變後,德王更倒向日本。後來感到在關東軍的淫威下,反不如從前在南京政府底下那般“獨立”,又開始暗通重慶國府,日方得知,因無人可替代,仍讓其在位,待南京汪精衛政權成立,將德王的“蒙古聯邦自治政府”作為一個自治邦納於其下。

日本投降後,德王寓於北平,至國共戰爭末期,蔣中正請他出山,往西蒙組自治政府,以牽制共軍,事敗逃入外蒙古。外蒙的共產政權早已清算掉王公活佛,將他送回,中方把他當做蒙疆內戰首要戰犯關押,多年後獲特赦,成為文史工作者。諷刺的是:德王揭櫫泛蒙古主義,憧憬世上所有的蒙古人最終能組成一個國家,但“脫中入日”不遂的他卻被“脫中入俄”的同胞給出賣了。
換位思考:如果中國大陸將美利堅帝國的“第一島鏈”重新定義為“最後海疆”,把宮古海峽至台灣海峽至馬六甲海峽視作“生命線”,會怎樣?在這裡常見一提大陸用飛彈對著我們就義憤填膺,那麼,作為戰敗的大日本帝國的台灣省飽受美軍B-24轟炸,在戰後是否該去抗議:你們美國對我們狂轟濫炸,有百害只有一利(讓小孩檢廢鐵賣錢),該理賠!
《異哉!竟然在“中華民國”裡去“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