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獻基本資料
Sartori, S. A. (2024). Hephaestus the God of Fire, the Forge, and Transformation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Jungian Sandplay Therapy, 1(2), 13-24.
本篇文獻深入探討了希臘神話中火神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火焰和熔爐在神話與心理學中的豐富象徵意義。研究以榮格Jung的分析心理學為理論基礎,特別關注其煉金術研究,並結合Dara Kalff的沙遊治療理論,闡述這些元素如何作為內在轉化和個體化進程的象徵。文章同時透過兩位兒童個案在沙遊療法中使用火焰的臨床案例,具體說明了這些概念在實際治療中的應用與效果。
二、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神祇形象與象徵解讀
1. 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的神話角色與象徵物
赫菲斯托斯在希臘神話中身兼多重身份,他是火神、熔爐之神、工匠之神和轉化之神。在羅馬神話中,他被稱為伏爾坎(Vulcan),與火山之火有著密切關聯。其希臘名字在一般意義上就直接代表著「火」的概念,根據Brandão的說法,他被描述為「誕生於天上水中的火」,這一特質已暗示了他與轉化過程的內在聯繫。
作為奧林帕斯山上的神祇,赫菲斯托斯以錘子、鐵砧和鉗子為主要象徵物,彰顯其工匠身份。他是眾神中極具技巧和創造力的工匠,也是少數積極工作的神祇之一。由他之手創造了許多神祇的盔甲、強大的武器以及各種珍貴、美麗且令人驚嘆的藝術品,這些作品不僅實用,更因其精湛工藝而被眾神所珍視。
2. 被父母拒絕-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的出生與身體殘疾:
- 第一個版本來自荷馬的《伊利亞德》:他是宙斯和赫拉的兒子,因在父母激烈爭吵時膽敢為母親辯護,惹怒了宙斯。憤怒的天神抓住他的一隻腳,將他從奧林帕斯山頂扔了下去。赫菲斯托斯在空中翻滾了整整一天,直到日落才重重地摔落在雷姆諾斯島上。這次慘痛的墜落使他雙腿永久殘疾,也為他的心理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陰影。
- 第二個版本出自赫西俄德的《神譜》:赫菲斯托斯並非愛情結合所生,而是赫拉因對宙斯獨自生下雅典娜感到憤怒,以報復心態單獨生下的孩子。然而,赫菲斯托斯天生跛腳和畸形,讓赫拉深感羞辱,於是狠心將他從奧林帕斯山頂拋棄。不幸的嬰兒在空中墜落一整天後,最終掉入了海中。
- 無論哪個版本,這些故事都揭示了赫菲斯托斯從一開始就遭受父母拒絕的痛苦經歷。
3. 創傷後成長-被收養與學習技藝的過程:
在被逐出奧林帕斯山後,赫菲斯托斯的命運得到了轉機。墜落海中的他被海中女神忒提斯和歐律諾墨收留。她們在水下洞穴中撫養了他九年,這段時期在神話學上被視為神祇漫長的啟蒙階段。正是在這個隱蔽而神秘的水下空間,年輕的赫菲斯托斯開始了他漫長的學徒生涯。
在忒提斯和歐律諾墨的指導下,他學習了如何使用鐵、銅和各種貴金屬進行工作,逐漸掌握了精湛的鍛造技藝。這段經歷塑造了他的性格和能力,使他最終成為「所有天神之子中最具巧思的」。這一轉變象徵著通過創傷和被拋棄後的重生,以及如何從逆境中發展出非凡的技能和智慧。
4. 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的個性特質與生活
赫菲斯托斯的外表與個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身材高大、肌肉發達而結實,反映了他長期從事體力勞動的特性,然而因為跛腳,他走路時總是搖搖晃晃,缺乏其他奧林匹亞神祇的優雅。他被描述為諸神中最不快樂和最不受祝福的一個,這不僅源於他的身體缺陷,還因為他複雜而痛苦的家庭關係。
他對父母感到不安與憤怒,與美麗的愛神阿芙蘿黛蒂的婚姻也不幸福,經常遭受背叛。他對雅典娜懷有柏拉圖式的愛,卻也被她拒絕。這些經歷使他成為一個內向的神,他主要通過他的才能和創造出的美麗作品來表達自己,而非言語或社交活動。
作為一位創造性天才,赫菲斯托斯展現了一個深刻的矛盾:儘管他自身不完美,但他創造的一切都臻於完美。他不是一個典型的戰神,更傾向於待在幕後,專注於他的工藝。然而在必要時刻,他也能在戰鬥中表現得勇敢無畏。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充滿衝突的奧林匹亞家庭中經常扮演和平締造者的角色,尤其是在宙斯和赫拉之間的爭端中。
5. 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作為嘲笑與羞辱的對象
儘管赫菲斯托斯的作品完美且備受推崇,但在奧林帕斯山上,他本人卻經常成為嘲笑的對象。最著名的事件之一是他試圖報復不忠的妻子阿芙蘿黛蒂與戰神艾瑞斯的偷情,他精心設計了一個隱形的金屬網,將二人在床上捕獲,然後召集眾神來見證這一場景。然而,這一計劃適得其反,眾神的嘲笑對象不僅是被捕獲的情侶,更包括赫菲斯托斯本人遭受的羞辱。
另一個事件是他為母親赫拉製作了一個會困住人的精巧椅子,以此逼迫她說出自己的出身。最終,唯有酒神戴歐尼修斯將他灌醉後,才說服他解救被困的赫拉。醉醺醺的赫菲斯托斯騎著驢子返回奧林帕斯山,再次引來眾神的哄堂大笑。這些故事展現了他既是嚴肅專注的工匠,又成為可笑荒誕形象的雙面性,體現了他角色中的複雜性與矛盾性。
三、心理學觀點解析
1. 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與創傷轉化
從心理學角度看,赫菲斯托斯代表了「被拒絕的兒子」和「受傷的創造者」原型。他的生命歷程充滿了從誕生開始的拒絕、身體殘疾和被驅逐的經歷,這些創傷經驗塑造了他的存在方式。然而正是這些痛苦和拒絕,使他轉向創造性工作尋求救贖與表達。赫菲斯托斯的故事展示了創傷如何成為轉化的催化劑,以及創造力如何從深切的個人傷痛中湧現。
他傾向於避免直接談論自己的感受,而是退回到他私密的鍛造坊,透過工作來昇華情感。他的創造力與情感痛苦密不可分,每一件精美的作品都可視為對內在傷口的療癒嘗試。在這個意義上,赫菲斯托斯體現了「受傷的治療者」原型,他透過自己的創作來療癒傷口,就像心理治療師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也療癒自己一樣。
2. 「地下之火」與潛意識情感
赫菲斯托斯所使用的火是地下之火,在心理學象徵中代表壓抑在身體內的強烈情感。火焰作為轉化和創造的媒介,象徵著人類最原始而強大的能量形式之一。它與強烈情感、光明、熱、再生、毀滅、力比多、直覺、心、愛欲、性、思想、激情等概念緊密相連。
火焰具有鮮明的兩極化價值:它既親密又普遍,既是愛又像仇恨,既在天堂閃耀又在地獄燃燒,既甜美又痛苦。處理火焰需要注意力、沉思、照顧、靈巧、耐心和敏捷,這些品質也是心理轉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在分析治療中,處理火焰通常是一個安靜、沉思的過程,需要治療師和共同持續的關注與耐心。
與火焰相關的熔爐則代表著轉化之地,是創造性和轉化性火焰的容器。熔爐中的過程將原始或無用的物質轉變為有用且高貴的事物,這種物質的轉變過程與心理治療中的心靈轉化過程有著深刻的平行關係。因此熔爐也被比作治療過程本身:一個情感能量得以被轉化為外部具體事物的神聖空間。
3. 劣勢功能(Inferior Function)的發展與整合
在榮格心理學中,劣勢功能代表個性中常常被忽視、拒絕或看似無用的部分。榮格指出這正是這些被邊緣化的心理功能,如果得到適當的發展,往往蘊藏著巨大的創造力潛能。
這一概念在赫菲斯托斯身上得到了完美體現,儘管他自身不完美且常被嘲笑,但他的作品卻達到了無與倫比的完美。這一矛盾揭示了一個深刻的心理狀態:劣勢功能雖然脆弱且運作不流暢,我們人格中最脆弱和被忽視的方面,可能正是通往我們最深層創造潛能的入口。
4. 煉金術與轉化過程
赫菲斯托斯的熔爐和火焰工作與煉金術概念緊密相連。在榮格的分析中,煉金術不僅是中世紀的一種物質轉化實踐,更是人類心靈轉化過程的象徵。心理治療過程因此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心靈的煉金術,通過一系列階段將心理「物質」從原始狀態轉化為更精煉、整合的形式。
這些煉金階段包括:煅燒(Calcinatio),即強烈加熱固體以去除水和揮發物,留下細粉,象徵著淨化和美白的火焰,作用於黑色物質(黑化,nigredo),使其變白,代表著需要熔化、分離和變形的困難情況或痛苦,以便進行轉化;溶解(Solutio)、液化(Liquefactio)和蠟化(Ceration),將固體轉化為液體,是煉金術的基礎過程,讓內在內容得以溶解;分離(Separatio),將元素分離;最後是凝固(Coagulatio),賦予形式,固化,具體化,等同於創造過程,在心理上促進自我發展及其與自性(Self)的連結。
赫菲斯托斯的工作正是整個轉化過程:通過火的力量將原材料熔化、分離、純化,最終鍛造成精美的作品,象徵著心靈內容經歷痛苦轉化後的昇華與整合。
四、臨床應用與案例說明
1. 沙遊療法中的應用原則
沙遊療法為個案提供了一個安全的空間,使無意識的圖像得以具體化。在這種治療方法中,火焰元素的引入有助於促進心理內容的存取、同化和轉化。沙遊治療師提供各種資源,包括彩色蠟燭、器皿、材料、工具、火源和水,為熔爐象徵的出現創造條件,支持個案在保護環境中使用火焰進行探索。沙子本身也能降低火焰的危險性,使這種強大元素的運用更加安全可控。
使用火焰通常會激發一系列複雜的行動:包括分離可燃材料、選擇蠟燭顏色、熔化、塑形、冷卻和等待。在沙遊中「鍛造」物件需要完成多個步驟,控制火力,學習耐心等待並在適當時機採取行動。這一過程本身就具有治療意義,教導個案面對強大情感時的自我控制和耐心,同時為內在轉化提供安全的表達渠道。
2. 兒童案例一:Micaela (7歲)
Micaela是一名7歲女孩,來治療時正面臨父母第二次分居的困境。初期評估顯示她有多項情緒和行為症狀:仍在使用奶嘴、抱緊自己時會抓傷皮膚、體重微超重、朋友稀少,並深受父母持續衝突的影響。她的治療過程展現了火元素如何成為情緒轉化的催化劑。

圖片來源:Sartori, S. A. (2024). Hephaestus the God of Fire, the Forge, and Transformation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Jungian Sandplay Therapy, 1(2), 13-24.
從第27個沙盤開始,Micaela開始使用蠟燭和火焰。起初她非常謹慎小心,但隨著時間推移,她逐漸對這一媒介產生了濃厚興趣。她開始實驗熔化蠟、混合不同顏色、使用模具製作各種小物件,如心形、蘋果和骨頭等象徵物。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她用熔化的蠟修復了一隻破裂的蝴蝶模型,這一行為在象徵層面上反映了她自身修復破碎關係和情感的願望。她還在金屬蓋上製作了圓形蠟圈,形似曼陀羅,象徵著自性的整合。

圖片來源:Sartori, S. A. (2024). Hephaestus the God of Fire, the Forge, and Transformation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Jungian Sandplay Therapy, 1(2), 13-24.
通過使用火焰來處理痛苦的內容,Micaela實現了情緒的轉化、重組和創造。治療結束時,她的初期症狀有了顯著改善:停止使用奶嘴、結交了更多朋友,並開始更好地理解父母之間的衝突,不再將責任完全歸咎於自己。
3. 兒童案例二:Angela (10歲)
Angela是一名10歲女孩,因焦慮發作而接受治療。她的焦慮源於多種因素:強烈想念經常不在家的母親、疫情後的適應問題、失去祖父和朋友的哀傷、體重問題和被朋友排斥的痛苦,以及兩次感染新冠的恐懼經歷。她的病例展示了火焰如何協助處理複雜的失落和分離焦慮。

圖片來源:Sartori, S. A. (2024). Hephaestus the God of Fire, the Forge, and Transformation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Jungian Sandplay Therapy, 1(2), 13-24.
從第7個沙盤開始,Angela就開始積極使用蠟燭和火焰元素。她實驗熔化各種材料,創造出自己的彩色蠟燭,製作分層蠟燭和精美的貝殼形狀。象徵轉化的蝴蝶主題在她的作品中也有所展現,她製作了一隻蝴蝶並特意將其放在點燃的蠟燭旁。與Micaela類似,她也在金屬蓋上製作了藍白相間的蠟圈,形成曼陀羅圖案。一個特別有意義的創作是她用熔化的蠟製作了蛋糕上的「糖霜」,並以萬聖節主題進行裝飾,這象徵著她處理鬼魂、死亡、壞運氣、痛苦和陰影的能力。
治療過程中,Angela利用火焰元素來處理痛苦、失落和悲傷情緒。通過這種創造性工作,她的焦慮症狀和對失去母親的恐懼得到了顯著改善,她還成功結交了新朋友,社交能力有了明顯提升。
4. 共通發現與臨床意義
分析這兩個案例,可以發現一些共同的象徵性工作模式。兩位個案都使用了蝴蝶模具,這是轉化的普遍象徵;她們都創作了圓形蠟圈,形似曼陀羅,代表著自性的象徵;並且都製作了自己的蠟燭,象徵著尋求或創造自己的光明和道路。這些創作行為反映了她們內在轉化過程的相似路徑。
在心理轉化機制方面,製作小物件使得之前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內容得以具體化,成為可以觀察、探索和改變的外部實體。在這個過程中,她們既是鍛造者也是被鍛造者,開始學會做決定並命名之前不知如何處理的複雜情感。火焰的淨化作用使「黑色物質」(象徵未處理的痛苦情緒)得以轉化為「白色」(象徵已經整合的情感),類似煉金術中的煅燒過程。
這兩個案例都處於哀悼和分離的時期,都面臨著失去重要關係的恐懼。火焰元素通過燃燒、熔化、分離和改變的過程,幫助她們擴展了意識,帶來了行動能力、選擇權和新的開始。就像赫菲斯托斯一樣,兩位個案透過進入「沙盤」(如同鐵匠進入熔爐)進行熔化、塑形和轉化,最終療癒了自己的內在傷口,建立了面對生活挑戰的韌性。
5. 治療師的角色
在這類使用火元素的沙遊療法中,治療師的角色至關重要。提供適當的資源:彩色蠟燭、器皿、材料、鑷子、剪刀、模具、火源和水。促進熔爐象徵出現以及支持個案使用火焰的關鍵條件。更重要的是,治療師需要營造一個既自由又受保護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中個案可以安全地探索強大而可能危險的火元素,並通過這種探索達到內在的轉化。
治療師需要保持警覺和支持的平衡,既要確保物理安全,又不能過度干預個案的自發創造過程。就像海洋女神忒提斯和歐律諾墨為年輕的赫菲斯托斯提供了安全的水下洞穴,使他能夠學習鍛造技藝一樣,治療師也為個案提供了安全的環境,使他們能夠接觸、探索並最終馴服內在的火焰。
五、總結與反思
1.心理意涵
(1)轉化與創造的象徵:赫菲斯托斯透過火焰和熔爐將粗糙的原材料轉變為精美的藝術品,這一過程象徵著人類從痛苦和缺憾中創造美好的能力,他的故事告訴我們,有時正是我們生命中最困難和痛苦的經歷,成為我們最大創造力的源泉。
(2)受傷的治療者:赫菲斯托斯儘管遭受身體殘疾、父母拒絕和婚姻背叛,卻通過不懈的工作和創造活動療癒了自己的傷口。這一形象與許多心理治療師的經歷相呼應,他們往往也是通過幫助他人來療癒自己過去的傷痛。赫菲斯托斯提醒我們,傷痛可以成為通往深刻同理心和創造力的入口。
(3)劣勢功能的力量:象徵我們個性中被忽視但實際上蘊含巨大創造潛能的部分,儘管赫菲斯托斯在奧林帕斯山上常被嘲笑和輕視,但他所創造的作品卻是精美絕倫的。也就是那些被社會或我們自己視為缺陷或弱點的特質,可能正是通往我們獨特天賦的秘密鑰匙。
2. 對心理治療的啟示
(1)沙遊治療中火的使用:它肯定了創意媒介在治療中的重要價值,火焰作為一種危險但可控的工具,能夠促進深刻的心理工作和個體化進程。沙遊療法中使用火元素的案例清晰地展示了,當個案在安全環境中接觸這種原始力量時,能夠實現難以通過純語言治療達成的深層次轉化。
(2)熔爐作為轉化空間的象徵:提醒治療師和個案關注轉化過程本身的重要性,專注、沉思和耐心在心理治療中至關重要,正如鍛造精美作品需要時間和精心關注一樣,心理轉化很少是瞬間完成的,它通常需要經歷熔化、分離、純化和重塑等多個階段,每個階段都需要適當的時間和空間。
(3)整合內在分裂的可能性:從被拒絕、傷害到接納、創造的旅程,象徵著每個人都有可能將生命中的創傷轉化為力量和智慧的源泉。不完美中蘊含的完美潛能這一悖論,提醒我們在治療過程中尊重和接納來訪者的全部存在,包括他們的傷痕和缺陷,因為這些往往正是通往真正自我的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