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隨筆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工作開始之前我習慣放點音樂。我聽的音樂很廣泛,但Wintter in July這首歌是我年輕時候,在咖啡店打工做晨間準備時,最喜歡撥放的第一首。我會為此特地跳過莎拉布萊曼這張專輯裡的前面幾首歌,有時候甚至會重複聽上好幾次。


  音樂聲中我開始燒開水,因為使用的是定溫型的沖煮壺,所以可以順手完成一些雜事,並仔細挑選今天想喝什麼豆子。水滾之後在錐形濾杯上放置濾紙,濾杯就疊放在盛接咖啡液的玻璃下壺上。首先先用熱水沖洗濾紙,此時水柱不宜過大,因為細小的水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替濾杯加溫,也就是讓濾杯的溫度提高,以減少沖煮時初期的溫度被濾杯吸收太多,導致濾杯中的水溫與實際水溫間的落差過大,進而影響沖煮參數。


  當然不洗濾紙與濾杯的手法也是有的,除了客觀的認定以外,還有因紙質與濾杯材質不同,也會有不同的沖煮技巧。


  在溫壺的過程中開始進行磨豆,為了確保最佳的香氣表現,沖煮前才進行研磨的咖啡粉是香氣損失最少的。初學總會在意粉徑大小,這也的確是影響咖啡沖煮甚大的關鍵之一,但重點不僅僅是粗細程度,集中性更是關鍵。一般操作僅需留意粉徑粗細與沖煮者的注水習慣即可,可取目視約二號砂糖顆粒大小的粗細作為中間值,並視沖煮流速與成品完成時間上的結果再加以微調。此微調可作為每日練習與口感上差異的比劃,從中習得沖煮的技巧與感官上的練習,進一步感受因調整造成的結果與口感上極其細微的敏銳度。


  當所有條件準備就緒,移除下壺沖洗、溫杯的殘水之後,將咖啡粉佈入濾杯之中,並輕手拍擊濾杯杯壁整平杯中粉末。將載有咖啡粉的濾杯與玻璃下壺放置於電子秤上,並將其歸零,啟動計時,開始沖煮一杯手沖咖啡。


  給水之前迎來另一個關鍵,究竟咖啡粉與水量之間的比例該如何拿捏,此一重點有個名詞叫粉水比。


  粉水比粗略來說便是濃淡。在咖啡萃取的過程中,不同時間溶出的風味物質與水的溫度高低和接觸時間息息相關。這極為科學又不好掌握的過程生出了許多的手法,其核心之處也是一種歸類的作法。雖然這是一門大學問,但只要掌握每套沖煮技巧的成果風格便能得到不錯的成果──咖啡的口感及風味表現,所以一般初學不用太拘泥與此。


  因此我們也給了粉水比一個中間的數值是1:15。此一數據並非定論,也會因不同的沖煮設備與個人喜好而有所落差。每每與一些跨過基礎沖煮的饕客對話時,不難聽到大家做了如何調整,與分享自身喜愛的比例。


  生活即是功夫,咖啡也是,都是一種日常反覆無數次的行為與規矩。因為在意,所以成了功夫。


  反舉高超的技藝都能謂之功夫,咖啡也是功夫。功夫的成就之處不僅是外顯的技藝,還包含其內在的修養,技巧易學,道心難修。養心去騖,實為根本,反覆根本,即為功夫。


  客人問我為什麼寫那麼多閱讀的文章就不寫咖啡。我微笑回答,我想著把文字寫好,而不是素材的問題。聊天過程中他又提到以前你寫別家咖啡店的風景是那麼好看。我也尷尬的回答,寫別人是稱讚,寫自己就變自大了。我也希望有天能有個什麼人能仔細的紀錄一下自已,但期待這種事似乎有點害臊。


  各行各業都是功夫,要緊的是心法與修為。咖啡沖煮的技巧五花八門,其目的在於均勻地萃取與穩定操作的過程。各技巧間有其注重的元素,比方說酸、甜、厚實、回甘等等。針對其要點調整或設計沖煮方式以強化其成果,這便是各家沖煮技巧的核心之處。有能力的操作者觀其參數與套路便能預測及成果,但仍需考慮設備、水質等因素,不過仍不離穩定這一重要關鍵。


  烘豆開始之前我習慣放點音樂,並沖煮一壺咖啡浸沉在這日常的反覆之中。空間裡充斥著咖啡的香氣,時而花香,時而果香,時而焦糖堅果,也有像是食物中梅納反應出來的焦香。輕啜一口,感受其酸甜甘苦的口感,香氣自口鼻腔中蔓延開來,為即將開啟的烘豆作業注入一劑心靈的養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unn的閱讀筆記
6會員
78內容數
一個咖啡人的閱讀筆記
Junn的閱讀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2/01
我們怎麼去相信一個需要幫助陌生人? 我們或許無法清楚、仔細、正確的分辨這些需要幫助的陌生人,但出於良知與善的力量,我們知道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可以給予,我想這就是最單純最無私的善的力量。
2025/02/01
我們怎麼去相信一個需要幫助陌生人? 我們或許無法清楚、仔細、正確的分辨這些需要幫助的陌生人,但出於良知與善的力量,我們知道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可以給予,我想這就是最單純最無私的善的力量。
2025/01/24
「無論是哪,不都是人生活的地方。」這句話在劇裡不斷重複地出現,也是照明商店的世界觀:死後的世界仍是人生活的地方。 照明商店是一部誤導類型的恐怖、驚悚影集,改編自姜草的漫畫,長度共八集。前四集比較像劇情故事的線頭,氛圍緊張懸疑。後四集呈現一個反差,改走溫馨感人路線。
2025/01/24
「無論是哪,不都是人生活的地方。」這句話在劇裡不斷重複地出現,也是照明商店的世界觀:死後的世界仍是人生活的地方。 照明商店是一部誤導類型的恐怖、驚悚影集,改編自姜草的漫畫,長度共八集。前四集比較像劇情故事的線頭,氛圍緊張懸疑。後四集呈現一個反差,改走溫馨感人路線。
2025/01/12
外婆並沒有把燒有菜的功夫傳授給我,阿母亦沒有,但我相信手藝是會遺傳的。這些菜我其實都動手做過,雖然不能還原外婆的手藝,但多少有點外婆的味道。
2025/01/12
外婆並沒有把燒有菜的功夫傳授給我,阿母亦沒有,但我相信手藝是會遺傳的。這些菜我其實都動手做過,雖然不能還原外婆的手藝,但多少有點外婆的味道。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今天烘測試豆,來簡單聊聊咖啡好了。 其實我發覺現在自己很少在網上聊咖啡,實在是網路上可以找到的處理咖啡方式百百種,什麼滴注法、一刀流、兩段式、三段式、四段式、斷尾沖、全收法、定時法。每個咖啡師都有自己的手路,就連自己的手法都會推翻過去的論點,所以也不用太拘泥於非得如何沖咖啡,摸索出一個自己覺得風味
Thumbnail
今天烘測試豆,來簡單聊聊咖啡好了。 其實我發覺現在自己很少在網上聊咖啡,實在是網路上可以找到的處理咖啡方式百百種,什麼滴注法、一刀流、兩段式、三段式、四段式、斷尾沖、全收法、定時法。每個咖啡師都有自己的手路,就連自己的手法都會推翻過去的論點,所以也不用太拘泥於非得如何沖咖啡,摸索出一個自己覺得風味
Thumbnail
心血來潮穿白衣的今天,一邊做手壓咖啡,一邊把飲料順便餵給衣服喝了,我想這是我付出辛勞的證據吧。(但走在路上自己覺得好尷尬) 前幾週在思考快樂很重要嗎?我有需要快樂嗎?對目前的我來說應該是個重要的衡量基準。所以去了美術社晃晃。 沿著長長的階梯上樓,琳琅滿目的美術用品,我的錢包發出悲鳴聲,心情就
Thumbnail
心血來潮穿白衣的今天,一邊做手壓咖啡,一邊把飲料順便餵給衣服喝了,我想這是我付出辛勞的證據吧。(但走在路上自己覺得好尷尬) 前幾週在思考快樂很重要嗎?我有需要快樂嗎?對目前的我來說應該是個重要的衡量基準。所以去了美術社晃晃。 沿著長長的階梯上樓,琳琅滿目的美術用品,我的錢包發出悲鳴聲,心情就
Thumbnail
透過探尋咖啡的多樣性及味蕾與心靈的記錄,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2017年用手沖咖啡的體驗,以及在大型連鎖店品嘗世界各地咖啡的故事。無論是咖啡文化、社會事件或個人生活,皆以咖啡為主軸,尋求寧靜與力量。
Thumbnail
透過探尋咖啡的多樣性及味蕾與心靈的記錄,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2017年用手沖咖啡的體驗,以及在大型連鎖店品嘗世界各地咖啡的故事。無論是咖啡文化、社會事件或個人生活,皆以咖啡為主軸,尋求寧靜與力量。
Thumbnail
用常用的咖啡工具,用影像記錄手沖咖啡的美好。 這是我的咖啡,我的藝術,我的生活。
Thumbnail
用常用的咖啡工具,用影像記錄手沖咖啡的美好。 這是我的咖啡,我的藝術,我的生活。
Thumbnail
前言 在咖啡愛好者的世界裡,手沖咖啡一直佔有特別的地位。不同於咖啡機自動沖泡的方式,手沖咖啡更像是一門藝術,需要細心的準備和技巧。本文將從手沖咖啡的工具選擇開始,一步步為你解析手沖咖啡的全套流程,讓你能夠一次搞懂手沖咖啡的精髓,並開啟你的手沖咖啡之旅。
Thumbnail
前言 在咖啡愛好者的世界裡,手沖咖啡一直佔有特別的地位。不同於咖啡機自動沖泡的方式,手沖咖啡更像是一門藝術,需要細心的準備和技巧。本文將從手沖咖啡的工具選擇開始,一步步為你解析手沖咖啡的全套流程,讓你能夠一次搞懂手沖咖啡的精髓,並開啟你的手沖咖啡之旅。
Thumbnail
手沖咖啡技巧教學大公開:咖啡師教你如何沖泡最完美手沖咖啡 這裡提供關於手沖咖啡的一切:從如何製作一杯完美的手沖咖啡,到選購咖啡豆的指南,再到必備的器具和技巧。讓我們帶你踏上探索手沖咖啡世界的旅程。
Thumbnail
手沖咖啡技巧教學大公開:咖啡師教你如何沖泡最完美手沖咖啡 這裡提供關於手沖咖啡的一切:從如何製作一杯完美的手沖咖啡,到選購咖啡豆的指南,再到必備的器具和技巧。讓我們帶你踏上探索手沖咖啡世界的旅程。
Thumbnail
在烘焙咖啡豆時,烘焙師會盡量突顯咖啡的風味,或者依照個人喜好去突出咖啡的某些特質,例如想它甜些還是想酸味多些,口感厚一些還是薄一點清爽些,然後經過杯測根據烘焙師自身的資料庫中找到適合這咖啡的形容詞。所以會見到很多水果類,堅果類,朱古力,花香,茶感等字眼甚至一些很古怪不常見的形容詞也會出現。
Thumbnail
在烘焙咖啡豆時,烘焙師會盡量突顯咖啡的風味,或者依照個人喜好去突出咖啡的某些特質,例如想它甜些還是想酸味多些,口感厚一些還是薄一點清爽些,然後經過杯測根據烘焙師自身的資料庫中找到適合這咖啡的形容詞。所以會見到很多水果類,堅果類,朱古力,花香,茶感等字眼甚至一些很古怪不常見的形容詞也會出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