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畢業了,然後呢?
你可能懷抱理想,也可能懷疑人生。每天滑 LinkedIn 看別人上岸、打開 Behance 看大神作品,心裡只想問:到底什麼時候輪到我?
今天這篇就當作是你畢業旅程中的一杯濃縮腦內雞湯,我們不講大道理,來聊聊幾個看似「不設計」的故事,卻意外帶給設計人無窮啟發。

只能許一個願望,你選哪個?
我曾問一位學生:「你學設計,未來只能實現一個願望,你想實現什麼?」
他說:「我要成為國際知名的設計師!」
這聽起來好像沒問題,但我回他:「只能選一個喔~」
- 成為設計師
- 成為國際知名的人物
仔細想想,第一個願望就不簡單:你得畢業、找工作、被聘為設計師、獲得職場認可,這才叫「成為設計師」。
那第二個願望呢?成為國際知名?這個不簡單了~為何這樣說呢?因為在持續設計歷練的路上也許你會遇到更多不同的機會或是人生的誘惑讓您離開這個願望...
也許某天你發現自己在溝通、專案整合、創意思維的能力遠勝於繪圖技巧,那你還會堅持原路嗎?還是會成為創業家、PM、策略顧問、品牌主理人?也許走那些路~你可以更快到達是「世界知名」。
所謂「專注做一件事」,不代表你不能探索不同方向,而是透過不斷嘗試找到真正的你。
小故事:米其林輪胎公司為什麼作餐飲指南
各位小朋友~有沒有想過,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美食指南,竟然是輪胎公司發行的?對,就是米其林。
故事是這樣的:
早期法國汽車不到三千台,兩位創辦人想推廣開車這件事,讓輪胎有需求。他們設計了一本免費發送的《米其林指南》,裡面有地圖、加油站、旅館和餐廳推薦。目的不是吃,是讓你開車去吃。
然後他們發現,買車的大多是富人,而富人不太喜歡「免費」的東西,於是後來開始收費,還加入巴黎高級餐廳資訊,打開了另一個市場。結果這本「指南」,反而變成全球最有價值的美食品牌。
靈感關鍵:當需求不存在時,不如創造需求。
米其林指南從當初的讓汽車與輪胎充滿需求,到了現代米其林指南已經變成企業與餐飲業者還有觀光旅行的主要訴求大大擴散了原先的價值~現在只差沒到外太空了..
這邊補充一個小知識,大家一定都知道台灣知名的鼎泰豐有著米其林一星的榮耀,但大家一定不知道的是????
其實第一家得到米其林一星的是2010年香港尖沙咀分店獲得,台灣分店其實從沒有得到過一星。不過有趣的事情就在這裡~你不說~我不說~誰會知道呢?
大家都自行自己腦補~都以為是台灣得到過米其林一星,這才是知識背後有趣的地方。
腦筋急轉彎:怎麼阻止北極獵人殺海豹?
答案不是抗議、不是開罰,也不是不停地去圍堵獵人的獵殺行程。
是……在海豹身上噴上油漆。
聽起來像在搞笑,但這招超有效。因為海豹皮毛(特別是白化幼海豹)曾在國際市場上具有高度商業價值,尤其在時尚與奢侈品產業中用於製作大衣、手套、帽子等。這是歷史上海豹被大量獵殺的主因之一。
不過當這些皮毛上面沾滿了油漆,自然也沒了當初的價值。所以這個方案果然生效!!
如果和我一樣用過B.B.CALL的人,就會知道台灣以前有些摩托車會或腳踏車會在車殼上噴個圓點點,就是為了讓它看起來「不值錢」,防偷防搶防變賣。想起當年街上都很常看到草間彌生的限定機車圖案~哈哈
靈感關鍵:別總正面硬拚,找出因果,有時候繞個彎也能解決問題。

腦筋急轉彎:貓王演唱會的危機
當年貓王的聘請的演場會經紀人要辦一場超級演唱會,但開場當天發現……白天的票沒有全賣完!經紀人錯估的上班族熱愛工作的熱情(社處),但與貓王的約定是~明定「全場必須坐滿」,這下慘了!
此時經紀人「壞」靈機一動,竟然直接把最後幾排的座椅給拆了。
於是現場真的「座無虛席」,因為……那些椅子消失了。
靈感關鍵:搞懂「問題背後的定義」,你才有空間發揮創意。
腦筋急轉彎:為什麼大樓越蓋越高?答案不是鋼筋水泥
幾百年前人類就能蓋高樓,但為什麼真正的摩天大樓出現在近代?不是材料進步,也不是技術突破。
而是:安全的電梯出現了。
大家想一想,如果有個30層樓的大樓~~當沒有一個安全的載人電梯時,誰會願意每天爬30層樓回家呢?
最早之前高樓雖然有運貨電梯,但沒人敢搭。直到奧的斯發明了第一台可安全載人的電梯,人類才真正開始「往上居住」。
靈感關鍵:解法誕生,需求才真正被釋放。
最後推薦這本書:《你的點子需要牙籤》
它裡面收錄了很多像米其林指南這樣的真實案例,教你怎麼從思考問題的「本質」開始,創造影響世界的點子。這篇文章大部分靈感也來自這本書,強烈推薦每位設計人都該讀一讀,尤其是剛要進入職場的你。這本書就有如趣味小短劇一樣,每天都可以讀上1.2則歡樂一下還可以刺激大腦活化!!
結語:設計畢業,才是創意人生的起跑點
別急著把人生定義死,也別急著證明自己。
用力探索、多方嘗試,才能讓你從「設計作品」走向「設計人生」。
願你未來每一個設計案、每一次創意,
都能成為別人眼中想不到的答案。
想看更多類似的思維練習與創意案例?歡迎留言跟我說!
也別忘了讀讀《你的點子需要牙籤》,讓你的點子,不只是點子。
最後給職場新鮮人們三招職場求生術:
善用沉默的力量~~
第一招:
遇到質疑或是無理的要求?先沉默 10 秒,冷靜一下。只要語帶誠意回答:我會好好想想。
第二招:
不確定怎麼回答?先記下來,回頭用 email 回答會更精準。
第三招:
少說多聽,只問有價值的問題。能自己 Google 的,先自己解決。
在這AI神速的年代,我們反而要小心來自~自己嘴巴的失誤。既然有AI幫助我們,我們要先學會花時間再慢慢回應問題,在剛踏入職場時比起愛說話,說出有意義的話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