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分享,AI逐字稿內容

做自己的人生財務長
一、對本書的觀點
- 不推薦閱讀全書:因書籍偏美國制度,部分內容不適用於台灣情境。
- 觀念值得參考:財務思維有其價值,因此採用較貼近台灣情況的方式分享重點。
二、家庭財務長的角色與意涵
- 財務長不只存在於企業,每個家庭其實都需要一位財務長。
- 職責
.收支管理
.資產配置與投資策略
.風險控管
.教育投資(技能與薪資提升)
.傳承與接班人規劃
三、財務管理的核心觀念:勞務與資本雙軌並進
- 勞力(工作/技能/時間的付出):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可提升技能與薪資
,創造更高的勞動價值。
.與個人品牌發展息息相關,影響未來職涯與財務安全 - 資產(投資、金流配置、家庭資產管理):環境變動帶來挑戰
.需應對的變數:職涯轉換、教育投入、預算調整、投資策略變化。
.勞資關係的社會契約通常偏向保障雇主,需提高自身意識與權益保護。
四、財務儀表板:建立財務儀表板可掌握個人與家庭的財務全貌。
- 勞動力計算公式:成長型年金現值計算
- 實質報酬率:薪資成長率 vs. 物價成長(通膨)
.物價上漲速度若超過薪資成長,實質購買力下降。
.建議查看薪資單與稅負,評估實際可支配所得。 - 個人通膨計算:(今年總支出 - 去年總支出) ÷ 去年總支出每人花費結構不同,觀察個人通膨與政府官方通膨數據。
- 退休規劃與年金制度:台灣主要年金制度
.勞保年金、勞退新制、舊制退休金等,退休年齡多以60或65歲為基準
.月退 vs. 一次領:需根據自身生活所需與預期壽命評估
.E化服務系統:可查詢個人年金帳戶與預估金額,退休金需課稅,建議提前了解並優化提領方式。
五、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
- 損益表:記錄每月收入與支出,有助於預估退休後生活成本。
- 資產負債表:整理資產與負債全貌,掌握淨資產狀況。
- 建議記帳:不必非常細,但需掌握支出輪廓。
六、總結建議
- 成為家庭的「財務長」,主動規劃與管理財務。
- 建立屬於自己的「財務儀表板」與資產配置藍圖。
- 持續提升教育與技能,為財務自由鋪路。
- 提早規劃退休與了解制度稅制,有助於保障自身權益。
如果還不知道如何開始,邀請你跟我一起練習用YNAB記帳
使用我的推廣連結,擁有34天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