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國中某節課,教務主任不知哪根筋打結,決定來一場全班直播的《腦力決鬥秀》。只見他神來一筆,在黑板中間刷刷劃下決鬥分界線,指派老娘站左邊,高喊口號「沒補習、憑實力!」;再喚 H 同學立右邊,大宣隊呼「有補習、靠外力!」
這是資源懸殊的正面對決,一番激戰過後,宇宙沒讓老娘漏氣,不只當場KO對手,還順便解鎖了一個超展開劇情:從此之後,H同學自封為老娘專屬的「答案稽查特派員」,主動出擊蒐集我的每一張試卷,左比右對,連標點符號都不放過,硬是想找出哪一題能讓老師回頭再扣我一分。
這場賽局,不過是貧與富在粉筆灰間輕輕擦肩,各自寫下一段命運的註腳。她行走在燈火通明的長街,有人為她點燈鋪路;而我,攥著一把生活磨亮的舊手電筒,在黑暗裡自帶微光前行。
老娘走過半生,突然恍然大悟,當年那位國中主任,八成是前一晚剛追完佛羅倫斯「雙雄記」的歷史傳奇——兩幅未竟的戰役壁畫熱騰騰印在腦海裡,靈魂還停留在那場巔峰對決的餘韻中。
1503 年,佛羅倫斯共和國同時委託達文西與米開朗基羅,在領主宮五百人大廳的兩側牆面描繪勝利史詩——前者畫〈安基亞里戰役〉,後者畫〈卡希納戰役〉。年長二十歲的達文西沉醉於大氣渲染與心理細節;青年米開朗基羅則以誇張肌理與劇烈動勢見長。壁畫最終雙雙停工,卻留下大量習作、素描與傳說,反倒讓「未完成」成為永恆懸念,激發後世無盡想像。
如今回頭看,其實不需計較輸贏,只有感謝。感謝那時的較量,讓我提早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也感謝自己沒被困在比較裡,而是一步步走成了心中想要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