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老娘認定的生命栽培手冊,指明在貧瘠的心田裡,如何能栽種希望之花。20年前大學時期手寫的摘要重點,今天看來依然適用:
- 真正的創意是在框架之內成功。
- 速度,只有在方向正確,才有意義。
- 不問WHY改問HOW。
- 當責。
決定2026年3月離開國營企業,才猛然發現命運早已在那時為我種下覺醒的種子~竟與納瓦爾寶典裡的智慧悄然對話,彷彿宇宙早已排演好的共時性劇本,輕輕地告訴我:是時候該改變方向,走上自己獨特的致富之路。
日更方格子,好像是在寫自身的產品說明書,實踐將自己產品化的開發歷程。寫著寫著,覺察到原來老娘其實是有聽力問題的,儘管台大畢業確實無法聽說英語,而這個限制卻是溫柔救贖。限制~聽不懂職場會議的冗長廢話,無法強顏歡笑陪跑。拒看沒有字幕的影音,篩選那些聲音本就與我無緣。聽不清八卦閒聊的耳語,乾脆不加入無謂的小圈子。
救贖~父母吵架的雷霆巨響裡,依然能在課本前心靜如水,即便外界一片混亂,硬生生靠手寫筆記考上台大。
真正的創意,是在限制中盛放。
這個道理我從小就懂得應用~無法補習,那就自己創造補習的效果。老娘把「補習」重新定義成:同樣的內容聽2次。於是,先在家裡自修課本打基礎,等到學校上課時,剛好當作第2次複習。這樣一來,不花一分補習費,也能做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AI今天加碼告訴老娘訊息~
45歲是最好的年紀開始實踐納瓦爾的智慧,因為已經有豐富的人生經驗和資源背景,會更懂得取捨和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