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也是品牌的一環:從僱主品牌談品牌文化落地與內部品牌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企業參訪的心得:工廠/營運場所「也是」企業品牌的一環,但同時 工廠/營運場所「只是」企業品牌的一環那些終端客戶看不到、只有內部員工每日接觸的地方,當然是品牌的一部分。理論上,這些地方都是品牌文化要落地的接觸點,某種程度上也就是所謂的雇主品牌會涵蓋的範疇。不過,品牌經營的成功與否,關乎的面向很廣,不同階段也有不同的任務與功課。單從工廠/營運場所來看,其實也只能窺見品牌的一個角落。
2025/5/11 接班備忘錄

當我們接觸日常的消費品牌時,是否曾想過生產這些產品背後的「工廠」是什麼樣子呢? 在工廠內工作的人跟最終消費者對於一個品牌的感受是一樣的嗎? 你會因為工廠的條件,而影響你購物的選擇嗎? 如果品牌對於終端用戶的品牌承諾,與對於工廠員工的條件天差地遠,會影響你的選擇嗎?

你不會在一個品牌宣傳中看到對於工廠的描述,但對一個品牌真正的韌性來說,這些被忽略的場域,會不會才是品牌能否落地的關鍵?

本文中的工廠,泛指傳統製造工廠
聲明: 本文與AI協作產出
raw-image

看不見 ≠ 不重要:工廠是品牌文化的第一現場

工廠或許才是品牌最早落地的地方?

近期有機會走進一家B2C品牌的生產工廠 (傳產),因為產業屬性的關係,工廠環境不算優秀,不算舒服的環境溫度、不那麼明亮的照明,有些電線隨意的垂落,看起來是很久沒有整頓了。

然後對比品牌標語: 「熱愛生活每一天 」(已修改,保護品牌),總感覺格格不入,環顧周圍的工作員工,他們是否真的感受到品牌想傳遞的精神? 在打開品牌官網,看著精美設計的海報、代言人、產品圖片,產生一股無法忽視的體感斷層。

是品牌沒有把工廠當成品牌的一環嗎?
還是品牌體驗「只給」終端使用者?
我們到底應該把工廠看成品牌文化的第一個接觸點?
還是工廠以及工廠中的工作者,只是營運成本中應該被節省的因子?

雇主品牌: 從工廠開始定義品牌 (?

最早接觸到雇主品牌的概念已經是6年前,概念大概是「員工是品牌的大使」。走進某些品牌的門市,你可以感受到他們真心熱愛他們銷售的品牌,消費者偶爾也會被其感染,最後做出購買的決定。但這些一線的銷售人員終究也是「終端使用者」,如果是生產線的員工,他們也會有如此的熱情嗎?

當我還在上一份工作(品牌代工廠)的時候,有個現象很有趣,我們看著生產線的夥伴日復一日做著相同的工序,生產出來的產品最後會交付到各大全球的明星、運動員。我很好奇,當這些明星身著這些產品在全球創造無與倫比的聲量、當這些運動員在競賽場上創造一次次的紀錄,這群在生產線上的夥伴是否感到與有榮焉? 他們是否有感身為品牌的一環?

「品牌」是將想要傳遞的價值觀透過各種轉譯手法,在各個「接觸點」讓接觸者感受並認同。

這些「接觸點」,除了在產品完成後的「消費者旅程」中,是否更應該延伸至「內部的員工旅程」,讓員工「感覺到」自己是品牌的一份子、正在參與打造品牌的過程?

雇主品牌的核心,或許不是要員工「成為代言人」,而是企業能否願意(或能夠)讓每一位員工,感受到「品牌價值與我有關」。


制度與管理 =「內部品牌力的日常互動」

對內部員工而言,品牌不是牆上的標語,不是行銷的口號,也不是設計精美的 CIS 或企業制服,而是每天具體感受到的日常互動,也就是制度與管理。包括:主管怎麼說話(引導還是咆哮)、怎麼管理(權力集中還是充分授權)、績效怎麼認定(感性描述還是理性數字)、團隊之間如何互動,等細節,才是員工實際「接觸到的品牌」。

從制度面來說,如果你要求團隊凡事都恪遵規範與框架,又怎麼能期待他們發揮超乎預期的創意?反之,如果品牌主張極度嚴謹,但制度卻鬆散無序、標準模糊,那麼員工怎麼可能產出符合品牌要求的成果?

我們公司中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品牌屬性:一是 B2B 設備,強調可靠、即時服務、標準化、高品質,需求包含參展與企劃能力;另一個則是為特定客戶提供的高度客製化服務,強調彈性與功能導向。這兩個品牌團隊,就需要完全不同的管理模式與互動邏輯,才能讓產出真正呼應品牌想要傳遞的價值。

品牌不是訴求,而是日常選擇的累積

每一次的決策與選擇,都在默默累積出品牌的樣貌。為了守住品質,是願意暫停生產線還是選擇強行出貨?這些選擇甚至都不需要說出口,光從領導者的決策,員工自然知道品牌真正重視什麼。一次、兩次、三次的選擇方向,會逐漸淺移默化,成為組織的文化與默契,這不是靠牆上標語或內訓手冊就能形塑出來的。


工廠也是品牌的一環,與生產者共創品牌

工廠是品牌的一環,你可以選擇將他視為與消費者「最遠」的一個接觸點、品牌文化最薄弱的一環,但同時你也可以將其視為品牌「最初」的接觸點,試著建立認同品牌價值的一群人,從生產線開始就融入品牌價值,無論是品質、效率、創意或是任何其他你想傳遞的價值。

將工廠視為品牌最初的接觸點,是不是能夠提升銷售,我說不準。
但我相信,如果能跟一群認同品牌價值的人一起工作,不只是會有趣很多,也比較能撐得久。

我們總是嘗試要讓品牌感動消費者/使用者。但如果理當是最早接觸產品的這群人都無感,品牌真的傳遞出價值了嗎?

或者說,我們只是讓品牌「看起來有在傳遞價值」?


【接班G.G了】~其中GG代表著Generation Gap,是二代接班躲也躲不了的代溝課題,舉凡觀念、趨勢、管理、人才、制度等方方面面在日常工作上的隔代差異,都是我希望在專題中能記錄及討論分享的面向。

如果你/妳也正在接班這條船上還沒跳船,歡迎你/妳一起加入這場長期抗戰。一起把Generation Gap玩成一場Good Game,把接班G.G了做到接班G.G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WU Column | 視角專欄
21會員
54內容數
G.G.=Generation Gap =代溝。還有比接班更容易出現代溝議題嗎?舉凡觀念、趨勢、管理、人才、政策、制度等方方面面在日常工作上的隔代差異,新一代承擔上一代的成功或失敗、老屁股的明爭暗鬥,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爭執、委屈?又有什麼樣的契機、轉折與喜悅?為什麼要接班?成功,對於接班來說,又是什麼呢?
2025/05/15
面對重複的人事問題,總以為可以靠談話風平浪靜地解決,但如果沒有制度預防與接住,每一次的風暴都只是下一次的前奏。人的本質不易改變,期待改變是一種天真的賭注;有效穩定組織的是制度、是可執行的日常。
Thumbnail
2025/05/15
面對重複的人事問題,總以為可以靠談話風平浪靜地解決,但如果沒有制度預防與接住,每一次的風暴都只是下一次的前奏。人的本質不易改變,期待改變是一種天真的賭注;有效穩定組織的是制度、是可執行的日常。
Thumbnail
2024/07/03
雄獅集團以『引領風格、探索生活 Enriching Life』為核心價值,透過多角化經營,重新定義旅行社思維,延伸出更多服務與業務,呈現企業文化與品牌精神。文章討論了集團化經營對於品牌再造的影響,並以黃金圈模型提出企業延伸的理念與挑戰。
Thumbnail
2024/07/03
雄獅集團以『引領風格、探索生活 Enriching Life』為核心價值,透過多角化經營,重新定義旅行社思維,延伸出更多服務與業務,呈現企業文化與品牌精神。文章討論了集團化經營對於品牌再造的影響,並以黃金圈模型提出企業延伸的理念與挑戰。
Thumbnail
2024/02/05
過去不斷地談論各種產業議題及問題,焦慮與不安逐漸累積到快要喘不過氣,不僅害怕失去先機,更怕跟不上趨勢、落後同業。只是當焦點全神貫注在這些議題上,就更容易失去步調,更容易忘記「本質」。但,「把一個地方變成自己喜歡的樣貌,才能待得下去」,那些工廠中的每,是否曾經細細品味
Thumbnail
2024/02/05
過去不斷地談論各種產業議題及問題,焦慮與不安逐漸累積到快要喘不過氣,不僅害怕失去先機,更怕跟不上趨勢、落後同業。只是當焦點全神貫注在這些議題上,就更容易失去步調,更容易忘記「本質」。但,「把一個地方變成自己喜歡的樣貌,才能待得下去」,那些工廠中的每,是否曾經細細品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現代商業環境中,企業領導人的「影響力」和「個人品牌」已經成為成功的兩大要素。瞭解如何結合這兩者,並建立強大的個人品牌,對於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在現代商業環境中,企業領導人的「影響力」和「個人品牌」已經成為成功的兩大要素。瞭解如何結合這兩者,並建立強大的個人品牌,對於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品牌價值塑造是指通過一系列策略和行動來增強品牌的市場地位和影響力, 使其在消費者心目中具有獨特且正面的形象。 價值塑造策略包括品牌形象設計、 品牌故事的講述以及品牌價值的體現。 透過這些策略, 可以有效地提升品牌的認知度和忠誠度, 從而實現品牌的長期成功和市場競爭力。 價值塑造是品牌經營中不可或缺的
Thumbnail
品牌價值塑造是指通過一系列策略和行動來增強品牌的市場地位和影響力, 使其在消費者心目中具有獨特且正面的形象。 價值塑造策略包括品牌形象設計、 品牌故事的講述以及品牌價值的體現。 透過這些策略, 可以有效地提升品牌的認知度和忠誠度, 從而實現品牌的長期成功和市場競爭力。 價值塑造是品牌經營中不可或缺的
Thumbnail
個人品牌:不只是形象,更是你的獨特標誌 你是否常常聽到「個人品牌」這個詞?或許你認為這只適用於公眾人物或銷售產品的人。但事實上,建立個人品牌就像打造你的形象一樣,在求職、職場、甚至人際關係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想想看,當你在撰寫履歷、在公司中與同事互動,甚至在家中與家人相處時,你不是都在有意無意
Thumbnail
個人品牌:不只是形象,更是你的獨特標誌 你是否常常聽到「個人品牌」這個詞?或許你認為這只適用於公眾人物或銷售產品的人。但事實上,建立個人品牌就像打造你的形象一樣,在求職、職場、甚至人際關係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想想看,當你在撰寫履歷、在公司中與同事互動,甚至在家中與家人相處時,你不是都在有意無意
Thumbnail
《您的品牌是製造思維還是消費思維?》擁有一個知名的品牌好處多多,但向來以「生產導向」的代工廠,該如何跨足「顧客導向」的品牌市場呢?本課程將引導學員面對代工廠發展品牌時常面臨的問題,進而調整自己的經營心態與做法,讓品牌之路一帆風順!
Thumbnail
《您的品牌是製造思維還是消費思維?》擁有一個知名的品牌好處多多,但向來以「生產導向」的代工廠,該如何跨足「顧客導向」的品牌市場呢?本課程將引導學員面對代工廠發展品牌時常面臨的問題,進而調整自己的經營心態與做法,讓品牌之路一帆風順!
Thumbnail
經營環境 一、競爭:是你的「產品」和「服務」再競爭。 幫底下的每一個層級(第一線人員)把客戶服務做到最好。 高層能為部屬做甚麼? 1.擴大營運,創造規模效益:用較低的成本把產品或服務送到客戶手上。 2.提供經驗,創造累積效益:可用遠比新事業自己建立的品牌還低的成本,為這個新品牌加分。 
Thumbnail
經營環境 一、競爭:是你的「產品」和「服務」再競爭。 幫底下的每一個層級(第一線人員)把客戶服務做到最好。 高層能為部屬做甚麼? 1.擴大營運,創造規模效益:用較低的成本把產品或服務送到客戶手上。 2.提供經驗,創造累積效益:可用遠比新事業自己建立的品牌還低的成本,為這個新品牌加分。 
Thumbnail
好的品牌視覺系統,不僅讓你每一次的行銷設計都事半功倍! 也能無形之間為你的品牌不斷行銷,來了解如何透過系統化設計完善你的品牌接觸點吧!
Thumbnail
好的品牌視覺系統,不僅讓你每一次的行銷設計都事半功倍! 也能無形之間為你的品牌不斷行銷,來了解如何透過系統化設計完善你的品牌接觸點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