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定義本文的叢林法則:
在草原上存在少量獅子(掠食者)和大量的牛羚(獵物)
在獅子準備捕獵之前會先觀察牛羚群中相對弱小的個體,例如年老、幼小、傷殘個體
在獵捕時獅子僅會針對被鎖定的弱小個體集中火力展開攻擊
這意味著獅子的本能選擇中隱含著經濟學的理論:被鎖定的對象即是能用最少力氣獲得最大利益(食物)的犧牲者
這套叢林法則一樣可以套用在人群的社交行為中
看過多啦A夢的人都知道胖虎最愛欺負的對象是大雄
但試想為什麼胖虎最愛霸凌的對象不是小夫、靜香或是其他同學?
因為大雄遇到霸凌只會哭、只會回去找多啦A夢
意思是在胖虎的主觀意識中在他的社交圈裡,能靠著最小成本最大化自己利益(物質/心理層次滿足)的侵害對象就是大雄
講白話就是生物本能傾向「柿子專挑軟的捏」
只要不是遇到精神病患、嗑藥、亡命之徒等缺乏理性思維的人類
人性中趨吉避凶的本能會支配加害人的選擇行為
因此同樣的思考邏輯可以應用在校園霸凌、家庭暴力和職場PUA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加害者習慣性會侵害群體中特定被害者
因為在加害者眼中的被害人是相對最軟的柿子
但值得思考的是加害者並非一開始就知道群體中誰是軟柿子
因此在挑選被害人的過程中會有一段試探觀察期
加害人用言語、行為去進行試探觀察:誰在群體中相對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社交能力薄弱、缺乏外援、任勞任怨⋯⋯
雖然站在這些被害人的角度大多抱著「不跟對方一般見識」、「不想成為跟對方一樣的人」、「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對方也是有苦衷」、「被握有把柄不得不服從」、「對方是為我好」、「家醜不外揚」等想法
但展露的外顯行為即成為群體中相對弱勢的個體
故容易被加害者鎖定成為長期侵害的目標
因為加害人主觀認為侵害這些對象的成本最低但能最有效達成目的(cp值最高)
這種挑軟柿子捏的叢林法則現象在生存資源(精神/物質)被壓縮時會更加凸顯
例如高壓的職場、不好的經濟環境、功能不健全的家庭、競爭激烈的班級
因為在資源稀少下基於生存本能會使人性中的自私、侵略性更容易被激發
即便在職場上我們不需要成為加害人來證明自己並非弱勢或是靠和加害人掀桌吵架對著幹當出頭鳥
但也不要讓自己成為群體中相對弱勢的軟柿子
面對不合理的要求務必表達意見(不是去吵架,是理性陳述意見)
攸關自己的話題該錄音就錄音(沒有加害人會喜歡自己把柄被掌握)
工作內容溝通、匯報透過文字存證(避免加害人甩鍋、不認帳、搶功勞、白嫖、朝令夕改⋯)
建立在群體中與他人的聯繫取得情緒上的支持(避免加害人創造封閉環境滲透思想合理化其侵害行為)
上述目的都是讓加害人意識到侵害你需要付出的成本相對高昂繼而轉向其他人
至於其他人被鎖定了怎麼辦?那就不是我們要去關心的了
在一個不友善的職場中我們要做的就是顧好自己
在職場上如果今天你真的是爛到底的問題人物,那公司自然寧願賠資遣費也要趕快走資遣程序請走瘟神
一味只敢私下情勒、惡整、逼退的資方意味著「不完全是你的問題」
如果不想離職治百病還想繼續蹲的話
面對不合理職場PUA與其內耗不如謹記3句話:
不干你是事❗️
不干我的事❗️
我就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