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不見的我,寫出來的聲音—叛逆,是一種學習的聲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從小一到小六,我的生活算是平順的。

老師對我關心,同學們跟我的情況大同小異,並沒有所謂的排斥的情況存在,我就在這樣的環境中,一步一步長大。

但隨著年齡漸長,我開始感受到外界對我不一樣的眼光。

有些人對我說話的語氣,總是帶著輕視或不耐煩。

一開始我很困惑??為什麼他們的態度那麼不好?我又沒做錯什麼。

那個時候,我常常感到難過,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錯什麼?

不過,也有不少好心人對我溫柔以待,這讓我明白,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是壞的。

後來,我學會了把那些惡意的語言「視而不見」,或者該說,「聽而不聞」。

也許,聽不見,有時真的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式。

大概從小四到小六,是我父母最頭痛的那幾年吧。

我不知道從哪時開始,心裡產生一種莫名的叛逆感。

曾經有一次,在小六的某天,我離家出走了。

現在回頭想想,那時候真的是又勇敢又無知。

幸好只是兩天一夜,我就被父母找了回來。

我還記得,有一次我很認真地跟爸媽說,我想轉學去啟聰學校。

結果,卻被罰跪在佛堂前思過。

那時候我真的不懂?轉學去啟聰學校有什麼不好?

直到多年後,我終於理解了他們的用心。

原來,不是啟聰學校不好,而是「不適合我」。

如果當時我真的轉去那裡,也許我會放棄語言訓練、轉而全靠手語表達,

這樣一來,我辛苦建立起來的口語能力,可能會在那樣的環境中逐漸消失。

當年的啟聰學校雖然也有教育資源,那是一所包含各類身心障礙學生的學校,

依照每個孩子的狀況來安排課程與進度。

相比之下,父母當初為我找到的學校環境與訓練,可能更符合我當時的發展需求。

原來,他們的「不答應」,其實是保護;

他們的「懲罰」,其實藏著期待我好好走下去的愛。

越長大,我越懂得這些。

而那段漫長的叛逆期,或許是我學會自己與父母之間溝通的一種方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vis
0會員
4內容數
Mavis 的其他內容
2025/05/17
小時候,當我父母發現我聽不見的事實後,他們沒有太多時間可以悲傷,而是立刻想盡辦法,希望我能像其他孩子一樣上學、學會說話,學習與人溝通。 於是,他們把我送進了一間特殊教育的幼稚園。 那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一班大概只有五、六個孩子。 每個人看起來都呆萌呆萌的,有些安靜,有些活潑。 那時候的我,對
2025/05/17
小時候,當我父母發現我聽不見的事實後,他們沒有太多時間可以悲傷,而是立刻想盡辦法,希望我能像其他孩子一樣上學、學會說話,學習與人溝通。 於是,他們把我送進了一間特殊教育的幼稚園。 那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一班大概只有五、六個孩子。 每個人看起來都呆萌呆萌的,有些安靜,有些活潑。 那時候的我,對
2025/05/13
剛開始的時候,沒有人發現我聽不見。 我不太說話,對別人的叫喚也沒什麼反應。 我父母原以為我只是慢熟、膽小,或是反應比較慢的孩子,並沒有特別多想。 直到有一天,有朋友提醒他們:「要不要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聽力呢?」 這句話像一記驚雷,讓他們開始正視這件事。 經過檢查,才終於確定——那場高燒留
2025/05/13
剛開始的時候,沒有人發現我聽不見。 我不太說話,對別人的叫喚也沒什麼反應。 我父母原以為我只是慢熟、膽小,或是反應比較慢的孩子,並沒有特別多想。 直到有一天,有朋友提醒他們:「要不要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聽力呢?」 這句話像一記驚雷,讓他們開始正視這件事。 經過檢查,才終於確定——那場高燒留
2025/05/12
其實,關於我小時候失去聽力的經過,我幾乎沒有什麼記憶。 所有的片段,都是從父母口中拼湊出來的故事。 大約三、四歲那年,一場突如其來的高燒,把我父母嚇壞了。 他們原以為只是普通的感冒發燒,幾天就會退去,沒想到體溫一路飆升到四十幾度,連續高燒了好幾天。 情急之下,他們趕緊把我送到醫院急診。 根
2025/05/12
其實,關於我小時候失去聽力的經過,我幾乎沒有什麼記憶。 所有的片段,都是從父母口中拼湊出來的故事。 大約三、四歲那年,一場突如其來的高燒,把我父母嚇壞了。 他們原以為只是普通的感冒發燒,幾天就會退去,沒想到體溫一路飆升到四十幾度,連續高燒了好幾天。 情急之下,他們趕緊把我送到醫院急診。 根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Thumbnail
有著這樣的嚮往🫡 滿足些許條件後 就拎著菁英班的小鬼出發了 給你們多一次的比賽機會 也給我小小的成就感🌟
Thumbnail
有著這樣的嚮往🫡 滿足些許條件後 就拎著菁英班的小鬼出發了 給你們多一次的比賽機會 也給我小小的成就感🌟
Thumbnail
在我國小即將畢業前, 我們家發生了一件看似不大, 卻影響深遠的事。
Thumbnail
在我國小即將畢業前, 我們家發生了一件看似不大, 卻影響深遠的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小學四年級時與老師發生的衝突,以及這段經歷帶給作者的成長和反思。透過回憶,作者表達了自己的正義感和成長過程,並感謝了班級導師的溫柔呵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小學四年級時與老師發生的衝突,以及這段經歷帶給作者的成長和反思。透過回憶,作者表達了自己的正義感和成長過程,並感謝了班級導師的溫柔呵護。
Thumbnail
一切都是我的甜蜜幻想,人生哪有那麼簡單?
Thumbnail
一切都是我的甜蜜幻想,人生哪有那麼簡單?
Thumbnail
13歲轉校的那年讓我在心裡默默許下以後不要轉校了,真覺得好麻煩喔。誰知道唸完兩年大學課程的我決定轉校到W大學。
Thumbnail
13歲轉校的那年讓我在心裡默默許下以後不要轉校了,真覺得好麻煩喔。誰知道唸完兩年大學課程的我決定轉校到W大學。
Thumbnail
回想過去青春期的年少歲月,我們是否曾對父母出言不遜,甚至爆發嚴重衝突呢? 或是在學校遭遇到嚴重的人際困擾而對校園生活提不起勁,也對未來的人生感到茫然呢? 青春期正是一個人逐漸開始展現出個人主體意識的關鍵時期,同時也面臨賀爾蒙影響生理與心理的艱難考驗,加上學業繁重更是讓壓力加劇,種種因
Thumbnail
回想過去青春期的年少歲月,我們是否曾對父母出言不遜,甚至爆發嚴重衝突呢? 或是在學校遭遇到嚴重的人際困擾而對校園生活提不起勁,也對未來的人生感到茫然呢? 青春期正是一個人逐漸開始展現出個人主體意識的關鍵時期,同時也面臨賀爾蒙影響生理與心理的艱難考驗,加上學業繁重更是讓壓力加劇,種種因
Thumbnail
學生不會想知道你們在他看不見的地方多努力,就結果而言這和放養沒區別。
Thumbnail
學生不會想知道你們在他看不見的地方多努力,就結果而言這和放養沒區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