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從小到大,或多或少都曾和父母意見相左吧?,長輩總希望你考個公職,有個鐵飯碗可以靠一輩子;問題是,我就是不喜歡。
和父母三觀不合,幾乎是每個人都會遭遇到的難題。衝突和矛盾就會不斷產生。
什麼是三觀不合?你喜歡吃水餃,他喜歡吃牛肉麵,這不是三觀不合;
你喜歡假日出門走走,他喜歡週末宅在家,這也不是三觀不合。
網路上有人說:
「什麼是三觀不合:你敬畏天理,他崇拜權威,這是世界觀不合;你站在良知一邊,他站在贏者一邊,這是價值觀不合;你努力是為了理想的生活,他努力是為了做人上人,這是人生觀不合。」
所謂的「三觀」就是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的總稱。當你與父母在這三點上的想法南轅北轍時,這就無形中變成你的之間的距離。
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但可以選擇如何相處。
你沒辦法選擇出生的家庭,自然也無從挑選與你三觀一致的爸媽。
我理解那種不斷爭吵的疲憊感,那種不被理解又想抽離的心情。
但希望我們也要試著理解父母,大部分的父母已經逐漸跟不上時代,他們很多觀念和想法已經停留在過去了,他們心中那些根深蒂固的觀念和想法都是由(與你)不同的教育背景、文化觀念、家庭塑造的。
該怎麼與三觀不合的父母相處?
首先你一定要放棄一個期待:「我可以改變我父母的觀點。」你有可能改變你的對象嗎?有辦法改變你的室友嗎?有辦法改變你老闆嗎?不可能,更不用說爸媽了。與其期待他們改變,不如戒掉辯論的慾望。
用四個字來說:「陽奉陰違」。
以前我媽很常灌輸我一些讓我受不了的觀念,我心裡都想說:
「天啊,這也太過時了吧,都什麼年代了。」
我們吵到門快被甩壞了。
吵久了就覺得很累,吵贏之後,雙方都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何苦呢?
後來我就真的都讓她贏,不論她說什麼我都贊同,從來不反駁她了,即使我還是沒辦法接受她說的話。
舉例來說,你爸媽沒辦法接受你現在交往的對象,強迫你們一定要分手。你大可以跟他們說,我們已經斷乾淨了,在他們看不到的地方繼續交往。最後你們都幸福地走到最後了,我相信他們也不會再說什麼了。
記住,和爸媽談事情的時候,不是為了說服他們,而是為了及時止損。
如果爸媽硬要吵你辯論吵架,你就想辦法轉移注意力,減少接觸的時間。你可以假借出門或是找個朋友一起出去吃飯,或是避免那些三觀不合的想法,聊點你們可以聊的主題。
如果無可避免還是沒辦法朝夕相處,就搬出去住吧!距離,有時候真的能帶來理解與緩衝。
結語:原生家庭是一生的課題
聽過一句話是,原生家庭帶來是一生潮濕,這是我們每個人一輩子都要學會面對的難題。發現三觀不合,沒必要試圖改變對方,也不要強硬地打壓他們的論點,在和父母的思想戰場上,從來沒有贏家。
你可以同時選擇和平共處和保持自己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