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無法認同父母的世界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每個人從小到大,或多或少都曾和父母意見相左吧?,長輩總希望你考個公職,有個鐵飯碗可以靠一輩子;問題是,我就是不喜歡。

和父母三觀不合,幾乎是每個人都會遭遇到的難題。衝突和矛盾就會不斷產生。

什麼是三觀不合?

你喜歡吃水餃,他喜歡吃牛肉麵,這不是三觀不合;

你喜歡假日出門走走,他喜歡週末宅在家,這也不是三觀不合。

網路上有人說:

「什麼是三觀不合:你敬畏天理,他崇拜權威,這是世界觀不合;你站在良知一邊,他站在贏者一邊,這是價值觀不合;你努力是為了理想的生活,他努力是為了做人上人,這是人生觀不合。」

所謂的「三觀」就是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的總稱。當你與父母在這三點上的想法南轅北轍時,這就無形中變成你的之間的距離。

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但可以選擇如何相處。

你沒辦法選擇出生的家庭,自然也無從挑選與你三觀一致的爸媽。

我理解那種不斷爭吵的疲憊感,那種不被理解又想抽離的心情。

但希望我們也要試著理解父母,大部分的父母已經逐漸跟不上時代,他們很多觀念和想法已經停留在過去了,他們心中那些根深蒂固的觀念和想法都是由(與你)不同的教育背景、文化觀念、家庭塑造的。

該怎麼與三觀不合的父母相處?

首先你一定要放棄一個期待:「我可以改變我父母的觀點。」你有可能改變你的對象嗎?有辦法改變你的室友嗎?有辦法改變你老闆嗎?不可能,更不用說爸媽了。與其期待他們改變,不如戒掉辯論的慾望。

用四個字來說:「陽奉陰違」。

以前我媽很常灌輸我一些讓我受不了的觀念,我心裡都想說:

「天啊,這也太過時了吧,都什麼年代了。」

我們吵到門快被甩壞了。

吵久了就覺得很累,吵贏之後,雙方都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何苦呢?

後來我就真的都讓她贏,不論她說什麼我都贊同,從來不反駁她了,即使我還是沒辦法接受她說的話。

舉例來說,你爸媽沒辦法接受你現在交往的對象,強迫你們一定要分手。你大可以跟他們說,我們已經斷乾淨了,在他們看不到的地方繼續交往。最後你們都幸福地走到最後了,我相信他們也不會再說什麼了。

記住,和爸媽談事情的時候,不是為了說服他們,而是為了及時止損。

如果爸媽硬要吵你辯論吵架,你就想辦法轉移注意力,減少接觸的時間。你可以假借出門或是找個朋友一起出去吃飯,或是避免那些三觀不合的想法,聊點你們可以聊的主題。


如果無可避免還是沒辦法朝夕相處,就搬出去住吧!距離,有時候真的能帶來理解與緩衝。

結語:原生家庭是一生的課題

聽過一句話是,原生家庭帶來是一生潮濕,這是我們每個人一輩子都要學會面對的難題。發現三觀不合,沒必要試圖改變對方,也不要強硬地打壓他們的論點,在和父母的思想戰場上,從來沒有贏家。

你可以同時選擇和平共處和保持自己的立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威威想睡好覺的沙龍
8會員
62內容數
不想看著自己內耗、頹廢、低迷,一步一步長成更好的自己。這裡面會有我每天認真生活的感觸,我想跟大家分享我感受到的一切。身為共感超人的我,我想要拯救在情緒裡迷失的你。我也想分享很多很多我身邊美好的人、事、物。不嫌棄的話進來看看吧。
2025/05/18
老實說,我一直抱持著一種觀點: 「沒有人會真正的理解你。」 被理解這件事本身就是想要有除了自己以外的人和你一起分擔那些開心與不開心吧。 這樣我們才能更有動力繼續走下去。 理解不是解決問題,而是說:「你不是一個人。」
Thumbnail
2025/05/18
老實說,我一直抱持著一種觀點: 「沒有人會真正的理解你。」 被理解這件事本身就是想要有除了自己以外的人和你一起分擔那些開心與不開心吧。 這樣我們才能更有動力繼續走下去。 理解不是解決問題,而是說:「你不是一個人。」
Thumbnail
2024/09/20
這幾天,因為一直耍廢,頭腦沒有什麼想法。 那就這樣了,回家要整理行李了。 倒數8天。
Thumbnail
2024/09/20
這幾天,因為一直耍廢,頭腦沒有什麼想法。 那就這樣了,回家要整理行李了。 倒數8天。
Thumbnail
2024/09/17
如果沒搞錯的話,今天是第三十天加三十一天。 因為昨天肚子痛到炸裂,虛弱到爆。 再加上今天的日記就是30+31。
2024/09/17
如果沒搞錯的話,今天是第三十天加三十一天。 因為昨天肚子痛到炸裂,虛弱到爆。 再加上今天的日記就是30+31。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千萬不要覺得經濟獨立是一切解案,父母的無能正在藉由你的「懂事」來開脫。
Thumbnail
千萬不要覺得經濟獨立是一切解案,父母的無能正在藉由你的「懂事」來開脫。
Thumbnail
有記憶以來我的爸媽都忙著農事,根本沒時間也不懂得跟我談心,我也就養成事情都自己解決,不要再有事情讓他們煩心,然後就認為要乖、要聽話、會做事,才會被大人喜歡。 當時我也認為這樣的乖、聽話、能幹蠻好的,是會被認同跟肯定,於是我就帶著這個信念在教導兒子,期望跟兒子可以跟我一樣,可以被稱讚跟看重。 兒子
Thumbnail
有記憶以來我的爸媽都忙著農事,根本沒時間也不懂得跟我談心,我也就養成事情都自己解決,不要再有事情讓他們煩心,然後就認為要乖、要聽話、會做事,才會被大人喜歡。 當時我也認為這樣的乖、聽話、能幹蠻好的,是會被認同跟肯定,於是我就帶著這個信念在教導兒子,期望跟兒子可以跟我一樣,可以被稱讚跟看重。 兒子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童年時父母離異,對於成長來說是個難題。雙親離開後,我們都靠自己努力成長。而在成長的過程中,才慢慢體會到父母的愛與付出。這道家常菜也許無法解決情感的問題,但可以帶給我們一絲家的溫暖。期望每個家庭都能讓孩子記住家的味道。
Thumbnail
童年時父母離異,對於成長來說是個難題。雙親離開後,我們都靠自己努力成長。而在成長的過程中,才慢慢體會到父母的愛與付出。這道家常菜也許無法解決情感的問題,但可以帶給我們一絲家的溫暖。期望每個家庭都能讓孩子記住家的味道。
Thumbnail
這些人不過是仰賴你做為完人的品質,著實是欺善怕惡的孝順版本而已。
Thumbnail
這些人不過是仰賴你做為完人的品質,著實是欺善怕惡的孝順版本而已。
Thumbnail
生活就是文化,文化就是生活,不限於族群,而是反映在各式各樣的差異中,可能是性別、年齡、成長經驗,價值觀之間的衝撞,往往也是爸爸媽媽對自己角色該如何扮演的為難之處。
Thumbnail
生活就是文化,文化就是生活,不限於族群,而是反映在各式各樣的差異中,可能是性別、年齡、成長經驗,價值觀之間的衝撞,往往也是爸爸媽媽對自己角色該如何扮演的為難之處。
Thumbnail
你們和家人的關係如何呢? 我從小就和原生家庭的關係就很微妙,雖然從外觀來看,我應該是個幸福的孩子,從小到大我家從來沒給我經濟壓力,甚至我的零用錢都比同齡的人多;爸媽平常雖然工作忙碌,但假日還是會陪我們,帶我們出去玩;我家每天開火,甚至到現在出社會了,我媽還會替大家帶便當,總而言之,在這樣環
Thumbnail
你們和家人的關係如何呢? 我從小就和原生家庭的關係就很微妙,雖然從外觀來看,我應該是個幸福的孩子,從小到大我家從來沒給我經濟壓力,甚至我的零用錢都比同齡的人多;爸媽平常雖然工作忙碌,但假日還是會陪我們,帶我們出去玩;我家每天開火,甚至到現在出社會了,我媽還會替大家帶便當,總而言之,在這樣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