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為王:硬推不如說故事

BJ-avatar-img
發佈於AI創作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一、觀眾不是機器,他們記得的是故事,不是數據

「請幫我們按讚追蹤!」 「購票請點這裡!」 「再不搶就沒位子囉!」

這些熟悉的口號,是不是很像便利商店的廣播聲? 久了,觀眾就自動關掉感官。

但我們不該只是「追蹤數字」, 我們應該是讓人願意主動開口、轉發、分享的劇團、創作者、品牌。

而要做到這一點,不靠折扣碼,也不靠網紅推薦, 靠的是一件更深層的事:用故事建構品牌風格,用情感說服觀眾。

這一課,我們要教你:如何打造讓觀眾願意開口的品牌行銷語言, 讓宣傳不再是推,而是讓觀眾自己幫你說出口

raw-image



二、什麼是「品牌語言」?什麼是「故事行銷」?

💬 品牌語言,是你說話的語氣

一個品牌不只是logo或字體,而是你說話的方式。

是幽默的?詩意的?憤怒的?療癒的? 你每次的海報、文案、貼文、預告片——都在建立觀眾對你的「語感」。

🎭 例:某劇團的口號是「把你聽過的故事,用你沒聽過的方式唱出來」 每則文案都從「你以為你知道的事,但其實……」開頭

這就是一種風格,觀眾久了會感覺:哦,這是他們的聲音。

📖 故事行銷,是用人而不是商品說話

與其說「我們這週有演出」, 不如說「上次坐在第三排的阿嬤,看完這齣戲哭了,她說她終於原諒了哥哥。」

數據有力,但故事有溫度。 而人們會為有溫度的東西買單,願意分享。


三、從數據思維 → 故事思維的五步驟

🧭 步驟一:選一個你要說服的觀眾角色

不是每一則文案都寫給全世界。 請選一位具象的觀眾角色卡(參考 STP課程),思考:

「如果我是他,我會被怎樣的語氣說服?」

🧱 步驟二:從行為數據轉成故事素材

例:有100人點開貼文但只有5人購票 → 別只寫「轉換率低」 → 改寫成:「點進來的人也許看不懂我們的劇在說什麼,怎樣讓故事更親切?」

數據是冰山上的尖端,故事是它下面的動機與掙扎。

🧩 步驟三:找出能打動心的情緒切口

不是「劇情大綱」,而是觀眾能投射進來的某一句話、某一段回憶:

「你是不是也曾經,在畢業典禮那天沒能說出口的那句話,一直藏到現在?」

✍️ 步驟四:用品牌語氣包裝這句話

觀眾要從那句話聽出「啊,這是你們的聲音」。

如果你們是一個青春躁動型劇團,就不要用文青詩句; 如果你們是詩意療癒型,就不要突然搞網路哏圖式用語。

語氣風格要一致,不管是網站、海報還是社群貼文。

📤 步驟五:結尾不要硬賣,要「邀請共鳴」

不要:「快買票!」 而是:「如果你也曾有這樣的心事,也許這齣戲會給你一點答案。」


四、案例演練:一個音樂劇的三種文案風格

假設我們有一齣戲叫《在海邊等你》,講的是兩位青少年朋友約定長大後重逢,結果其中一人沒來,另一人卻在此地重複彈琴30年。

🎧 風格1:青春躁動型劇團

有一種等待,是根本不知道要等誰。像我們等你一樣,還不來? 🎫《在海邊等你》開演中|連結點這裡→

🎼 風格2:抒情療癒型劇團

他們說,有些人不會來,但你還是會一直等,因為那裡是回憶的起點。 《在海邊等你》——給還沒學會放下的你。

🪕 風格3:地方文化劇團

「這首曲是我爸年輕時寫給朋友的,說等他從海上回來。」 來自東港的真實故事改編|《在海邊等你》

📌 這三則文案,講的是同一齣戲,但風格與觀眾截然不同。


五、讓觀眾主動說出口的三個機制設計

🔁 機制1:演後回饋牆,變成故事牆

  • 在劇場門口設留言板、便利貼牆,邀請觀眾寫下「這齣戲讓我想到誰」
  • 收集後整理成貼文:「你們的故事,就是我們的續集」

📸 機制2:設計「可截圖分享的句子」

  • 每場戲選5句「打中人心」的台詞
  • 設計成IG限動風格,觀眾只要一拍就能轉發

🎙️ 機制3:主動蒐集觀眾的故事,再說給更多人聽

  • 每週訪談1位觀眾,錄成短影片:

「她來看戲是因為爸爸在病床前說過這句話…」

  • 成為一條「觀眾推劇場」的暖流,而不是單向推銷


六、總結:讓行銷成為續寫故事的一部分

觀眾不是數字,他們是願意用故事交換故事的人。

你的作品,不是要賣給他們, 而是要邀請他們,一起站上這個劇場舞台。

他們會說出口,不是因為我們逼他們轉發、打卡、hashtag, 而是因為他們心裡有一個聲音說:

「這齣戲,真的有講到我。」

這樣的行銷,不是喊破喉嚨,而是讓品牌自己發光。✨

好,做一張示意圖,標題為繁體中文:"故事為王",使用音樂劇"Hamilton"風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J的沙龍
30會員
229內容數
謬作京華名利客,斯聲不聽數十年。讀書寫作、釣魚打Game;課徒養家、犬儒度日,樂此不疲也。
BJ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11
一、前情提要:你不是不專業,只是沒找到對的節奏 在音樂劇或表演藝術的製作現場,團隊常見三種狀況: 靈感很多,但總是延遲交件 團隊很努力,但彼此不清楚進度 排練超過十次,但成果還是無法收斂 這時候,你需要的不是更多「燃燒自己」的感性,而是一點點溫柔又務實的流程感。 讓我介紹兩位超實用
Thumbnail
2025/05/11
一、前情提要:你不是不專業,只是沒找到對的節奏 在音樂劇或表演藝術的製作現場,團隊常見三種狀況: 靈感很多,但總是延遲交件 團隊很努力,但彼此不清楚進度 排練超過十次,但成果還是無法收斂 這時候,你需要的不是更多「燃燒自己」的感性,而是一點點溫柔又務實的流程感。 讓我介紹兩位超實用
Thumbnail
2025/05/05
當你花了半年、甚至一年做出一齣戲, 你以為「觀眾體驗」從燈光亮起那一刻才開始, 但事實上—— 觀眾的旅程,從他第一次「聽到你的劇名」就開始了。 也許是臉書一則貼文,也許是某位朋友的推薦, 也許是經過某個海報,或收到某個行銷簡訊—— 這些「第一印象」,常常決定他會不會買票。 這一課,我們
Thumbnail
2025/05/05
當你花了半年、甚至一年做出一齣戲, 你以為「觀眾體驗」從燈光亮起那一刻才開始, 但事實上—— 觀眾的旅程,從他第一次「聽到你的劇名」就開始了。 也許是臉書一則貼文,也許是某位朋友的推薦, 也許是經過某個海報,或收到某個行銷簡訊—— 這些「第一印象」,常常決定他會不會買票。 這一課,我們
Thumbnail
2025/05/03
Positioning:不是你說你是誰,而是觀眾記得你是誰 在前兩課,我們切分了市場,也選定了目標觀眾。 但現在,問題來了——你如何讓這群人記住你? 更進一步:為什麼是你,不是別人? 這就是品牌定位(Positioning)的本質。 它不是高價字體與設計,而是一句深入人心、讓觀眾自動聯
Thumbnail
2025/05/03
Positioning:不是你說你是誰,而是觀眾記得你是誰 在前兩課,我們切分了市場,也選定了目標觀眾。 但現在,問題來了——你如何讓這群人記住你? 更進一步:為什麼是你,不是別人? 這就是品牌定位(Positioning)的本質。 它不是高價字體與設計,而是一句深入人心、讓觀眾自動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想聽我們聊更多,就來這邊吧~ 🚀|Apple Podcasts:https://apple.co/4bsgGsG 🚀|spotify:https://spoti.fi/3URbhE6 🚀|KKBOX Podcast:https://bit.ly/3UPKubj 🚀|聲浪:ht
Thumbnail
想聽我們聊更多,就來這邊吧~ 🚀|Apple Podcasts:https://apple.co/4bsgGsG 🚀|spotify:https://spoti.fi/3URbhE6 🚀|KKBOX Podcast:https://bit.ly/3UPKubj 🚀|聲浪:ht
Thumbnail
我有時候在想著, 是照片、影片吸引人,還是那一字字敲出的分享,能成為連結你我的關鍵?
Thumbnail
我有時候在想著, 是照片、影片吸引人,還是那一字字敲出的分享,能成為連結你我的關鍵?
Thumbnail
如果是跟著你
Thumbnail
如果是跟著你
Thumbnail
最近常常看到一個APP的廣告,說是下載了以後,就可以盡情傾述。傾述那些無人可說、無人聆聽、無人了解的心事。
Thumbnail
最近常常看到一個APP的廣告,說是下載了以後,就可以盡情傾述。傾述那些無人可說、無人聆聽、無人了解的心事。
Thumbnail
⚠為確保觀影體驗,如不想知道任何內容,請謹慎考慮是否繼續往下滑⚠ 曾經無憂無慮、一起體驗許多事情、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心領神會的那時 有讓你想起誰嗎? 如果有,他/她/牠/它還在身邊嗎? 如果沒有,現在身邊有另個他/她/牠/它了嗎?
Thumbnail
⚠為確保觀影體驗,如不想知道任何內容,請謹慎考慮是否繼續往下滑⚠ 曾經無憂無慮、一起體驗許多事情、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心領神會的那時 有讓你想起誰嗎? 如果有,他/她/牠/它還在身邊嗎? 如果沒有,現在身邊有另個他/她/牠/它了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