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文|林思齊(本篇收錄於「點亮、極光」現內含超150+感情專文,有吸引力養成、分手療傷、性覺察、感情詐騙、迴避型人格、女權探討、高端反殺術、我想和你談的十場戀愛,文章連結點我),續《快樂密碼》EP02-主控感密碼:能選擇,才有快樂,建議合併閱讀。
選擇,真的是快樂的來源嗎?
《選擇的弔詭》
這本書裡提到了一個我們常忽略的現象:選擇越多,快樂越少。這是個心理學上的經典悖論,也是我們生活裡最常見卻最難承認的痛感之一。
我們以為,多一點自由、選擇權,就會活得比較好;但現實中,選擇常常帶來的,是遲疑、焦慮、比較與內耗。
這點我自己非常有感。
我曾經在軍中待了十年,後來退伍、開始自媒體創業。那段從「穩定」走向「不確定」的過程中,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你確定嗎?你選這條路不會後悔?」
但其實,真正重要的不是我選對了什麼,而是:我選了一條我願意承擔後果的路。
你可能也有這樣的經驗:一直在等「最好的選擇」,結果只是不斷拉長猶豫的時間。因為比較是沒有盡頭的。你今天月薪五萬,就會有人六萬;你六萬,就還有八萬的等著你比較。你永遠都可以找到比現在「看起來更好」的答案,但你也會永遠陷在「還不夠好」的痛苦裡。
甚至,表面上看來進步了,但體感卻未必提升。就像十年前,一杯珍奶40元,你月薪四萬可以買一千杯;十年後薪水變五萬,但珍奶變成60元,你實際能買的杯數反而變少了。看似擁有更多錢,其實失去了擁有感。
所以我越來越相信,快樂從來不是來自於「選到了最好」,而是:你是否為自己的選擇,感到一致、安心,並願意承擔。真正的自由,也不是來自「避免錯誤的選擇」,而是你能不能站穩腳下的路,即使那條路有風有浪。
這篇文章,我想和你談的不是怎麼做出「完美的決定」,而是如何打造一條「你可以承擔的快樂」之路。從選擇的悖論談起,到放棄完美、回到真實,我們一起找出那條——你心裡早就知道的路。
先談談不選擇,才是真正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