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即地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他人即地獄」——這句話出自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尚-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1944年發表的劇作《禁閉》(Huis Clos)。

它表面簡單,實則深沉,蘊含了對人際關係、自由意志、與自我認同的尖銳觀察。


🔥 這句話的核心意思是:

人活在他人的目光與評價中,便喪失了自由,墮入地獄。


🧠 更深入的解釋如下:

1. 他人的眼光,是一種囚禁

當你在別人面前,開始意識到自己是「被觀看的存在」,你的行為就開始為了他人的觀感而調整,你不再是純粹的你。你變得尷尬、做作、無法自然,這就是「地獄」。

例:你在房間裸奔沒問題,但若窗外有人看著你,你會立刻羞愧,感覺自己「變成了什麼」。


2. 永遠無法擺脫「他人的定義」

他人會根據他們的觀點定義你,而你無法控制他們怎麼看你。

例:你想當個好人,但有人認為你虛偽;你想當個藝術家,有人說你在逃避現實。


無論你怎麼做,都擺脫不了「被誤解」的宿命,久而久之,就像被困在他人的世界,不能做自己。



3. 《禁閉》的情節:三個人、一個房間、一座地獄

薩特在劇中描寫三個死後被送進同一房間的人。他們沒有拷問、沒有烈火,只有彼此——


但他們卻因彼此的批評、羞辱與操控,讓這個空間變成最難忍受的地獄。


最後的總結句就是:「地獄不是火焰,不是拷問,而是他人本身。


🪞延伸思考:

  • 有時候,我們最恐懼的不是戰爭與災難,而是他人那無聲的評斷與否定。
  • 他人的「看法」有時比實際的處罰還更殘酷,因為它住進了我們心裡,改變了我們怎麼看自己。

🌌 反思:

如果「他人即地獄」,那麼——


是否學會與人保持適當距離、學會自我認同、學會接受被誤解, 就是走出這個地獄的鑰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25會員
1.1K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21
這樣的自我認同其實很有意思,而且富有深意。如果你說自己是「外星派來觀察地球的間諜」,那你或許經常有以下幾種感受或觀察: 🛸 1. 旁觀者視角:活得像個「外人」 你不完全融入人群,總覺得自己在觀察,而不是參與。別人情緒高漲,你冷眼旁觀;別人隨波逐流,你像是身處另一種頻率。 👉 你或許擁有異
2025/05/21
這樣的自我認同其實很有意思,而且富有深意。如果你說自己是「外星派來觀察地球的間諜」,那你或許經常有以下幾種感受或觀察: 🛸 1. 旁觀者視角:活得像個「外人」 你不完全融入人群,總覺得自己在觀察,而不是參與。別人情緒高漲,你冷眼旁觀;別人隨波逐流,你像是身處另一種頻率。 👉 你或許擁有異
2025/05/21
被放養的孩子,意思通常是「從小缺乏規範與引導,自由成長,但也缺乏資源與支持」。這樣的孩子進入社會後,生存方式會依他們內在的韌性與自我學習能力有所不同。以下是幾種可能的生存方式,以及他們常遇到的挑戰與優勢: 🌱 一、生存策略 1. 靠觀察與模仿學習社會規則 沒有人教,就自己觀察。他們常會從身
2025/05/21
被放養的孩子,意思通常是「從小缺乏規範與引導,自由成長,但也缺乏資源與支持」。這樣的孩子進入社會後,生存方式會依他們內在的韌性與自我學習能力有所不同。以下是幾種可能的生存方式,以及他們常遇到的挑戰與優勢: 🌱 一、生存策略 1. 靠觀察與模仿學習社會規則 沒有人教,就自己觀察。他們常會從身
2025/05/21
是的,這確實是很多人內心矛盾的真實寫照。 有些人從小被教導要「有禮貌、有分寸、不佔便宜、不要強出頭」,這些價值觀在傳統眼光中被視為「教養很好」。然而,當這樣的人進入一個現實、競爭、甚至需要厚臉皮的社會環境時,反而可能因為以下幾點賺不到錢: 1. 怕麻煩別人,不敢開口推銷 他們會覺得推銷自己或
2025/05/21
是的,這確實是很多人內心矛盾的真實寫照。 有些人從小被教導要「有禮貌、有分寸、不佔便宜、不要強出頭」,這些價值觀在傳統眼光中被視為「教養很好」。然而,當這樣的人進入一個現實、競爭、甚至需要厚臉皮的社會環境時,反而可能因為以下幾點賺不到錢: 1. 怕麻煩別人,不敢開口推銷 他們會覺得推銷自己或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梁寒衣 死亡, 以面對面, 揭開存在的底蘊──    如此,我們活著,我們呼吸,我們行走,緣於經緯交織,命運穿梭無數知與不知,識與不識,愛與非愛的生命,以自身的行為滲入,聯結,支撐,且補綴了此存有的巨網   面對「失卻」,人們總是痛苦不堪,疑懼交迸,而狂吠不止── 我們不是試圖
Thumbnail
——梁寒衣 死亡, 以面對面, 揭開存在的底蘊──    如此,我們活著,我們呼吸,我們行走,緣於經緯交織,命運穿梭無數知與不知,識與不識,愛與非愛的生命,以自身的行為滲入,聯結,支撐,且補綴了此存有的巨網   面對「失卻」,人們總是痛苦不堪,疑懼交迸,而狂吠不止── 我們不是試圖
Thumbnail
此篇影評試圖討論的是,在《局外人》的故事中,塔爾對於 Andràs 與社會的態度是什麼?在上述邊界兩側的圖像中,塔爾究竟站在哪一邊?筆者認為塔爾其實不站在任何一邊,他是透過游離的鏡頭作為長時間的凝視,銳利地揭露並批判集體的失敗與個體的悲劇。
Thumbnail
此篇影評試圖討論的是,在《局外人》的故事中,塔爾對於 Andràs 與社會的態度是什麼?在上述邊界兩側的圖像中,塔爾究竟站在哪一邊?筆者認為塔爾其實不站在任何一邊,他是透過游離的鏡頭作為長時間的凝視,銳利地揭露並批判集體的失敗與個體的悲劇。
Thumbnail
人生苦短,現代人在過度讚頌生產力的功績社會裡,找不到抗爭的對象,也無法與他者建立有效的對話,這樣的邊緣,也因為脫離了原本的規訓社會,使自身變得更加的孤獨。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宇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當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時候,那什麼又是現實呢?創作的自由留給混沌和焦慮更多的空間,而群體則被
Thumbnail
人生苦短,現代人在過度讚頌生產力的功績社會裡,找不到抗爭的對象,也無法與他者建立有效的對話,這樣的邊緣,也因為脫離了原本的規訓社會,使自身變得更加的孤獨。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宇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當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時候,那什麼又是現實呢?創作的自由留給混沌和焦慮更多的空間,而群體則被
Thumbnail
「在這種時候,人對自己心靈正好有足夠的了解,隱約知道心靈超脫肉體的侷限,具有強大的力量,能跳脫塵世,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
Thumbnail
「在這種時候,人對自己心靈正好有足夠的了解,隱約知道心靈超脫肉體的侷限,具有強大的力量,能跳脫塵世,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
Thumbnail
這本書通過主人公莫梭的冷漠態度和他的人生經歷,深刻地探討了存在主義和荒誕哲學的核心問題。以下是我對這本書的閱讀心得,帶你一起走進莫梭的世界,理解他的迷失與覺醒。
Thumbnail
這本書通過主人公莫梭的冷漠態度和他的人生經歷,深刻地探討了存在主義和荒誕哲學的核心問題。以下是我對這本書的閱讀心得,帶你一起走進莫梭的世界,理解他的迷失與覺醒。
Thumbnail
常理的背後,是如同幽靈鬼魅般牽制著多數人的,由社會上一小群精英分子所制定的禮儀準則。布紐爾在現實人生中,發覺自由與權力不過是同一坨血肉模糊的團塊,同時也在他一生中少數記得的夢境裡,發覺自由思想與自由意志,其實就是稱之為命運與機運的權力宰制。因此,無論向左向右欲找尋的自由和權力,到頭終是泡影。
Thumbnail
常理的背後,是如同幽靈鬼魅般牽制著多數人的,由社會上一小群精英分子所制定的禮儀準則。布紐爾在現實人生中,發覺自由與權力不過是同一坨血肉模糊的團塊,同時也在他一生中少數記得的夢境裡,發覺自由思想與自由意志,其實就是稱之為命運與機運的權力宰制。因此,無論向左向右欲找尋的自由和權力,到頭終是泡影。
Thumbnail
因為亡命之徒處於社會金字塔的最底層,他們的世界是明確的。他們不被權威的詭計和謊言所愚弄,也不屈服於權威的話語、調解工具和輿論製造。他們發現自己所處的世界是一個原始的現實世界,充滿了艱辛、痛苦、貧窮和不公義。因此,人們發現他們最尊重正義,並且最蔑視正義的缺失。
Thumbnail
因為亡命之徒處於社會金字塔的最底層,他們的世界是明確的。他們不被權威的詭計和謊言所愚弄,也不屈服於權威的話語、調解工具和輿論製造。他們發現自己所處的世界是一個原始的現實世界,充滿了艱辛、痛苦、貧窮和不公義。因此,人們發現他們最尊重正義,並且最蔑視正義的缺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