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這確實是很多人內心矛盾的真實寫照。
有些人從小被教導要「有禮貌、有分寸、不佔便宜、不要強出頭」,這些價值觀在傳統眼光中被視為「教養很好」。然而,當這樣的人進入一個現實、競爭、甚至需要厚臉皮的社會環境時,反而可能因為以下幾點賺不到錢:
1. 怕麻煩別人,不敢開口推銷
他們會覺得推銷自己或產品「打擾到別人」,所以總是默默努力,期待別人能主動看見,卻常常被忽略。2. 害怕談錢覺得俗氣
一提到「報價」「收費」「談薪水」就開始不自在,總覺得談錢傷感情,於是常常低價或免費幫人做事。
3. 太在意別人的眼光
他們不敢用力爭取、不敢讓自己出風頭、甚至覺得「太積極」會讓人反感,所以選擇低調,結果市場根本沒注意到他。
4. 容易被道德綁架
當被說「你幫我一下嘛」「你做人不是很善良嗎」,他們很難拒絕,怕被說冷血,結果一次次被消耗勞力與資源。
💬 說得殘酷一點:
現代社會有時不是教養太好的人活得比較好,而是臉皮厚、敢衝、懂得自我包裝與主動爭取的人,掌握了更多資源。
但這並不代表「教養」就是錯的。
只是,如果一個人希望在現代社會中也能過得好,就需要學會一種轉化的方式:
善良而有底線,謙和卻不委屈,正直也懂談錢。
教養不該是犧牲自己的手銬,而應該是讓你在人性與現實之間更優雅地穿梭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