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外區】球場上最優秀的那群人:辛苦的場地管理員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Photo:Photography by Mike Morgan/Baltimore Magazine

Photo:Photography by Mike Morgan/Baltimore Magazine

「老實說,我不喜歡棒球,甚至是我最少看的運動。個人是偏好美式足球跟籃球,因為比賽是流動的,無時無刻有事件發生,且比賽時間固定。那我為什麼要接受這份工作呢?前幾年我在家辦公,辦公桌剛好能俯瞰華盛頓國民隊球場,又碰巧看到他們張貼徵才廣告,想說這是個走出門認識朋友、還能順便賺點啤酒錢的機會,重點是只需要步行三分鐘就能到達。」

「除了不知道幾點下班,這是份很好的打工。前一天會公布上班日的制服、開球前兩小時到球場,每場的場地管理員落在 8 到 20 人,取決於比賽時間與天氣。除了有規定的工作日制服,我們也不被允許穿帽 T,除非是特別的日子,像是 2019 年世界大賽,我們就要穿上印有當年口號『戰到最後(Finish the Fight)』的帽 T。有時員工們會想要排在特別行銷日上班,像是我有一年就特別安排在博覽會隊復古日工作,因為我猜那天會穿特別的制服。果然,那天所有人都獲得一頂博覽會隊球帽。」

「要說我們每天都在做什麼?通常新人會輪過各種工作,當你有某項能力特別強,之後就會優先處理那件事。資深員工會比較常擔任重要工作,像是整理場地、投手丘、打擊區,就是那些會在電視上看見的工作;一般正職員工會幫忙畫邊線、架設打擊籠、整理牛棚、撿垃圾、割草等雜事。比賽當下,第三與第六局我們都會整理內野紅土、清洗壘包;賽後則負責控制兒童和老人的繞場娛樂活動,讓民眾不要踐踏草地、清除跑壘產生的大土塊、整理投手丘等,跟賽前做的事有點像。」

上述幾段話是華盛頓國民隊場地管理員費雪(JohnMark Fisher)接受部落格《Uni Watch》訪問時透露的工作項目。除了上述內容,他還表示拉防水布是大家最喜歡的工作;整理牛棚是大家覺得最酷卻也最累的工作;局間整理場地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是壓力最大的工作。最後還有一件最重要的要求:「草皮是神聖的。」

Photo:AP Photo / Alex Brandon

Photo:AP Photo / Alex Brandon

許多球迷可能會認為,場地管理員就是領著最低薪資的球場約聘員工,事實上,大聯盟的場地管理員也能隨隊獲贈世界大賽冠軍戒指。而且從 1998 年開始,就會每年舉辦「場地管理員年會」「場地管理員名人堂」則於 2012 年成立,與古柏鎮的棒球名人堂票選資格一樣,退休五年、得票數超過 75% 即可入選,用最高準則來表彰那些對棒球、運動草坪行業及其社區做出重大影響的個人。

1981 年美國體育草坪管理者協會(SFMA)成立,被認為是草皮種植科學與場地維護的權威團隊,如今會員已超過 2,700 人,目前由曾負責全美高球公開賽、兩屆大聯盟全明星賽場地維護的羅斯琳(Sun Rosslein)擔任主席。從事草地維護工作將近 25 年,羅斯琳被認為是這行業的女性先驅之一。2021 年她成為美國女子公開賽草坪維護團隊的負責人之一,在這次大賽中共召集了 30 位女性維護人員,成為當時最大的女性團隊。

「有些人問我對於女性投入場地維護的想法,我總是回答『這很棒阿!』,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職業,非常值得任何人投入。場地維護本來就是一個分工細密的產業,有不一樣的運動、不一樣的市場,性別不該成為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我只想說,如果你感興趣,那就加入吧!」——羅斯琳
Sun Roesslein Photo:Pioneers in the Field

Sun Roesslein Photo:Pioneers in the Field

根據體育草坪管理者協會資料,職業棒球歷史上只有大約十位女性擔任過首席場地管理員,大聯盟則是要一直等到 1999 年底特律老虎隊的納博茲尼(Heather Nabozny)、才出現首例。

曾於 2001 年至 2003 年擔任金鶯隊首席助理場地管理員,接下來三年都在洋基隊 2A 東部聯盟特倫頓雷霆隊(Trenton Thunder)負責球場維護,雪莉(Nicole Sherry)成為該聯盟首位女性首席場地管理員。2006 年,替金鶯工作兩年的尼希拉(Dave Nehila)轉職,雪莉重返金鳥軍團,晉身大聯盟史上第二位女性首席場地管理員,如今擔任這份工作已快 20 年。

要說雪莉是最了解金鶯隊主場的人絕不為過。以草地舉例,她說場中鋪設的肯塔基藍草一夜就能生長約兩公分,所以每天都需要全場割草。另外,巴爾的摩地區夏季會出現極端高溫與潮濕氣候,她需要注意草地是否過於乾燥,避免植物乾枯。而她以下的一席話,更說明了草皮的功能不只美觀,更攸關身價動輒百、千萬的選手們個人健康與安全:

「讓球員保持安全至關重要,如果草地沒有健康的根系來承受選手的滑鏟、撲接,反過來受到傷害的就會是球員們。」
Photo:Baltimore Orioles X

Photo:Baltimore Orioles X

草地的維護就算在 2020 年疫情停賽期間也進行著,為了避免群聚,雪莉只與兩位助理輪流整理場地,不間斷的在空無一人的球場整理四個月。近年來防守站位變得重要,許多客隊教練會在賽前踏上外野草地測量選手應該站的位置,這經常惹怒管理員們,因為這些教練的鞋子踩踏過後,很有可能破壞完美的草地。巴爾的摩還有個獨特的草地維護任務,比賽期間選手跟裁判會吐出大量葵花子殼和口香糖,很多球隊都會用吸塵器清理這些小垃圾,金鶯隊則是仍維持「純手工」,數十名管理員會戴上手套清除不該出現在場上的任何異物,每天通常要花上一個多小時。

「對球迷來說,他們可能會覺得這座球場看起來棒呆了!但你知道嗎?在我眼裡球場滿是瑕疵,我能看見球場所有的不完美。」——雪莉

除了草地,泥土也是球賽不可忽視的關鍵要素。根據雪莉的經驗,紅土在夏天時乾燥速度非常快,內野手為了適應從球棒反擊出的百英哩飛球,他們會希望首局紅土盡量保持濕潤,讓泥濘的紅土減低球的來速。也因此,雖然從轉播螢幕上看起來紅土非常乾燥,事實上那只是表面鋪上的一層乾燥泥土,下面的紅土通常會處在灌溉到濕度幾乎飽和的狀態。

Photo:Keith Allison/KA Sports Photos

Photo:Keith Allison/KA Sports Photos

下雨是球賽最常遇到的不確定因素,想要追蹤最即時的氣象動態,通常首席場地管理員的辦公室中都會放有都卜勒氣象雷達,預測著大自然的瞬息萬變。為了應付難搞的天氣,每年季前的場地管理員年會,公會還會邀請氣象專家到場演講。

「有時休假在家聽到雨滴敲響屋頂的聲音,心中的警鈴聲就會大作,馬上就去翻閱當天賽程,很多時候都是看到賽程表才想到『啊,今天是客場比賽!』。氣象絕對是最讓我們頭痛的問題,太難預測了。」——納博茲尼

風雨欲來,根據場地管理員們的說法,他們面對下雨延賽學到的第一課就是:「跑!不能停」。主要是一但失去動能,很難將超重的防水帆布再度拉起,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常會在電視上看到工作人員被捲入防水帆布,但同事們卻見死不救、不回頭地一直往前衝

雨過天晴,首要任務是將積水排除,團隊們會先拿出排水幫浦(Puddle Pump)清除明顯積水,緊接著利用枕頭海綿將水吸乾。去除表面積水後,製成黏土用的乾燥劑(Drying Agents)會被混入紅土中。假設土還有些濕潤,切忌把鬆土機開上球場,拿起耙子將土輕輕地往前推,這會在紅土表面創造約半英寸的紋路,產生更大的表面積、使其加速乾燥。至於不像平常耙土的方式往回鏟的原因在於,回拉的動作會使得泥土堆積,反而讓潮濕的土更難風乾。最後的最後,當泥土已經接近完全乾燥,只需要用椰子殼墊(Cocoa mat)整地即可恢復比賽進行。

Photo:David Banks-Imagn Images

Photo:David Banks-Imagn Images

「跟你們說,老虎隊球場的投手丘有夠難投,投手板前面那塊泥土跟水泥一樣硬,通常要到四局之後才會變軟,你只能祈禱自己可以撐這麼久。」——金鶯隊名人堂強投帕爾默 (Jim Palmer)

除了帕爾默的親身經歷,前克里夫蘭守護者與德州遊騎兵隊首席場地管理員伯恩斯(Tom Burns)透露,過去工作道具並不多,通常拿著一根耙子、手推車就上場整地;也因為球場的規範沒有像現在嚴格,有些選手或球隊會要求「客製」場地。像是名人堂投手佩里(Gaylord Perry)就希望內野的草長得越高越好;另外當對方投手表現不錯時,他會破壞掉對方投手踩踏出的投球凹洞,故意把投手丘弄得一團糟。

只不過現代科技發達,投手丘成為聯盟審查最嚴格的位置。如今聯盟會用光學雷達(LiDAR)測量球場各個角落,甚至可以從位在科羅拉多州的聯盟辦公室,檢測出投手丘高低是否符合規章。

科羅拉多洛磯隊首席場地管理員Mark Razum Photo:Andy Cross, The Denver Post

科羅拉多洛磯隊首席場地管理員Mark Razum Photo:Andy Cross, The Denver Post

「這座球場曾經是神聖的土地,現在只是另一項待售商品、另一個收入來源。」——伯恩斯說。

隨著各項新規定縮短比賽時間,球場的磨耗理應要比過往還少。只不過為了獲得更多利潤,球場在休賽日被安排了更多活動,這反而增加了場地管理員的工作量。如果舉辦其他運動賽事,投手丘就要被移除,且泥土與草地往往被鏟得面目全非,假設舉辦演唱會,草皮就會鋪上木板,通常一放就是好幾個小時。舉例來說,傳奇搖滾樂團 U2 曾在多個球場巡迴,由於舞台龐大,各隊都要提前將草地移除,天使隊的首席場地管理員洛帕斯(Barney Lopas)就開玩笑說:「那是我人生中最痛苦的一個月。」

儘管只有最低薪資、工作內容繁重,但隨著對球賽要求提高,場地管理員這份工作比過去更受到重視,美國體育草坪管理者協會的成立也是希望更多人加入這個大家庭,了解這個行業的複雜性。

「場上的球員是全世界那一行最優秀的一群人,我們也是。我鼓勵下一代從事場地管理這行,也希望人們能更理解這行對體育賽事的重要性。希望未來我們能創造一個充滿參與度,融合體育、競技、管理、科學、知識等要素的職業,讓孩子們感受到這行的趣味性,重振業界的勞動力。」——雪莉
Photo:Robert Kirkham / Buffalo News

Photo:Robert Kirkham / Buffalo News

※訂閱《MLB星系》,幫助我們延續書寫運動的熱情,訂閱請點選頁面上方「方案」選項,或是此處連結。^^

raw-image


*資料來源:What It’s Like to Work as a Big League Groundskeeper,作者 Paul LukasEmil Bossard & George Toma inaugural inductees in MLB Groundskeeper Hall of FameSun RoessleinSFMASherry named Orioles' head groundskeeperAs MLB season kicks off, the Baltimore Orioles prepare their stadium, Camden Yards,作者 Scott MaucioneOrioles Head Groundskeeper Nicole Sherry is in a League of Her Own,作者 Corey McLaughlinAs Opening Day Approaches, Baltimore Orioles’ Head Groundskeeper Nicole Sherry Reflects On Unique 2020 Season,作者 Larry FleisherWays to Attack a Wet InfieldNicole SherryBig-League Professionals Who Aren’t Afraid of Getting a Little Dirty,作者 Matthew OrrThe Dirty (and Grassy) Secrets Behind the Home Field Advantage,作者 David Waldstei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LB星系 Galaxias MLB
12.7K會員
711內容數
由著名雜誌刊物《美國職棒雜誌》前編輯群共同經營,透過社群運作與運動書寫傳遞對MLB美國職棒大聯盟的熱情,囊括賽事、人物、趨勢、考古、科學、文化等面向的討論與寫作,以共享、交流大聯盟棒球的各種樂趣。是一個入門進階兩相宜,有專業有歡笑、有感動有淚水的優質棒球文字聚落。
MLB星系 Galaxias MLB的其他內容
2025/05/13
17年球涯雖然有限,實力驚人的賽佩達卻仍留下2成97、379轟及1,365分打點的輝煌紀錄,若非1972年悲劇英雄克雷門提因空難英年早逝,極可能成為首位波多黎各籍名人堂球員。縱使可惜,但承繼克雷門提遺志繼續在大聯盟發光發熱的英雄形象反而讓他成為祖國最受擁戴的球星,名人堂終極榮耀看似近在咫尺...
Thumbnail
2025/05/13
17年球涯雖然有限,實力驚人的賽佩達卻仍留下2成97、379轟及1,365分打點的輝煌紀錄,若非1972年悲劇英雄克雷門提因空難英年早逝,極可能成為首位波多黎各籍名人堂球員。縱使可惜,但承繼克雷門提遺志繼續在大聯盟發光發熱的英雄形象反而讓他成為祖國最受擁戴的球星,名人堂終極榮耀看似近在咫尺...
Thumbnail
2025/05/11
場上雖得意,場下塞佩達卻依舊風波不斷。同年巨人隊由向來對拉丁球員缺乏善意的達克接任教頭,他不僅讓賽佩達與麥考維共同分攤一壘守備,還曾多次公開批評賽佩達場上表現有偷懶之嫌。民族自尊受創的賽佩達自此與達克嫌隙漸深,多年後甚至主動喊冤並舉例反擊......
Thumbnail
2025/05/11
場上雖得意,場下塞佩達卻依舊風波不斷。同年巨人隊由向來對拉丁球員缺乏善意的達克接任教頭,他不僅讓賽佩達與麥考維共同分攤一壘守備,還曾多次公開批評賽佩達場上表現有偷懶之嫌。民族自尊受創的賽佩達自此與達克嫌隙漸深,多年後甚至主動喊冤並舉例反擊......
Thumbnail
2025/05/03
繼去年底的世界棒球12強賽後,星系小編群們再度赴日本東京巨蛋採訪,對象是由小熊迎戰道奇的兩場「2025年MLB海外系列戰」。採訪過程中,小編群錄下小熊多名打者的打擊練習畫面,同時透過星系的方格子寫作專題、彙整成上下兩篇文章,以方便讀者統整閱讀。以下就先來看看其中的5名打者吧!
Thumbnail
2025/05/03
繼去年底的世界棒球12強賽後,星系小編群們再度赴日本東京巨蛋採訪,對象是由小熊迎戰道奇的兩場「2025年MLB海外系列戰」。採訪過程中,小編群錄下小熊多名打者的打擊練習畫面,同時透過星系的方格子寫作專題、彙整成上下兩篇文章,以方便讀者統整閱讀。以下就先來看看其中的5名打者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或許有人會問說:這樣不是很奇怪嗎?明明是有支持的隊伍,為何要連自己不喜歡的隊伍也一起加油?而月光的回答是,那是因為把眼光放遠來看,如果兩隊的比賽十分精彩,是那是不是對整個球隊的聯盟有益?可以之後辦更好的球賽呈現給球迷。更甚者,推廣這一種球類,無論是棒球或籃球還是排球等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或許有人會問說:這樣不是很奇怪嗎?明明是有支持的隊伍,為何要連自己不喜歡的隊伍也一起加油?而月光的回答是,那是因為把眼光放遠來看,如果兩隊的比賽十分精彩,是那是不是對整個球隊的聯盟有益?可以之後辦更好的球賽呈現給球迷。更甚者,推廣這一種球類,無論是棒球或籃球還是排球等
Thumbnail
最近2024奧運正在巴黎舉行,我不禁想起了我的桌球教練生涯。 其實我應該去當籃球教練的,事實上我也當過,就在南澳原鄉的小學,那時最佳的戰績是全縣國小高年級組女生籃球季軍,三對三鬥牛高年級組冠軍和季軍。 在三對三鬥牛比賽時,身為教練的我用了一個小招式讓我們兩隊之中最強的以「上駟」對到方的「中駟」、
Thumbnail
最近2024奧運正在巴黎舉行,我不禁想起了我的桌球教練生涯。 其實我應該去當籃球教練的,事實上我也當過,就在南澳原鄉的小學,那時最佳的戰績是全縣國小高年級組女生籃球季軍,三對三鬥牛高年級組冠軍和季軍。 在三對三鬥牛比賽時,身為教練的我用了一個小招式讓我們兩隊之中最強的以「上駟」對到方的「中駟」、
Thumbnail
運動家知道何時該作什麼,每個決定都是千錘百鍊的專業。 至於旁邊喊熱,跟著三分鐘熱度高興的觀眾,就像跟著世界頂尖高手逛了一趟大觀園,想想柴米油塩的生活中,多久不曾如此緊張興奮、心跳不已?能夠見識到此般美技,體驗到熱血沸騰的賽事現場,千萬觀眾將自己投射在選手身上,如同身歷其境,躋身奧運賽事的殿堂……
Thumbnail
運動家知道何時該作什麼,每個決定都是千錘百鍊的專業。 至於旁邊喊熱,跟著三分鐘熱度高興的觀眾,就像跟著世界頂尖高手逛了一趟大觀園,想想柴米油塩的生活中,多久不曾如此緊張興奮、心跳不已?能夠見識到此般美技,體驗到熱血沸騰的賽事現場,千萬觀眾將自己投射在選手身上,如同身歷其境,躋身奧運賽事的殿堂……
Thumbnail
一個優秀的籃球員,如果只能在公園或是校園表現,都難以創造更大的自我價值 但若成為NBA最高殿堂球員,就可以更輕易取得名聲跟財富 這就是常見的"平台的槓桿資源" 平台也可以稱為公司 就像剛畢業的學生都想找"知名企業面試" 因為公司給予的槓桿資源是其他公司的數倍 從學校到出社會我們都在
Thumbnail
一個優秀的籃球員,如果只能在公園或是校園表現,都難以創造更大的自我價值 但若成為NBA最高殿堂球員,就可以更輕易取得名聲跟財富 這就是常見的"平台的槓桿資源" 平台也可以稱為公司 就像剛畢業的學生都想找"知名企業面試" 因為公司給予的槓桿資源是其他公司的數倍 從學校到出社會我們都在
Thumbnail
從學生聯賽或是業餘選手的身分,轉戰職業賽場,為什麼無法拿出好的表現、站穩在舞台上發光發熱呢?難道真的是技不如人嗎?這篇文章想要探討的是,綜觀世界體態也少有如此天才型選手;但要是能做好更多的準備跟心理調適,肯定會讓事情發展越來越好的。
Thumbnail
從學生聯賽或是業餘選手的身分,轉戰職業賽場,為什麼無法拿出好的表現、站穩在舞台上發光發熱呢?難道真的是技不如人嗎?這篇文章想要探討的是,綜觀世界體態也少有如此天才型選手;但要是能做好更多的準備跟心理調適,肯定會讓事情發展越來越好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通過參與足球活動,對自己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的展望。作者分享了高中時期運動的快樂時光和對運動的回憶,這不僅是一篇對運動和健康的一個讚歎,也是對運動激發正能量和正向生活態度的倡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通過參與足球活動,對自己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的展望。作者分享了高中時期運動的快樂時光和對運動的回憶,這不僅是一篇對運動和健康的一個讚歎,也是對運動激發正能量和正向生活態度的倡導。
Thumbnail
球員視角、裁判視角,這是這星期二亮師帶我們討論的主題,經過兩天的思考與今天的觀察,產出了新的觀點與想法,期許自己在未來能在教育現場實踐球員視角,引導孩子達成目標。
Thumbnail
球員視角、裁判視角,這是這星期二亮師帶我們討論的主題,經過兩天的思考與今天的觀察,產出了新的觀點與想法,期許自己在未來能在教育現場實踐球員視角,引導孩子達成目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