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高敏感者對美的感受特別強?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1. 他們的感官更敏銳,能捕捉更多細節

高敏感者的感官神經系統像一台高解析度的收音機,

可以聽見別人沒注意的聲音、看到更細緻的光影、聞到微妙的氣味變化。

• 一幅畫中光線的層次

• 一首音樂裡的情緒轉折

• 一句詩裡的字與字之間的空白

→ 這些微小細節都會進入他們的心,讓他們震動。

2. 他們的大腦會進行「深度處理」

他們不只是「看見」、「聽見」,而是會想得更深、感受更完整。

例如:

• 別人看到落葉,只覺得秋天到了

• 他們可能會想:「這個顏色像我小時候那片樹下的光。為什麼會有一種想哭的感覺呢?」

→ 美感對他們不是視覺,而是與記憶、情緒、靈魂的連結。

3. 他們天生與情感、藝術、美學的神經區域連結更強

• 研究發現,高敏感者的大腦在觀看藝術、聽音樂時,

「內側前額葉皮質(medial prefrontal cortex)」活動增加

→ 這個區域負責共感、自我感知、情緒整合

也就是說:

「當你在感受美的時候,其實你也在感受你自己。」

4. 他們把「美」當成與世界連結的方式

很多高敏感者在現實世界中會覺得被壓迫、被誤解、無法自在,

但當他們遇見某個畫面、聲音、氣味、文字時,會有一種**「被理解了」的感覺。**

• 一束陽光穿過樹葉

• 一句詩直指內心

• 一段旋律像是在說你說不出的情緒

→ 這些瞬間就是他們的避風港、療癒、存在感。

5. 因為他們還「保有對世界的敏感」,所以能看見別人忽略的美

在這個節奏快速的世界,很多人早已麻木、遺忘感覺;

但高敏感者,仍然會為了:

• 清晨窗邊的一滴露水

• 人群中一個孩子的眼神

• 書中一句話的停頓

→ 而深深感動,甚至落淚。

這不是脆弱,而是活著最真實的證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a_writing_2021
18會員
29內容數
ba_writing_2021
ba_writing_2021的其他內容
2025/05/24
1. 感官輸入系統的「閾值」較低 簡單說,就是: 別人需要很強的刺激才感覺得到,而你一點點就會接收到。 你對: • 光 → 覺得太亮 • 聲音 → 覺得太吵 • 味道 → 覺得太重 • 質地 → 覺得刺癢、不舒服 • 情緒 → 覺得「空氣都變了」 這種「低閾值感知」,讓高敏人幾乎無
2025/05/24
1. 感官輸入系統的「閾值」較低 簡單說,就是: 別人需要很強的刺激才感覺得到,而你一點點就會接收到。 你對: • 光 → 覺得太亮 • 聲音 → 覺得太吵 • 味道 → 覺得太重 • 質地 → 覺得刺癢、不舒服 • 情緒 → 覺得「空氣都變了」 這種「低閾值感知」,讓高敏人幾乎無
2025/05/23
高敏感者(HSP)喜歡獨處,不是因為討厭人,而是因為他們的神經系統「需要安靜」,內心「需要空間」,靈魂「需要呼吸」。 在獨處中,他們才能「回到自己」,從世界的嘈雜中暫時卸下感官過載與情緒內耗,真正感覺到:我可以只當我,不需要撐著。 ⸻ 為什麼高敏感者特別需要、也喜歡獨處? ⸻
2025/05/23
高敏感者(HSP)喜歡獨處,不是因為討厭人,而是因為他們的神經系統「需要安靜」,內心「需要空間」,靈魂「需要呼吸」。 在獨處中,他們才能「回到自己」,從世界的嘈雜中暫時卸下感官過載與情緒內耗,真正感覺到:我可以只當我,不需要撐著。 ⸻ 為什麼高敏感者特別需要、也喜歡獨處? ⸻
2025/05/22
因為他們對細節的感知力、對秩序的需求、對情緒與環境變化的極度敏銳。 ⸻ 1. 他們真的「看得比較細、感覺比較多」 高敏感者的神經系統對外界的刺激(光、聲、觸感、氣味、情緒氛圍)接收力比一般人強太多, → 所以他們看到、聽到、感覺到的細節,也比別人多出好幾倍。 「挑剔」,是在
2025/05/22
因為他們對細節的感知力、對秩序的需求、對情緒與環境變化的極度敏銳。 ⸻ 1. 他們真的「看得比較細、感覺比較多」 高敏感者的神經系統對外界的刺激(光、聲、觸感、氣味、情緒氛圍)接收力比一般人強太多, → 所以他們看到、聽到、感覺到的細節,也比別人多出好幾倍。 「挑剔」,是在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總是能感受最細微的變化,不論是環境中的光線或別人的心情,彷彿隨時隨地都可以感同身受,但是孩子可能一開始會不知所措,那該怎麼適應這樣的天賦,活出最適合自己的道路呢?
Thumbnail
總是能感受最細微的變化,不論是環境中的光線或別人的心情,彷彿隨時隨地都可以感同身受,但是孩子可能一開始會不知所措,那該怎麼適應這樣的天賦,活出最適合自己的道路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對《高敏感是種天賦》一書的閱讀心得,書中提到高敏感族群的特質和能力,並分享了作者自己的體驗和感受。文章裡提到了情感抒發的方式和心理諮商的重要性,以及對高敏感族群的理解和接納。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對《高敏感是種天賦》一書的閱讀心得,書中提到高敏感族群的特質和能力,並分享了作者自己的體驗和感受。文章裡提到了情感抒發的方式和心理諮商的重要性,以及對高敏感族群的理解和接納。
Thumbnail
感知讓我得到什麼?感受讓我辨別什麼?情緒讓我經歷什麼? 高敏感者容易神經緊繃、精神疲憊, 因為感受力較為強烈,就更容易受到刺激, 大部份的人無法理解高敏感者,究竟誰來體諒我們呢? 我只是跟你想得有點不一樣,並不是錯,而是"福"。
Thumbnail
感知讓我得到什麼?感受讓我辨別什麼?情緒讓我經歷什麼? 高敏感者容易神經緊繃、精神疲憊, 因為感受力較為強烈,就更容易受到刺激, 大部份的人無法理解高敏感者,究竟誰來體諒我們呢? 我只是跟你想得有點不一樣,並不是錯,而是"福"。
Thumbnail
高敏感族,意指感受性較為敏銳的人,外界總是把「容易受他人情緒影響」與高度敏感畫上等號,然而在合適的情境下,高敏感族比起一般人更容易享受當下,更容易覺察到幸福。 很多人從小便在一種「不符合你是誰」,或「不知道如何應付周遭的負面情緒」的環境下成長,因為具有較高敏銳度,他們常常提取別人的感覺與情
Thumbnail
高敏感族,意指感受性較為敏銳的人,外界總是把「容易受他人情緒影響」與高度敏感畫上等號,然而在合適的情境下,高敏感族比起一般人更容易享受當下,更容易覺察到幸福。 很多人從小便在一種「不符合你是誰」,或「不知道如何應付周遭的負面情緒」的環境下成長,因為具有較高敏銳度,他們常常提取別人的感覺與情
Thumbnail
高敏感人不需要假裝外向面對社會,這個世界正因為有形形色色的人才會有趣!
Thumbnail
高敏感人不需要假裝外向面對社會,這個世界正因為有形形色色的人才會有趣!
Thumbnail
你時常被貼上「想太多」的標籤嗎?或是對於身邊的人事物,擁有十分敏銳的感受力嗎?他人的情緒宣洩,也容易感同身受的同理對方嗎?擁有高敏感能力的人,也會較偏向心思細膩且偏感性層面的類型。擁有高敏感的情緒感受力,是一種天賦,也正因為敏感度拉高,如果沒有經過覺察和練習,也會讓自己比一般人更容易陷入情緒的漩渦裡
Thumbnail
你時常被貼上「想太多」的標籤嗎?或是對於身邊的人事物,擁有十分敏銳的感受力嗎?他人的情緒宣洩,也容易感同身受的同理對方嗎?擁有高敏感能力的人,也會較偏向心思細膩且偏感性層面的類型。擁有高敏感的情緒感受力,是一種天賦,也正因為敏感度拉高,如果沒有經過覺察和練習,也會讓自己比一般人更容易陷入情緒的漩渦裡
Thumbnail
與眾不同的內在力量,與眾不同是值得驕傲的事。
Thumbnail
與眾不同的內在力量,與眾不同是值得驕傲的事。
Thumbnail
高敏感族群的特徵包括傾向深度思考、容易受到刺激、情感細膩易產生共感和感受敏感細膩。瞭解這些特徵能夠更好地與高敏感相處,建立和平又穩健的關係。
Thumbnail
高敏感族群的特徵包括傾向深度思考、容易受到刺激、情感細膩易產生共感和感受敏感細膩。瞭解這些特徵能夠更好地與高敏感相處,建立和平又穩健的關係。
Thumbnail
【文/戲雪】讀過許多高敏感相關書籍,這本算是頗療癒的,只不過高敏感的人都「這麼棒」嗎?或者說,高敏感可以一概而論嗎?本篇內文有我的感想和理解。
Thumbnail
【文/戲雪】讀過許多高敏感相關書籍,這本算是頗療癒的,只不過高敏感的人都「這麼棒」嗎?或者說,高敏感可以一概而論嗎?本篇內文有我的感想和理解。
Thumbnail
「高敏感人群」特別需要學不要勉強自己,承認需要獨處及待在安全的環境讓自身可以好好的喘口氣,不斷的耗費內在能量容易在生活中提不起勁,甚至做事的效果不佳更是惡性循環的過程。
Thumbnail
「高敏感人群」特別需要學不要勉強自己,承認需要獨處及待在安全的環境讓自身可以好好的喘口氣,不斷的耗費內在能量容易在生活中提不起勁,甚至做事的效果不佳更是惡性循環的過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