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生命之火
截至本書動筆時的西元2025年,西方醫學對於人類生與死之間的界線,仍存在許多的爭議。在西醫的歷史中,對於死亡的誤判案例並不少,而目前對於死亡的最可靠的指標便是腦幹死亡,由於腦幹負責如呼吸作用、心跳、消化等重要生理機能,所以腦幹死亡後,患者便幾乎失去了生存的能力,哪怕可以依靠儀器唯持生命體徵,也已經失去救活的可能,因此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結果。然而,在確認患者已經腦幹死亡的判斷上,往往需要不同的醫師的嚴謹診斷,並且診斷的標準在不同國家都略有不同,因此腦幹死亡這個標準其實並不完美。
以東方玄學的角度,人的生命是陰陽相交下的產物,靈魂屬陽,肉體屬陰,兩者交互便產生氣,就像高溫加上燃料會產生火,當人的肉體因衰老、疾病或外傷等原因,無法再滋養靈魂時,人體內的氣便會逐漸減弱,直至完全無法承載靈魂,靈魂便會投胎轉世(道家與佛家的說法略有不同,不過人死後,靈魂會進入輪迴,為兩家的共識),而失去了靈魂的肉體,也不會再產生氣,因此在俗語中,便有以「斷氣」來形容死亡的說法。
由此可見,人體內氣就如同火焰一樣,當生命走到盡頭時,火焰便凋零;相反,生命力充沛時,火焰便會旺盛,而人一生的生老病死,則是生命之火從旺盛走到凋零的過程。然而,這過程不是絕對的,如在道家修練中,便有引大自然中的真氣入體,並轉化為體內的氣,藉此強化靈魂與肉體,以達到返老還童、長生久視,甚至得道成仙的功法,因此道家修仙的第一步便是練氣,即人們印象中的氣功。
第二節 動功與靜功
《道德經》中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如果把這句話套用在人的生命,從大道而來的先天一炁,產生了陰(物質屬陰,如肉體)與陽(精神屬陽,如靈魂。另外,自然中的真氣也屬陽),而陰陽交互又產生了人的精、氣、神。精儲於肚臍下3寸,向內3寸處的下丹田;氣聚於胸中膻中穴處的中丹田;神藏於印堂處的上丹田。以三者為基礎產生出五臟六腑、周身經絡、四肢百骸等。
道家的內丹道便是透過打坐練氣,以人體的精、氣、神為原料,加上特殊的修練功法,把三者逆練回類似先天一炁的狀態,內丹道稱這種物質為金丹,而修得金丹者,便算是真正步入仙途,如果在進一步便是把整副肉身為原料,練化成純陽之體,肉身成仙(由於還有陰陽之別,所以還不算是先天一炁的狀態,如果真的修得先天一炁,應該是類似佛家中涅盤的境界,最終都會回歸大道)。
世間有靜便有動,如果道家透過靜功,把精、氣、神逆練成內丹,是為成仙之道,那透過動功,把精、氣、神滋養肉身,這便屬於人道。而在動功之中,也可分為外功與內功,這是兩種完全相反的修練方向。
外功就是現代人理解的健身運動,如舉重、跑步或體操等,先修練四肢的筋骨皮,再透過食補、睡眠、按摩等外力手段,以補充修練四肢時,身體所消耗的精、氣、神,並且這補充後的精、氣、神水平,往往會高於修練前,這個現象在西方訓練學稱為超補償。
由此可見,在外功修練中,訓練後的恢復遠比訓練本身重要,如果恢復沒有跟上,不僅沒有訓練效果,更會令精、氣、神水平下降,對健康造成負面的影響,這個現象在西方訓練學稱為過度訓練症候群。
另外,在眾多外修練者之中,也一群人會透過使用禁藥,透支自己的精、氣、神,換來強大的身體素質,如一些健美運動員使用類固醇來增強力量,但往往導致英年早逝(這些過度追求身體素質的練法,其實已經脫離了人道的範疇,而是進入了獸道,獸化雖然換來強大的體魄,但同時也讓靈性大幅下降,性情大變,輕則昏沉愚蠢,重則易怒好鬥)。
如果外功是先修四肢,藉此強化五臟六腑的功能,最後提升人體的精、氣、神水平,那本書介紹的功法則是完全相反,先透過呼吸法引真氣入體,藉此提升人體的精、氣、神水平,並以三者為原料,強化五臟六腑的功能,最後改善人體的身體素質。
第三節 功法概述
本書的功法介紹分為九個部份,前三個部份為入門呼吸法,分別介紹引真氣入體至上、中、下丹田的方法,並說明三種方法的效果及應用,每種呼吸法由易到難分別有三個修練動作,並按修練程度大致分為七個境界(包括接下來的五行呼吸法)。
接著,中間的五個部份則分別介紹金、木、水、火、土呼吸法,此五種呼吸法分別強化人體的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腎(水)的功能,並介紹不同屬性呼吸法在修練時,常見的反應及該呼吸法的一些應用。
最後一部份則是功法的總結,並回答一些疑難雜症。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不是想專修內功,其實並不需要五種呼吸法都修練,外功或靜功修練者,其實只需修練三種入門呼吸法,並從五行中挑其中的一種呼吸法修練,至於如何挑選,則一樣放在最後一並討論。
第四節 練前需知
接下來便會開始介紹各種呼吸法,但修練前有以下事項需要注意:
(一)請找到一個空氣暢通,最好能被太陽照射的地方,並遠離不淨的人、事、物,以免吸入過多濁氣入體。
(二)請穿著寬鬆、保溫及方便行動的衣服,避免穿著過緊,並影響呼吸的衣服。
(三)在一天中可隨意安排修練的時間,但睡前一小時內,以及飯後一小時內不宜修練。
(四)在飲酒、房事、玩電子遊戲等高刺激活動,又或是情緒大起大落後,並不宜立即修練,建議靜坐一陣子,或出門散散步後才回來修練。
(五)最後身體不適者,如慢性病、傷殘或懷孕等在修練時,請時刻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強行修練者,後果自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