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惟集諦(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raw-image

因為有死亡,身體是不能帶往來世的,
它是像瓦器一樣脆弱不可依靠的東西。
不用在身體之上安立什麼很堅固的執著,
因為它就是會壞、就是會老、就是會變。

在生與死的思考之中,
我們要非常清楚—唯有「法」,

才是永久的依靠!

---引自《希望‧新生》心之勇士│福智文化









【廣論‧消文】
一、科 判

raw-image

二、消文

本週進度: P177L10第四死後成辦~ P179L03能轉中有諸種子故.餘亦如是。
師父開示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76a&st1=1203&af2=76b&af3=77a&et3=982


癸三、死歿及結生之理
子一、死緣
子二、死心
子三、從何攝煖
子四、死後成辦中有之理
① 從何處成辦中有 ② 成辦中有之因 ③ 中有身形等
④ 遣除對“於前世身不起欲樂”之誤解
⑤ 造善不善中有顯現現前之相
⑥ 中有所見 ⑦ 中有顯色 ⑧ 中有何處有無
⑨ 中有行態 ⑩ 中有壽量 ⑪ 中有者將成其他中有之理
子五、次於生有受生道理


第四.死後成辦中有之理者。

第四,人死後如何形成中有 (中陰身) ? 換句話說,從這一生到下一生去,是怎麼相續下去的?

① 從何處成辦中有 

如前所說識從何捨.即於彼處.無間而成.死與中有.如秤低昂。

如前所說,當「識」於心間(肉團心)離開身體的那一剎那,有情便會死亡並當下趣入「中有」,這中間的時間是沒有間隙的,死和中有就如同天秤的兩頭,一邊向下,另一邊同時就向上。

② 成辦中有之因

依二種因.謂我愛已生故.無始樂著戲論已熏習故。善不善業已熏習故。

至於「中有」形成的「因」是有二種:
( 1 )是「惑」,或稱為無明。由於對五蘊身,誤認為是一個「我」,而產生「我愛」的貪執。無始以來,不斷熏習「我執」戲論的貪著。
(2)是因為惑的關係,而造了種種的「業」。然後隨著善業或惡業的熏習,而投生到善趣或惡趣。這就是使我們生死一直相續不斷最主要的兩個原因。

③ 中有身形等

又此中有.眼等諸根悉皆完具.當生何趣即彼身形.乃至未受生有以來.眼無障礙.猶如天眼。身無障礙.如具神通。

另外,中有的有情還完全具備眼根等根門,將要受生到哪一趣,就會顯現哪一趣的身形。在下ㄧ生還沒有結生之前,中有具有業神通力,眼睛像天眼ㄧ樣,沒有ㄧ點障礙,身體也像擁有神通一般,暢通無阻,什麼地方都去得了。( 但中有的神通跟佛菩薩的神通不一樣,他這個神通是隨業力而現的。)

《俱舍》亦云.「為當本有形.此謂死以前.生剎那以後.同類淨眼見.具業神通力.根全無障礙.不轉為尋香。」

《俱舍論》說:中有是具有像「當來本有」的身形(即下一生本有的模樣),所謂本有是指受生第一剎那之後,一直到死亡之前的生命階段。中有身只有同類中有和已修得清淨天眼通者可以看見,具業神通力,五根似乎完全不受障礙。一旦形成了某趣的中有身之後,就不可能再轉變到其他道。」

(「業通」便是由宿業而感得的神通力。又作報通。在一切神通力之中,業通的力量最為速疾。《俱舍論》:「一切通中,業通最疾。淩虛自在,是謂通義。通由業得,名為業通。此通勢用速,故名疾。中有具得最疾業通,上至世尊,無能遮抑,以業勢力最強盛故。」)

不轉為尋香:「不轉」是說這個中有出來了以後,不會轉變的。什麼叫「尋香」呢,這個中有,我們叫做「尋香」。

此說中有是同類見.及修所得離過天眼能見。成辦何趣中有.次定不可轉趣餘生.《集論》中說容有轉改。

這是說只有即將投生到同一趣的中有,可以看到彼此;另外就是已經證得離垢天眼通的一些行者,才能夠看到中陰。中陰身在哪一趣形成,就一定投生在那一趣,無法再轉成其他趣的中有。但是《集論》有另外一種說法,認為中陰身在沒有投生之前,仍有可能轉變的。

世親菩薩所著《俱舍論》和無著菩薩所著《集論》對中陰身能不能轉變,又不同看法。

本有者.《俱舍論》中總說四有.死已未生是為中有.當正受生初一剎那是為生有.從此第二剎那乃至死有最後剎那以前.是為本有.臨終最後剎那是為死有.此望將來受生之死有.是其本有。有誤解此說為前生身形.又有見說是後形故.說三日半為前生形.次三日半為後生形。此說全無清淨依據.唯增益執.

至於「本有」一詞,在《俱舍論》中總說了「四有」─中有、生有、本有、死有。:
(1). 從死亡至受生之前便是「中有」。
(2). 受生(入胎)的第一刹那便是「生有」。
(3). 從第二刹那至死有的最後一刹那之前便是「本有」(意指從受生後,到死前之間的生命)。
(4). 臨終的最後一刹那便是「死有」。
有關中有的身相,是依其下一世將投生到哪一趣,就是哪一趣的模樣。但也有人對《俱舍論》一頌中提到的「本有形」,誤解為中有是依照其前世本有的身形出現。又有人採折衷的說法,認為中有的七天壽命中,前三天半是前生的身形,後三天半是來生的身形,這種說法完全沒有根據,只是論者自己的增益執著。

④ 遣除對“於前世身不起欲樂”之誤解

《瑜伽師地論》說識不住故.於前世身不起欲樂。故有說云.見前世身而生憂苦.亦屬增益。

《瑜伽師地論》中說「識不住」,就是指神識已經離開身體,一旦進入中有身以後,不會再對前世的身體產生愛欲。由此可知,所謂「在中有看到前世的身體會生起憂惱」的說法,也是毫無根據的增益執。

⑤ 造善不善中有顯現現前之相

造不善者所得中有.如黑羺光或陰闇夜。作善中有.如白衣光或晴明夜.

中有的特徵:

所見景象:造惡者的中有,所看到的大多是黑暗,一如黑毛氈,或是暗夜的景象;造善者的中有,所看到的是光明景象,像是白光,或是晴朗的明月之夜。

⑥ 中有所見

見己同類中有.及見自等所當生處。

能見之境
他們能看見與自己同一類型的中有有情,以及自己將會受生的地方。

⑦ 中有顯色

入胎經云.「地獄中有如燒杌木.旁生中有其色如煙.餓鬼中有色相如水.人天中有形如金色.色界中有其色鮮白。」此是顯色差別。

顏色差別:《入胎經》又提到「中有」的各種不同顏色:「一些受生地獄的中有是像燒焦的木杉。一些受生旁生的中有是像煙。一些受生餓鬼的中有是像水。一些受生人道欲界天的中有,色如黃金;色界天的中有,其色鮮白。」以上是說六道諸趣中陰身色相的差別。

⑧ 中有何處有無

從無色沒生下二界則有中有.若從下二生無色者則無中有。於何處沒.即於其處成無色蘊.堪為根據諸教典中除此而外.未說餘無中有之例.故說上下無間.皆無中有.亦不應理。

有無中陰身的差別:
由於無色界的眾生本來就沒有色蘊,所以也就沒有中陰身。因此從「無色界」受生於下二界(色界、欲界)才具有會有中陰身產生,如果從下二界受生於「無色界」,死時便會當下形成「無色蘊」所以沒有「中有」。除此以外,堪為憑據的教典再沒有提到其他沒有「中有」的特殊例子。因此,認為直接上生(天趣)或墮落(地獄)均沒有「中有」的說法也是不合道理的。


⑨ 中有行態

經中又說天之中有頭便向上.人之中有橫行而去.諸作惡業所有中有.目向下視倒擲而行.意似通說三惡趣者。《俱舍論》說.人鬼畜三.各如自行。

行走方式:
經中(《入胎經》)又說轉生天道的中有,頭朝上,往上而行;轉生人道的中有,往前直行;所有造惡業者的中有,雙眼下視、倒立而行;這裡說的造惡業者,似乎是通說一切三惡趣的中有。《俱舍論》有另外一種說法,說人、鬼、畜生的中有,各自行走的樣子還是如人、鬼、畜生。

⑩ 中有壽量

壽量者.若未得生緣.極七日住。若得生緣.則無決定。若仍未得則易其身.乃至七七以內而住.於此期內定得生緣.故於此後更無安住。堪依教典.悉未說有較彼更久.故說過此更能久住.不應道理。

至於「中有」的壽量,假如中有有情未能獲得受生的條件(緣)。那最長只能維持七天,如果中陰身在七天之內,能夠得到投生的因緣,就可以馬上投生。

如果七天之內,沒有遇到受生的因緣,中陰身就要更換一個新的蘊體,共有七次更換蘊體的機會。所以,最多這個中陰身能安住七七四十九天。

一般來說,中陰身停留的時間,不會超過七個七天的,在四十九天內肯定會得到生緣,所以七七之後不再安住中有之中。依據教典,完全沒有提過中陰身有比四十九天更久的例子。所以,有人說中陰身能住更久的說法,是不合理的。

⑪ 中有者將成其他中有之理

如天中有七日死已.或仍生為彼天中有.或轉成辦人等中有.謂由餘業轉變勢用.能轉中有諸種子故.餘亦如是。

另外,中陰身在命終後,是可能轉變為其他中陰的。

例如,即將投生於天道的中陰,經過七天還沒有受生,有可能仍然生為天道的中陰,也有可能轉生為人道等的中陰,這是因為還有其他餘業的勢力,改變中陰種子的緣故;其他道的情況也可以依此類推。

(所以縱使沒有遇到生緣,在天道內沒有遇到生緣,還是會隨著因緣轉變的情況下,反正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內,絕對會投生。所以天人的中有,依由因緣的轉變,變成人道的中有的情況也是有的。)


師父心靈對話

(1)怎麼看待「頂聖眼生天,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好像和《廣論》觀點有些不同 ?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76a&st1=1203&et1=1410

(2)中有所現出來的形相,就是下一生的形相已經決定了,有沒有改變的機會 ?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76b&st1=628&et1=850
(3)你百分之百對了,你已經百分之百錯啦!? 為什麼?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76b&st1=1227&et1=1589

(4)「見前世身而生憂苦,亦屬增益」,為什麼跟瀕死經驗的人分享不一樣呢?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77a&st1=150&et1=222
(5) 找到生死的因 !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76a&st1=1474&et1=1744

善知識心靈對話

(1)如何幫助高壽的長輩,順利往生極樂世界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OZ6X4vwC7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廣論摸象-消文整理
39會員
79內容數
一旦我們的內心調到一個學習的角度, 無論面對任何境界,我們只會計算學到了什麼——昇華內心,服務他人。 我們最在意的是內心的收穫,所謂欲平天下者,先平自心。 —《希望新生四季法語》
2024/09/10
修行要能夠每時每刻 洞悉到自己的心靈在發生什麼事情, 並且善於引導自己的心走向正確的方向, 不停地棄暗投明。 學習覺照的第一步, 要先打擊最粗猛的煩惱。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Thumbnail
2024/09/10
修行要能夠每時每刻 洞悉到自己的心靈在發生什麼事情, 並且善於引導自己的心走向正確的方向, 不停地棄暗投明。 學習覺照的第一步, 要先打擊最粗猛的煩惱。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Thumbnail
2024/09/04
要修行就要向內心鬥煩惱。 鬥煩惱的時候要當勇士,用盡最後一分力氣,也不要向煩惱屈服,死也要死在求取無上菩提的路上。 打定主意堅持到底就可以了,不要中途退怯。 煩惱是很厲害、很不好對治的,但是只要你不退,它就會退。 每天在佛前發誓非常重要,因為誓言會成為內心一種強大
Thumbnail
2024/09/04
要修行就要向內心鬥煩惱。 鬥煩惱的時候要當勇士,用盡最後一分力氣,也不要向煩惱屈服,死也要死在求取無上菩提的路上。 打定主意堅持到底就可以了,不要中途退怯。 煩惱是很厲害、很不好對治的,但是只要你不退,它就會退。 每天在佛前發誓非常重要,因為誓言會成為內心一種強大
Thumbnail
2024/08/16
一旦開始聽法,我們聽到師父的法音的時候就會直接注意到「聖教」,聖教在說什麼呢?這個就不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樣的問題了,聖教在說的就是一個解脫生死的問題。—廣海明月0343
Thumbnail
2024/08/16
一旦開始聽法,我們聽到師父的法音的時候就會直接注意到「聖教」,聖教在說什麼呢?這個就不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樣的問題了,聖教在說的就是一個解脫生死的問題。—廣海明月0343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死,從來就不是結束,卻永遠都是開始。死,是打開門,而不是關起來。 當你了解生命是永恆的,你就了解死是你的幻象,是為了讓你非常關切你的肉體,因而幫助你相信你是你的肉體。然而你不是你的肉體,因此,肉體的毀滅對你沒有關係。 死應該教你的是,生命才是真的;而生命應當教你的是,不可避免的不是死,而是無常(
Thumbnail
死,從來就不是結束,卻永遠都是開始。死,是打開門,而不是關起來。 當你了解生命是永恆的,你就了解死是你的幻象,是為了讓你非常關切你的肉體,因而幫助你相信你是你的肉體。然而你不是你的肉體,因此,肉體的毀滅對你沒有關係。 死應該教你的是,生命才是真的;而生命應當教你的是,不可避免的不是死,而是無常(
Thumbnail
因為有死亡,身體是不能帶往來世的, 它是像瓦器一樣脆弱不可依靠的東西。 不用在身體之上安立什麼很堅固的執著, 因為它就是會壞、就是會老、就是會變。 在生與死的思考之中, 我們要非常清楚—唯有「法」, 才是永久的依靠! ---引自《希望‧新生》心之勇士│福智
Thumbnail
因為有死亡,身體是不能帶往來世的, 它是像瓦器一樣脆弱不可依靠的東西。 不用在身體之上安立什麼很堅固的執著, 因為它就是會壞、就是會老、就是會變。 在生與死的思考之中, 我們要非常清楚—唯有「法」, 才是永久的依靠! ---引自《希望‧新生》心之勇士│福智
Thumbnail
《地藏經》云:「復次,普廣!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或夢或寐,見諸鬼神乃及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嘆、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過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屬,在於惡趣,未得出離,無處希望福力救拔,當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願離惡道。」
Thumbnail
《地藏經》云:「復次,普廣!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或夢或寐,見諸鬼神乃及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嘆、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過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屬,在於惡趣,未得出離,無處希望福力救拔,當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願離惡道。」
Thumbnail
這是一個探討生命的哲學文章,透過探討死亡與科技,呈現出了對於生命和生死的思考。科學進步醫藥發展似乎更能對抗死亡,但長生是否值得期待以及考科學結果背後不同的可能性和影響。
Thumbnail
這是一個探討生命的哲學文章,透過探討死亡與科技,呈現出了對於生命和生死的思考。科學進步醫藥發展似乎更能對抗死亡,但長生是否值得期待以及考科學結果背後不同的可能性和影響。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是一個「二元論者」,我想信人是由肉體(物質)與靈魂(非肉體)所形成的。我相信如同蘇格拉底死後會到一個集眾靈魂;已死亡的人們所居住的天堂,或者說非物質的世界,和先賢們一同討論哲學。我也相信人有輪迴,所以我們必須遵守道德,為的是下輩子能夠在六道輪迴中向上提升或至少不要向下沉淪。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是一個「二元論者」,我想信人是由肉體(物質)與靈魂(非肉體)所形成的。我相信如同蘇格拉底死後會到一個集眾靈魂;已死亡的人們所居住的天堂,或者說非物質的世界,和先賢們一同討論哲學。我也相信人有輪迴,所以我們必須遵守道德,為的是下輩子能夠在六道輪迴中向上提升或至少不要向下沉淪。
Thumbnail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一句:「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從這句話來看人的一生從出生到老至死,但靈魂是終身不死的。但又如何使靈魂終身不死,正好應證前一篇的「三世諸佛累世修」每一個人都會面臨死亡,只是我們常常利用生活科技讓自己多活一點時間,在世間多停留一點時間。   當科技發達的今日,對於生死
Thumbnail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一句:「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從這句話來看人的一生從出生到老至死,但靈魂是終身不死的。但又如何使靈魂終身不死,正好應證前一篇的「三世諸佛累世修」每一個人都會面臨死亡,只是我們常常利用生活科技讓自己多活一點時間,在世間多停留一點時間。   當科技發達的今日,對於生死
Thumbnail
宇宙間舉凡一切會動的東西,最終都會壞去,因常性不可得,我們執意著那些必然會逝去的,孰不知這一切在壞盡的最終,還是會由一種截然不同的立場、
Thumbnail
宇宙間舉凡一切會動的東西,最終都會壞去,因常性不可得,我們執意著那些必然會逝去的,孰不知這一切在壞盡的最終,還是會由一種截然不同的立場、
Thumbnail
是的,即使我們死後,變化仍然存在。 從物質層面來看,我們的身體會在死亡後分解,成為其他生物的養分。這就意味著,即使我們不再存在,我們的物質仍然會繼續在宇宙中循環,並以新的形式存在下去。 從精神層面來看,我們的思想和情感也會在死亡後繼續存在。
Thumbnail
是的,即使我們死後,變化仍然存在。 從物質層面來看,我們的身體會在死亡後分解,成為其他生物的養分。這就意味著,即使我們不再存在,我們的物質仍然會繼續在宇宙中循環,並以新的形式存在下去。 從精神層面來看,我們的思想和情感也會在死亡後繼續存在。
Thumbnail
靈性壽命太長太長了,而「人」只有一身一世。 最荒謬也最遺憾的是我們常用「人」在做決定。 #佛性#真如佛性#本自俱足#全力以赴#一切隨順圓滿 #轉動#轉動習氣#大自在#大解脫#大圓滿#禪#zen#zenquote#zenquotes#zenmotivation#buddha#buddhanatur
Thumbnail
靈性壽命太長太長了,而「人」只有一身一世。 最荒謬也最遺憾的是我們常用「人」在做決定。 #佛性#真如佛性#本自俱足#全力以赴#一切隨順圓滿 #轉動#轉動習氣#大自在#大解脫#大圓滿#禪#zen#zenquote#zenquotes#zenmotivation#buddha#buddhanatur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