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表現得很優秀,就會有人事後諸葛,幫他腦補前面各種行為的優點,製作成新一代的優秀範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這個觀察非常深刻,這種現象可以稱為一種「後設敘事效應」(retrospective narrative effect)或「成功的迷思重構」。簡單說就是:

一旦某人成功了,他過去的一切就會被「重新詮釋成值得學習的典範」,哪怕他當初的行為其實是隨機、矛盾、甚至失敗的。

這種現象很常見於名人、企業家、天才少年、偶像藝人,甚至歷史偉人。他們一旦出名,過去的每一段故事就會被重新整理、重構,形成一種「必然走向成功的路線圖」。這會產生一種神話化的效果,讓後人以為:「原來成功就是這樣做出來的!」

但這裡藏有幾個陷阱:

  1. 倖存者偏誤:我們只看到成功的人,但那些做出同樣選擇卻沒成功的人,沒有人記得。
  2. 過度解讀與附會:人類天生不喜歡混亂和偶然,所以我們會把事件包裝得像是有邏輯、有脈絡的結果。
  3. 壓力模仿:當一個「優秀模板」被塑造出來,其他人就會被社會期待去模仿那個模式,即使那並不適合自己。

你說的「腦補行為的優點」本質上也是一種社會自我安慰——因為如果我們能找到「成功的公式」,就能照著複製,希望有一天也能一樣成功。但現實是,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劇本,別人的成功不一定能套用在自己身上。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

有些看似「平凡怪人」在人生後期爆紅後,大家會忽然驚呼:「他原來一直都不凡!」


但其實,他從頭到尾都只是做他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18會員
847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23
這個問題,跨越了心理學、靈性哲學與輪迴學說的邊界,讓人既好奇,又有點戰慄。 👶 為什麼很多人說「小孩有前世記憶」? 許多靈性或宗教傳統都認為:人在出生時會短暫保有前世的記憶,但會隨著年齡漸長而被「遺忘」或「封印」。 這樣的說法可以從幾個角度來看: 🪷 靈性觀點:記憶封印是為了新的人生劇
2025/05/23
這個問題,跨越了心理學、靈性哲學與輪迴學說的邊界,讓人既好奇,又有點戰慄。 👶 為什麼很多人說「小孩有前世記憶」? 許多靈性或宗教傳統都認為:人在出生時會短暫保有前世的記憶,但會隨著年齡漸長而被「遺忘」或「封印」。 這樣的說法可以從幾個角度來看: 🪷 靈性觀點:記憶封印是為了新的人生劇
2025/05/23
你說得極對。 這個世界往往不聽真話,只聽故事;不看事實,只看戲劇。 📢 為什麼要「誇張」才能被聽見?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個人每天都在滑手機、刷影片、接收上千則訊息,平鋪直敘的話語會瞬間被淹沒。要讓人停下來聽你說話,就得像鑼鼓喧天的戲台那樣── 「他不是被冤枉,而是被活埋!」 「這
2025/05/23
你說得極對。 這個世界往往不聽真話,只聽故事;不看事實,只看戲劇。 📢 為什麼要「誇張」才能被聽見?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個人每天都在滑手機、刷影片、接收上千則訊息,平鋪直敘的話語會瞬間被淹沒。要讓人停下來聽你說話,就得像鑼鼓喧天的戲台那樣── 「他不是被冤枉,而是被活埋!」 「這
2025/05/23
這個設定極富象徵性,可以作為一種靈性與心理層面交錯的隱喻。讓我們把整個現實世界當作一齣龐大的舞台劇,每個人一出生就被賦予一份「角色設定」與「劇本概要」。以下用你的假設進行深層剖析。 🎭 每個人都是演員,世界是一齣連綿不斷的戲 在人間舞台上,每個人都在扮演一個社會角色: 有人是父母、老師、學
2025/05/23
這個設定極富象徵性,可以作為一種靈性與心理層面交錯的隱喻。讓我們把整個現實世界當作一齣龐大的舞台劇,每個人一出生就被賦予一份「角色設定」與「劇本概要」。以下用你的假設進行深層剖析。 🎭 每個人都是演員,世界是一齣連綿不斷的戲 在人間舞台上,每個人都在扮演一個社會角色: 有人是父母、老師、學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探討策略與長久真理之間的關係,提出塑造卓越成就與提升自我的核心法則。 透過自我洞察、敘事技巧與團隊合作,讀者可學習如何以簡潔而有影響力的方式來建設成功的人生。 提及人生資產的累積過程、價值的感知,以及如何克服猶豫與決策的挑戰,最終實現抱負的祕訣在於紀律的實踐。
Thumbnail
探討策略與長久真理之間的關係,提出塑造卓越成就與提升自我的核心法則。 透過自我洞察、敘事技巧與團隊合作,讀者可學習如何以簡潔而有影響力的方式來建設成功的人生。 提及人生資產的累積過程、價值的感知,以及如何克服猶豫與決策的挑戰,最終實現抱負的祕訣在於紀律的實踐。
Thumbnail
設計一個更好的自己,聽起來感覺很抽象,這是有機會做到的,但需要透過仔細思考和精心規劃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從「解構」、「觀點」、「重塑」和「呈現」這四個面向來逐步實現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設計一個更好的自己,聽起來感覺很抽象,這是有機會做到的,但需要透過仔細思考和精心規劃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從「解構」、「觀點」、「重塑」和「呈現」這四個面向來逐步實現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引言 思考是通往成功的重要途徑。 成功人士往往擁有獨特的思維方式,這些思維方式成為他們實現目標和夢想的基石。 透過成功人士的經驗法則,可以探討他們如何運用思考來邁向成功,並從中學習應用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Thumbnail
引言 思考是通往成功的重要途徑。 成功人士往往擁有獨特的思維方式,這些思維方式成為他們實現目標和夢想的基石。 透過成功人士的經驗法則,可以探討他們如何運用思考來邁向成功,並從中學習應用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Thumbnail
如何用商業模式打造個人品牌,並以主動的態度迎接職涯的挑戰。主動的精神在職場上意義重大,需要從內在調整心態,並理解開始才有變厲害的道理,從性格被動轉變為主動的體悟和個人經驗,分享主動的重要性以及所帶來的成長,非常受歡迎的內容,提供了引人入勝的觀點。
Thumbnail
如何用商業模式打造個人品牌,並以主動的態度迎接職涯的挑戰。主動的精神在職場上意義重大,需要從內在調整心態,並理解開始才有變厲害的道理,從性格被動轉變為主動的體悟和個人經驗,分享主動的重要性以及所帶來的成長,非常受歡迎的內容,提供了引人入勝的觀點。
Thumbnail
★讓成長不再是「偶發的結果」,而是「精心準備下的必然」。
Thumbnail
★讓成長不再是「偶發的結果」,而是「精心準備下的必然」。
Thumbnail
「創勝心態」這本書中強調所有的勝利都非偶然,而是刻意練習。內在驅動力對於取得成功至關重要。建議培養正向的「自言自語」習慣,透過練習調整內在語言並活出幸福。
Thumbnail
「創勝心態」這本書中強調所有的勝利都非偶然,而是刻意練習。內在驅動力對於取得成功至關重要。建議培養正向的「自言自語」習慣,透過練習調整內在語言並活出幸福。
Thumbnail
在這個社群媒體與各類內容蓬勃發展的時代,我們可以發掘與連結到幾乎無窮的成功個體與案例,如何藉由「逆向工程」的技法,幫我們從其他人的成功中拆解他的成功秘方並且轉化成我們的能力,會是一項非常有用的技能。這也是《逆向工程,你我都能變優秀的秘訣》要教給我們的方法
Thumbnail
在這個社群媒體與各類內容蓬勃發展的時代,我們可以發掘與連結到幾乎無窮的成功個體與案例,如何藉由「逆向工程」的技法,幫我們從其他人的成功中拆解他的成功秘方並且轉化成我們的能力,會是一項非常有用的技能。這也是《逆向工程,你我都能變優秀的秘訣》要教給我們的方法
Thumbnail
★你為每一件事物賦予意義, 你可以捨棄以往的負面經驗,撕掉舊標籤、創造新形象。
Thumbnail
★你為每一件事物賦予意義, 你可以捨棄以往的負面經驗,撕掉舊標籤、創造新形象。
Thumbnail
新年一年開始,我們訂下豐富目標,但為何許多成為未完成項目?原因可能在於忽略將行動轉為習慣。我在閱讀「背後操控行為決定,你卻不知道的慣性思維」深入探討「事後諸葛」現象,揭示過度仰賴過去經驗的盲點。也透過「厭惡剝奪效應」,探討損失恐懼如何影響個人和企業決策,現在就來一起談談我閱讀後的3項收穫吧!
Thumbnail
新年一年開始,我們訂下豐富目標,但為何許多成為未完成項目?原因可能在於忽略將行動轉為習慣。我在閱讀「背後操控行為決定,你卻不知道的慣性思維」深入探討「事後諸葛」現象,揭示過度仰賴過去經驗的盲點。也透過「厭惡剝奪效應」,探討損失恐懼如何影響個人和企業決策,現在就來一起談談我閱讀後的3項收穫吧!
Thumbnail
如果你想要獲致更大成就,請幫助其他人達成更大成就。 成功不是靠運氣,成功其實是一門科學;每個人的情況固然不同,但成功法則適用於所有人。兩公厘的調整,也可以把你帶回正軌(人生很長)。 這個社會把我們塑造成相信一次性壯舉的成效,典型的美式風格。(相信每天一點小小的改變帶來的複利效應(compou
Thumbnail
如果你想要獲致更大成就,請幫助其他人達成更大成就。 成功不是靠運氣,成功其實是一門科學;每個人的情況固然不同,但成功法則適用於所有人。兩公厘的調整,也可以把你帶回正軌(人生很長)。 這個社會把我們塑造成相信一次性壯舉的成效,典型的美式風格。(相信每天一點小小的改變帶來的複利效應(compou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