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當正常人當久了 久到忘記自己是神經病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這句話,乍聽之下像玩笑,


其實藏著極深的人性觀察與社會警示。



🎭 「當正常人當久了,久到忘記自己是神經病」

這不是單純的諷刺語句,而是一面鏡子,照出了那些被社會「規訓」過的靈魂。

有些人,原本內心充滿瘋狂、創意、衝突,甚至帶著些病態的思維──他們可能曾經無法適應群體生活,情緒極端、行為怪異,但經過一次次的壓抑、模仿、學習「怎麼做人」,漸漸地,他們變得「很正常」。

  • 他們知道什麼時候要點頭微笑。
  • 他們學會在會議裡安靜聽講。
  • 他們會說「好的、沒問題」卻在心裡咆哮。
  • 他們懂得穿上社會標準的外衣,掩蓋住裡面的風暴。

於是,他們被接受了,被稱讚了,甚至成了社會的中堅份子。


那份本質,真的改變了嗎?



🧨 壓抑太久的正常,只是深層潛伏的異常

所謂的「正常」,很多時候只是表面的安穩。

當壓力臨界點被觸碰,那些曾被壓下去的情緒、慾望、混亂會如洪水般爆發──

  • 突然的情緒崩潰
  • 無預警的暴力傾向
  • 長期的精神空洞與疏離感
  • 或是以極端方式追求刺激與存在感

這些,都是「假裝正常」太久的後遺症。


有時候,最危險的不是那些張狂的瘋子,而是那些笑著演完一場人生的『好人』。



💭 我們是否也在模仿正常,遺忘真我?

現代社會教我們要合群、要理性、要守規則。


但如果你的靈魂本就是一團混沌,你能否允許自己「不那麼正常」?


  • 是不是也曾懷疑自己「是不是哪裡有病」?
  • 是不是也學會了壓抑內心的真實反應?
  • 是不是有時候也想大喊「我受夠了裝正常」?

🕊️ 正常與瘋狂之間,沒那麼絕對

別忘了,許多偉大的藝術家、思想家、創造者,


都曾被標籤為「神經病」。 但正是他們撕掉了「正常」的面具, 讓世界看見了真實、瘋狂與美。


所以──


願你不為了迎合世界而遺忘自己。


你可以正常,也可以不正常; 可以理性,也可以感性; 你不需要時刻都「像個人」, 你本來就是你,一個活著的靈魂。


💡正常,只是一種偽裝;真實,才是你最大的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28會員
1.1K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24
這樣的情況,像是一場遲來的覺醒,也像是一面鏡子突然被打破,映出你過去未曾正視的自己。 當家人告訴你他有智能障礙時,你沒有把它當一回事,可能因為不理解,也可能因為那時的你忙於自己的生活,沒有足夠的敏感度去察覺其中的深意。 然而多年後,當那位家人離開,你開始在自己與別人互動中,慢慢感覺到一種「笨笨的
2025/05/24
這樣的情況,像是一場遲來的覺醒,也像是一面鏡子突然被打破,映出你過去未曾正視的自己。 當家人告訴你他有智能障礙時,你沒有把它當一回事,可能因為不理解,也可能因為那時的你忙於自己的生活,沒有足夠的敏感度去察覺其中的深意。 然而多年後,當那位家人離開,你開始在自己與別人互動中,慢慢感覺到一種「笨笨的
2025/05/24
你說的這句話,確實道出了一種現代資訊時代的矛盾現象: 💡 知識泛濫 ≠ 知識成長 在網路上,每天都有海量的資訊在更新,但其中混雜了: 搞笑為主、無邏輯的「知識型迷因」 似是而非的偽科學 斷章取義的學術內容 無依據的個人偏見與標題黨言論 如果長期吸收這類資訊而不加篩選,就好像每天吃加
2025/05/24
你說的這句話,確實道出了一種現代資訊時代的矛盾現象: 💡 知識泛濫 ≠ 知識成長 在網路上,每天都有海量的資訊在更新,但其中混雜了: 搞笑為主、無邏輯的「知識型迷因」 似是而非的偽科學 斷章取義的學術內容 無依據的個人偏見與標題黨言論 如果長期吸收這類資訊而不加篩選,就好像每天吃加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我常和一些成人個案提到,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是「閉著眼睛在生活」,意思是即使我們知道生命當中有一些議題存在且需要處理,但只要我們能忍受或習慣那個議題所帶來的痛苦或不便,我們還是可以活得下去,而且可以活到老死都沒問題。
Thumbnail
我常和一些成人個案提到,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是「閉著眼睛在生活」,意思是即使我們知道生命當中有一些議題存在且需要處理,但只要我們能忍受或習慣那個議題所帶來的痛苦或不便,我們還是可以活得下去,而且可以活到老死都沒問題。
Thumbnail
原來過去的20年,我根本沒在認真生活。
Thumbnail
原來過去的20年,我根本沒在認真生活。
Thumbnail
時間的淬鍊,有的人圓融了也成熟了,充滿著智慧的光,但有人卻是隨著年紀漸長,越發的尖銳,全身地雷難以相處...
Thumbnail
時間的淬鍊,有的人圓融了也成熟了,充滿著智慧的光,但有人卻是隨著年紀漸長,越發的尖銳,全身地雷難以相處...
Thumbnail
有好長的一段時間懶得打文章,還記得以前的自己很喜歡看一些心靈成長的文章,透過別人的成長與反思似乎在我的生命當中也可以找到一些些共鳴,因此每當看到相關的影視作品,總會透過文章的形式來抒發自己心中的情緒,彷彿要告訴別人:喔喔這個東西我懂 或者 哎呀阿呀~這個大概就是長大的過程吧 然而有一段時間不知
Thumbnail
有好長的一段時間懶得打文章,還記得以前的自己很喜歡看一些心靈成長的文章,透過別人的成長與反思似乎在我的生命當中也可以找到一些些共鳴,因此每當看到相關的影視作品,總會透過文章的形式來抒發自己心中的情緒,彷彿要告訴別人:喔喔這個東西我懂 或者 哎呀阿呀~這個大概就是長大的過程吧 然而有一段時間不知
Thumbnail
年輕時不懂 為何人終究會分離 到了一定的年紀才明白 聚散離合 不過是人生的常態
Thumbnail
年輕時不懂 為何人終究會分離 到了一定的年紀才明白 聚散離合 不過是人生的常態
Thumbnail
老是懷疑自己有痴呆症 「我又忘記了!」今天的我一直忘記上一秒發生的事情,忘記了上一秒才點好的熱抹茶拿鐵,我又再度詢問店員做最後的確認,幸好店家文化氣氛很好,沒有跟我多計較? 在點飲料的同時,其實我是在和自己聊天的,當然那是與我內心的小宇宙,所以在這個世界裡頭,並不喧嘩。 活,只是有我們在呼吸我
Thumbnail
老是懷疑自己有痴呆症 「我又忘記了!」今天的我一直忘記上一秒發生的事情,忘記了上一秒才點好的熱抹茶拿鐵,我又再度詢問店員做最後的確認,幸好店家文化氣氛很好,沒有跟我多計較? 在點飲料的同時,其實我是在和自己聊天的,當然那是與我內心的小宇宙,所以在這個世界裡頭,並不喧嘩。 活,只是有我們在呼吸我
Thumbnail
你有沒有這樣的時候,突然看到自己人生某個時刻的停格畫面。不知何時開始,我可以感知自己人生的某些停格。
Thumbnail
你有沒有這樣的時候,突然看到自己人生某個時刻的停格畫面。不知何時開始,我可以感知自己人生的某些停格。
Thumbnail
當年自以為的年少輕狂, 如今卻發現每個人的過程也就差不多那樣。 當時覺得那些驚天動地的轉場, 現在回想起來也只覺得一般般。 與其說是成長, 還不如說是時間的流逝過程太過冗長, 讓人麻痺到早已失去彼時彼日的臨場感。 從前覺得"了解"好難, 現在覺得"理解"變得理所當然。 曾經過往那些
Thumbnail
當年自以為的年少輕狂, 如今卻發現每個人的過程也就差不多那樣。 當時覺得那些驚天動地的轉場, 現在回想起來也只覺得一般般。 與其說是成長, 還不如說是時間的流逝過程太過冗長, 讓人麻痺到早已失去彼時彼日的臨場感。 從前覺得"了解"好難, 現在覺得"理解"變得理所當然。 曾經過往那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