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一直在困擾的概念是「路徑依賴」。
路徑依賴指的是,你在做什麼事情時,總是照著原路走,就算有什麼更好的機會放在你眼前,你也是視若無睹。這是人的天性,因為人天然就會追求「熟悉」而不是「更好」 —— 未知意味著不確定性,意味著危險。
所以,有一句俗語是這樣說的:「幫助你成功的因素,也有可能是阻礙你邁向更大成功的絆腳石。」
除非你打掉重練,或是遭遇什麼重大意外,不然人是很難改變的。
以我來說,我很想經營短影片或是長影片,不誇張,大概從 3-4 年前就開始想了,但是我還有經營臉書,而且寫文很方便,拍影片很麻煩。每當起心動念想經營時,我都會給自己找藉口。總是抓住自己的舊窩不放。也就是說,臉書阻礙了我邁向更大的成功。我又是很固執的人,我有時候就在想,也許只有當臉書把我帳號刪掉,我才會有所動作吧。
而與路徑依賴完全相反的概念是「原點思考」。
就像是以前 Alpha Go 圍棋 AI 下棋那樣,每下新的一步時,它都會「重新計算」勝率,只要哪勝率高就下哪,而不會像人一樣有沉沒成本 —— 比如剛剛在小角落裡廝殺了十幾步棋,雖然無關大局,但是放掉可惜,總是想奪回來。
AI 的思維不念舊、沒有沉沒成本、沒有感情干擾,總是選擇理性上最優解。這是跟人這種情感充沛的物種截然相反的。
如果套用「原點思考」,你可以理解為 —— 忘掉你以前所有的投資,就以當下作為基準點,想像你已經煥然一新了,以第三方的視角,你會怎麼行動?
在《飛輪效應》裡記載了一個例子:
在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存儲芯片行業陷入了價格戰,導致英特爾的銷售額下滑,沒利潤。而董事長"格魯夫"問了執行官"摩爾"一個關鍵問題:「如果我們被取代,在新的管理層進來後,他們會做什麼?」
摩爾想了一會兒說:「退出存儲芯片業務」
格魯夫回答:「如果是關閉存儲芯片業務,我們自己就能做到這一點。」
於是,格魯夫和摩爾相互指著對方說「你被解雇了」,之後兩人同時走到走廊中,又互相指著對方說「你被錄用了」。
人很奇妙的是,心理就是有個疙瘩在,對舊的抱有感情,除非你轉念 —— 自己把自己開除,不然就會像馬雲說的「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醒來走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