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是重新走回自己夢想的那條路》
第五章:母親的愛,隱藏在每一個嘮叨背後
星期日下午,天氣微涼,林彥如帶著庭安回到板橋老家。
她66歲的母親—蘇雅雯,是傳統家庭主婦,認為女人應以家庭為重,對女兒重新工作的決定感到不安。
知道彥如今天會回來,她一早就上市場備料,就是為了準備好一桌菜,從燒酒雞、菜脯蛋到她最愛的鹹冬瓜蒸鱈魚,每一道菜都滿是熟悉的香氣,也滿載壓力。
「妳瘦了。」母親一邊夾菜一邊說,「最近又操勞了吧?妳老是這樣,一輕鬆就想做事,做事又不會休息。」
林彥如苦笑:「我就是回去接點案子,不算太累啦。」
坐在一旁的父親放下筷子,皺起眉:「都這年紀了,工作不就該穩定點?一個女人還這樣忙來忙去,是圖什麼?」
「爸,不是圖什麼。只是我覺得自己還能做、還想做。」她耐著性子回答。
「有個家,有老公有小孩,該知足了。哪像我們那個年代,工作是為了生計,不是為了實現什麼理想夢想那種。」父親的語氣裡帶著幾分不解與否定。
「阿公,現在不一樣了啦!」庭安抬起頭,一臉認真地幫媽媽說話。
「媽媽說工作讓她有成就感。成就感就是——就是心裡比較快樂。」
林彥如心頭一熱,忍不住摸摸女兒的頭髮,輕聲地說:「謝謝妳,寶貝。」
「小孩子哪懂什麼快不快樂,讀好書才重要。」母親嘆氣,又轉頭對庭安說:「那妳功課有沒有乖乖寫完?平板不要看太多啊!眼睛會壞掉。」
這一瞬間,整張餐桌陷入了一種熟悉的緊張:關心總是披著質疑的外衣,愛裡藏著操控的味道。
林彥如沒接話,只是默默吃菜。她的心裡清楚,這些對話她已經聽了大半人生,每一次想反駁,最後都變成沉默。
飯後,她幫忙收拾餐具,母親在廚房邊洗碗邊說:「彥如,我不是說妳不該工作啦!只是,妳現在幾歲了?身體也要顧,孩子也要顧,工作又要顧……女人太能幹,到頭來是自己最累。」
她終於忍不住停下動作,轉頭看著母親:「媽,那妳以前不是也很能幹?白天在工廠上班,晚上還要回家煮飯、洗衣服、幫我補習……」
母親愣了一下,然後笑了笑:「那是沒辦法,不是想幹就幹的,是撐過來的。」
「可是妳那時候,有沒有覺得委屈?想不想有人懂妳的累?」
母親手中的碗停頓了幾秒,像是在斟酌什麼,最後輕輕說:「有啊!但那時候哪有什麼好說的,說了也沒人聽得懂。」
林彥如聽見自己心裡的一根弦突然鬆了。她忽然明白,母親不是不理解她,而是太早學會了不說。
「媽,妳那時候做的,我都記得。我只是想,用我自己的方式,也能像妳一樣撐下來,但不用那麼孤單。」
母親沒有回應,只是把水龍頭關掉,遞給她一條抹布。
「抹乾淨就好了,水漬會留下痕跡。」
那一刻,林彥如忽然懂了:母親的愛,不是語言,是嘮叨背後的隱藏的關懷。
回程的車上,庭安靠著她小聲問:「媽媽,阿嬤是不是不喜歡妳工作?」
林彥如搖搖頭,溫柔地笑著說:「不是不喜歡,是她有她的想法。但沒關係,我懂她,也希望妳以後能懂我,每一代人都有不一樣的辛苦跟選擇。」
紅燈前,她轉頭看著後照鏡裡的自己。她發現,自己越來越像母親了,但也不再怕那個事實。
因為她知道,她可以是母親,也可以是林彥如。
以上故事為虛擬情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