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式交通修羅場:自己命自己顧(阿彌陀佛~)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近日台灣發生多起令人震驚的車禍,一名78歲的高齡駕駛在放學時間,當街衝撞一群正在斑馬線上過馬路的學生,緊接著是老人衝撞走上路上的夫妻,以上事件皆造成死傷。

這些事件迅速在社群媒體上發酵,當然引起激烈討論:「是不是該強制高齡駕駛換照?」、「老人還能不能上路?」、「政府怎麼又不作為?」、「直接扣照」等~但這些問題,雖然重要,卻都還只是表層。

如果我們的集體記憶只停留在「這又是一場不幸的意外」,那麼下一起悲劇,只是時間早晚而已。因為這不是偶發,而是結構性災難。要知道台灣交通一年葛屁3000人喔!(遙遙領先)

我想真正的問題,不只是駕駛年紀,而是台灣整體的文化、都市設計、交通規劃,以及每個人「圖方便」的微型自私。

一、制度性的無能,大家都在裝死

表面上我們有法規,有斑馬線,有紅綠燈,有交通警察,甚至還有行人專用時相。很好看,紙上功夫一流。但實際走在路上呢?就像在玩一場現實版的大富翁,只不過是用命在博。

  • 車子可以在你走在人行道時直接切上來,駕駛上路直接路怒爆發,可能還會破口大罵
  • 機車在騎樓衝、人行道刺穿梭如忍者,還會反問你「你幹嘛走中間?」

然後等到發生死亡案件,全台灣才又進入「集體震驚模式」,媒體開罵,網民怒吼三天,然後呢?沒了。大家繼續日常求佛保佑:走在台灣馬路上,要的不只是眼睛,要的是神明護體與好運加身。

二、公私界線不存在,交通當然亂七八糟

這起車禍,更讓我們再次面對台灣社會根本的通病→公私不分的隨便。

對許多人來說,所謂公共空間,並不是大家共同維護的場所,而是「暫時還沒被我占用的地方」

  • 我家門口的馬路?那應該讓我停車啊,不然我車要停哪?
  • 騎樓?當然要擺我的機車,難不成我還要繳停車費?
  • 紅線?先暫停一下買個早餐不會怎樣啦,每個人都這樣咩

每個人都有看似合理的理由,但這些「小方便」累積起來,就是一個全面失控的交通地獄。有多少交通事故是因為要閃路邊違規臨停汽車而造成死傷,又有多少行人每天被逼得跟汽機車爭路。

最可怕的不是沒規則,而是所有人都覺得「我例外」「一下下」「大家都這樣做」,而警察、政府、民代,也習慣性放水,反正得罪選民就是票房自殺。

誰還敢修法?誰還敢嚴格執行?沒人。因為台灣式民主的潛台詞是:「不要碰我爸的摩托車,不要拖我媽的小攤車,大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好。」這可是滿滿的人情味呦~~~

三、短視近利是台灣的通病,改革沒市場

即使有些有心人士想推動改革,也會發現自己像在撞牆。只要改的東西稍微「不方便」,全民立刻群起反抗。

  • 建議限制高齡駕駛?不行,我阿嬤阿公要出門怎麼辦
  • 禁止併排停車?不行,我家開早餐店要上下貨
  • 改道路設計、人行優先?你是要我怎麼上班?

長期來看可以讓社會更安全?那是你家的理想,短期「我」不方便就是你的錯。

每次討論公共政策,都像在跟一群只想「今天過得去」的投機者辯論未來。他們不在乎結構性問題,只要現在爽。這樣的社會氛圍,註定所有改革胎死腹中,然後每年照樣上演幾起無辜者慘死的血腥輪迴。

四、都市設計是災難的養分:住商混雜+大公路思維

很多人會疑惑,為什麼即使是住宅區也這麼吵、這麼髒、車流這麼多?很簡單,因為台灣城市從設計開始就錯了。

  • 沒有明確的「住商分離」,導致住宅旁邊開的是炸雞店、摩托車行、藥局、貨運倉儲中心
  • 路很寬,適合開車、騎機車,但人行空間幾乎被犧牲
  • 商業活動到處都能長出來,因為有車有路,買東西不用集中,遠遠的也能經營

某種意義上,這的確讓偏遠地區也能開店養活一家人。但也讓台灣城市長得像一場過勞的嘉年華:


煙油混合、騎樓封死、物流卡車在狹窄街道逆向,生活品質近乎於零。人們像活在半開放的工業區,只是那條街叫「信義路」、那巷子叫「和平東」XD 到處都是油煙味道,到處都是汽機車。

住的地方變成別人的商業走廊,門口變成卸貨點。你家的窗戶不是對著公園,而是對著連鎖飲料店或鹹酥雞店的排油煙機。


。。。乍看之下,這好像是一種「經濟民主化」? 讓資源與商機不集中在都市核心。但代價是——整個城市變成一個無法劃界的巨大便利商店,既骯髒又混亂。

  • 機車、汽車不停進出,讓原本應該寧靜的住宅區成了物流通道。
  • 人行道變得毫無意義,有的是被當停車格、有的上面有流動小攤販營業。
  • 整個居住區失去生活品質,失去秩序感、分界感,甚至危及基本安全。(但還是有一堆人聲稱這樣比較方便 沒轍 )所以囉...

台灣人比起安全,更在意方便

五、權責混亂,大家都不想惹事

最離譜的是,哪怕出了事,也沒人知道該怪誰。

  • 道路設計出問題,是地方建設局還是中央交通部?
  • 區裡巷子車亂停,是警察局還是里長?
  • 市區馬路設計荒謬,是工程單位、區公所、還是市長?
  • 權責機構一堆,交通部(總)、公路總局、地方公務局、鄉鎮區公所、.....其實還有一堆細項的規範權責,但我查了一下就懶得打了,知道我在說什麼就好。

總之呢,出事了,一問三不知,公文來回,市民抱怨,最後不了了之。這就是我們熟悉的台灣效率——大家都笑一笑,然後等下一次新聞爆出來再一起「深表遺憾」



結語:下一個人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

這篇文章沒有要責怪某個人,而是要指出我們正活在一個不願負責、不願改革、不願忍耐的社會。

從駕駛文化、都市設計、政府作為、到媒體炒作,全都在這起車禍中展露無遺。

最重要的是→台灣人的態度(表面在罵,但若改革涉及到個人利益就不一樣了)


按照現在的鳥性大概10年後還是一樣吧,面對現行交通現狀,你又不可能不出門,所以最棒的方式就是→出門拜佛。

每天出門前,若家裡有神明廳就去燒香一下,請神佛祖先保平安~~~


→希望今天不要遇到高齡老人、暴衝的飆仔、還有愛逼車的路怒症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eron雜七雜八的日常
10會員
63內容數
有時耍廢 有時一本正經 大部分是紀錄想法
2025/04/29
4月26日,台灣藍白發起了「反獨裁」集會,民眾抗議賴清德政府干預司法、布局大罷免……結果,賴清德出來講了這麼一句話: 「反對獨裁應該去北京天安門,不是台灣的凱道。」??? 老實說,本來在家吃瓜的當路人甲的我看到這句話,我只想說: ㄜ....,你是大家選出來的台灣總統耶。 先不論立場,
2025/04/29
4月26日,台灣藍白發起了「反獨裁」集會,民眾抗議賴清德政府干預司法、布局大罷免……結果,賴清德出來講了這麼一句話: 「反對獨裁應該去北京天安門,不是台灣的凱道。」??? 老實說,本來在家吃瓜的當路人甲的我看到這句話,我只想說: ㄜ....,你是大家選出來的台灣總統耶。 先不論立場,
2025/04/22
探討美國教育體制的問題,從高昂的教育成本、功能性文盲率居高不下,到大學淪為文憑製造工廠,以及政治正確凌駕學術標準等現象,分析其對國家競爭力和社會發展造成的影響,並提及川普政府的教育改革主張。
Thumbnail
2025/04/22
探討美國教育體制的問題,從高昂的教育成本、功能性文盲率居高不下,到大學淪為文憑製造工廠,以及政治正確凌駕學術標準等現象,分析其對國家競爭力和社會發展造成的影響,並提及川普政府的教育改革主張。
Thumbnail
2025/04/18
昨天看到北檢針對柯文哲案,真是毫無下限,我的焦點不是柯文哲是否有罪(看我過去的發言就知道對他無感但也不厭惡),而是司法程序充滿瑕疵(抖),一旦可以這樣操作,那以為不論是誰將無任何保障,誰又信任司法,國家民主體制將千瘡百孔。 緣由:北檢偵訊副市長,針對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容積、
Thumbnail
2025/04/18
昨天看到北檢針對柯文哲案,真是毫無下限,我的焦點不是柯文哲是否有罪(看我過去的發言就知道對他無感但也不厭惡),而是司法程序充滿瑕疵(抖),一旦可以這樣操作,那以為不論是誰將無任何保障,誰又信任司法,國家民主體制將千瘡百孔。 緣由:北檢偵訊副市長,針對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容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車禍事故發生的當下,已成為事件裡當事人時,不論肇責比例或肇事原因,就是要先下車查看-已倒在路中的他者。 不是一勁咆哮跟辱罵對方,不論肇責,只要受傷的那方,都能在案件發生的6個月內提起過失傷害的刑事告訴喔⋯⋯。 🚴🚴🚴🚴🚴 至於,上班的尖峰時間,當車禍案件發生在眼前的時候,身為
Thumbnail
車禍事故發生的當下,已成為事件裡當事人時,不論肇責比例或肇事原因,就是要先下車查看-已倒在路中的他者。 不是一勁咆哮跟辱罵對方,不論肇責,只要受傷的那方,都能在案件發生的6個月內提起過失傷害的刑事告訴喔⋯⋯。 🚴🚴🚴🚴🚴 至於,上班的尖峰時間,當車禍案件發生在眼前的時候,身為
Thumbnail
想問問聽眾,請問你們有出過車禍嗎,是什麼時候是開車,騎機車,還是走來路上被車子A了一下呢,幾乎大學生有機車的大概10個人都九個都有遇到車禍,尤其拿到機車以後,大部分都會去夜衝,時速起碼都是70起跳,自然的學校也會公布本月傷亡人數,新聞的報導總是層出不窮,   今天就來講述我騎摩托車出車禍的事情,
Thumbnail
想問問聽眾,請問你們有出過車禍嗎,是什麼時候是開車,騎機車,還是走來路上被車子A了一下呢,幾乎大學生有機車的大概10個人都九個都有遇到車禍,尤其拿到機車以後,大部分都會去夜衝,時速起碼都是70起跳,自然的學校也會公布本月傷亡人數,新聞的報導總是層出不窮,   今天就來講述我騎摩托車出車禍的事情,
Thumbnail
臺灣交通環境面臨嚴重問題,包括行人被車輛不尊重、環境不友善,交通事故數字令人震驚。這篇文章分析了「行人地獄」、「機車族地獄」和「汽車族地獄」等問題,並詳細描述臺灣交通問題的嚴重性。文章提供了現實的數據和觀察,呼籲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解決這一問題。
Thumbnail
臺灣交通環境面臨嚴重問題,包括行人被車輛不尊重、環境不友善,交通事故數字令人震驚。這篇文章分析了「行人地獄」、「機車族地獄」和「汽車族地獄」等問題,並詳細描述臺灣交通問題的嚴重性。文章提供了現實的數據和觀察,呼籲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解決這一問題。
Thumbnail
根據交通部統計,截至2024年3月為止,全台機車數為14,569,949台,每100位台灣人中,就有99位擁有機車;全台汽車數8,613,578台,每100位台灣人,擁有汽車的就有36.8位。在汽、機車普及率如此高的台灣,除了意外險、產險等商業保險的保障外,掌握通勤法律的基本知識也是廣大的通勤族保障
Thumbnail
根據交通部統計,截至2024年3月為止,全台機車數為14,569,949台,每100位台灣人中,就有99位擁有機車;全台汽車數8,613,578台,每100位台灣人,擁有汽車的就有36.8位。在汽、機車普及率如此高的台灣,除了意外險、產險等商業保險的保障外,掌握通勤法律的基本知識也是廣大的通勤族保障
Thumbnail
臺灣交通問題嚴重, 需要重新設計交通基礎建設,尤其是道路設施,支持交通環境重塑及改善,單車族應該站出來關注與行動。臺灣的交通有未來嗎?
Thumbnail
臺灣交通問題嚴重, 需要重新設計交通基礎建設,尤其是道路設施,支持交通環境重塑及改善,單車族應該站出來關注與行動。臺灣的交通有未來嗎?
Thumbnail
前些時到台中市遊園路〔交通部公路局臺中區監理所〕更換駕照,原因是我舊駕照的大頭照是十多年前拍攝的,和現在的容貌相差太大;好幾次遇到夜間臨檢,交通警察都以懷疑眼神端詳著我這張駕照,雖然我堅稱絶對是本人。之所以會產生誤會,是因為相片上有頭髮,如今我已是一個「不髮之徒」!
Thumbnail
前些時到台中市遊園路〔交通部公路局臺中區監理所〕更換駕照,原因是我舊駕照的大頭照是十多年前拍攝的,和現在的容貌相差太大;好幾次遇到夜間臨檢,交通警察都以懷疑眼神端詳著我這張駕照,雖然我堅稱絶對是本人。之所以會產生誤會,是因為相片上有頭髮,如今我已是一個「不髮之徒」!
Thumbnail
近期,交通部即將送交立法院的惡法,內容居然要限縮檢舉、取消部分違規記點,如果此法規修惡案通過,將對台灣的交通造成近一步的危害;因此,我們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發起了一系列的活動,抵抗惡法、並呼籲交通部別走回頭路!
Thumbnail
近期,交通部即將送交立法院的惡法,內容居然要限縮檢舉、取消部分違規記點,如果此法規修惡案通過,將對台灣的交通造成近一步的危害;因此,我們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發起了一系列的活動,抵抗惡法、並呼籲交通部別走回頭路!
Thumbnail
甲明知乙未成年仍將機車借與乙,乙駕車不慎衝撞丙的汽車,甲應負哪些責任?
Thumbnail
甲明知乙未成年仍將機車借與乙,乙駕車不慎衝撞丙的汽車,甲應負哪些責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