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扶輪原點是職業服務,透過職業參訪,瞭解各行各業的經營管理與發展,更是最直接的途徑。24-25年度文心社最後一次職業參訪,安排了一天的行程參訪了兩家公司,良冠國際及老楊方塊酥。這二家企業的轉型歷程,展現了傳統產業如何在時代變遷中,找到新的生存之道,並且成功突破困境。

圖1 職業參訪
老楊方塊酥
老楊方塊酥的創辦人戴大可,從嘉義的一間小店舖起家,他不僅改良傳統眷村美食,憑藉著創新精神與行銷策略,逐步擴展規模成地方特色糕點為主的中小企業,主要客群集中在國內觀光客。二代接手後,不僅進行品牌形象的年輕化,更導入食品安全管理系統、視覺包裝設計與國際行銷策略,行銷全球17個國家。透過社群媒體、與知名設計師合作包裝,以及參加國際食品展,讓方塊酥從「地方點心」躍升為具有辨識度的台灣代表品牌。此外,老楊食品還發展副品牌「硯微墨」,並建立觀光工廠,讓消費者能夠親身體驗食品製作過程。面對糕餅市場萎縮與健康飲食趨勢,老楊積極開發低糖、低脂配方產品,隨著飲食習慣精緻化,老楊方塊酥改為小片單獨包裝,並進駐超商與海外市場。這種結合文化、旅遊與食品的策略,使品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圖2 老楊方塊酥參訪

圖3 老楊方塊酥參訪內容
良冠國際化妝品
良冠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自1977年創立以來,原本從事傳統OEM代工的良冠,長期依賴大客戶生存,缺乏自主品牌價值。又因為隨著中國代工崛起,毛利空間被壓縮,傳產OEM模式走入死胡同。二代接手後,重新定位企業方向,投入R&D建立自有品牌,並與本土植物原料結合,並不斷尋找天然成分與創新技術,打造符合天然、有機趨勢的保養產品。近年來,良冠啟用了智能綠色製造廠,導入自動化生產線與環保設施,以提升產品品質並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此外,良冠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並獲得多項國際認證,如ISO與GMP,確保產品符合全球標準。這些轉型舉措使良冠在競爭激烈的化妝品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良冠藉由提升產品附加價值、打造差異化品牌、投資網紅行銷與KOL合作,從代工廠成功轉型為創新美妝品牌。此外,也積極開發電商通路與跨境電商平台,拓展東南亞與歐美市場。良冠在轉型過程中導入綠色製造,減少碳排放與環境污染,以符合現代消費者對環保的需求。

圖4 良冠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參訪

圖5 試做洗髮精
這兩個企業的成功案例顯示,傳統產業若能靈活應對市場變化,並善用創新與科技,就能在逆境中找到新的生存空間。這些策略不僅讓企業持續成長,也為地方經濟與文化保存帶來正面影響。
八斗子餐廳
在回程中順道到八斗子餐廳用餐。八斗子餐廳過去以海鮮料理著稱,但面臨高競爭與觀光潮退後,消費型態改變、原物料成本波動讓傳統餐飲難以為繼,生意驟減。二代年輕人返鄉後導入永續海鮮概念、預約制精緻料理,並強調海洋教育與在地漁村文化,成功吸引都市消費者與環保愛好者。同時結合地方創生與文創活動,使餐廳成為複合式空間,不僅用餐,也成為在地故事的平台。:八斗子餐廳成功地透過「價值型創新」、強化體驗、教育與情感連結,跳脫價格競爭的泥淖,走向「文化經濟」的道路。

圖6八斗子餐廳
結語
這些企業在轉型過程中都面臨了不同的挑戰,但它們透過創新與策略成功克服困境。但正如上述三個案例所示,傳產要在逆境中生存並非無解,關鍵在於:
- 品牌再造與年輕化:透過設計、包裝與行銷翻轉舊印象。
- 結合科技與數位通路:電商、社群、觀光結合產品銷售。
- 創新體驗與文化內涵:產品不只是「商品」,也是「故事」。
- 跨界與永續:與地方、環境、文化結合,提升附加價值。
傳統不是包袱,而是根基;轉型不只是變革,更是重生。在二代接班人的努力下,傳統產業有機會重新被世界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