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你真的在為自己做決定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重讀了理查・道金斯的經典著作《自私的基因》,有些觀點忍不住想寫下來與大家分享。乍看書名很容易誤會這本書是在教人自私,但實際上它要談的,是「基因如何透過自然選擇留下來」這件事。

基因才是自然選擇的主角

我們總以為自然選擇是作用在「人」或「族群」上,但理查・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顛覆了這種想法:

真正經歷選擇的是「基因」,我們只是被用來完成任務的容器罷了。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的身體只是「基因的機器人」,我們的行為不過是它延續自身的手段。聽起來有點殘酷,但也非常直白。

那利他呢?不是無私的嗎?

蜜蜂為蜂巢犧牲、動物為族群發警報……這些行為看起來像是「愛與犧牲」,但道金斯告訴我們:

這是基因的精密計算。

只要幫助的是「有一樣基因的親戚」,從基因的角度來看就不算是損失,這就是所謂的「親緣選擇」。

換句話說,「我們的愛」其實也是基因設計出來的「繁衍策略」。

大腦在做決定?還是基因在操縱你?

你以為你自己在決定,其實那是被設定好的反應。

人類的大腦在零點幾秒內就會做出決策,這些演算法也許根本是基因提前預寫好的「預設值」。

但文化出現了——它讓我們開始在「基因本能」之外,複製「思想」給別人。道金斯稱這些思想單位為「 瀰(Meme)」。語言、宗教、偶像、價值觀,都是瀰。

瀰和基因,有時甚至會互相衝突。

自私,只是演化的一種邏輯

從這個視角來看,自私不是壞,而是求生本能的演化策略。而愛、合作、犧牲,其實也都是策略的一種。

我們自以為選擇愛,其實是基因選擇了讓你愛。

但人有沒有可能超越這一切?有的。

道金斯說過一句話:

「我們唯一能真正反抗基因自私性的方法,就是靠我們的理性。」

也就是說,我們可能無法改變基因的設計,但我們可以用理性去選擇不被設計牽著走。

你是載體,還是創造者?

如果你曾在某個時刻,感受到內心那股衝動,不管是愛、恐懼,或想放棄,也許那是基因的聲音。

但你靜下來選擇不一樣的路時,那就是你的靈魂說話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肥啾的沙龍
0會員
8內容數
每個人都渴望建立深厚而真摯的連結,無論是與伴侶、朋友還是家人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人性原則 1.「人性上」所有人都是先為自己著想 2. 「人性上」所有人都是慣性行為、慣性認知
Thumbnail
#人性原則 1.「人性上」所有人都是先為自己著想 2. 「人性上」所有人都是慣性行為、慣性認知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愛自己和自私的區別,並強調了愛自己意味著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自己,接納自己的完整,而不是隻滿足小我的自私。該文章還提供了具體的例子和情境,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這兩者之間的區別。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愛自己和自私的區別,並強調了愛自己意味著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自己,接納自己的完整,而不是隻滿足小我的自私。該文章還提供了具體的例子和情境,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這兩者之間的區別。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私」的多重面向,分析「自私」在不同情境中的特性,並引導讀者在身處涉及「自私」的事情時,以多角度思考,探討「自私是相對的」的可能性。希望提供多一個角度令讀者能以全新的角度感受「自私」。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私」的多重面向,分析「自私」在不同情境中的特性,並引導讀者在身處涉及「自私」的事情時,以多角度思考,探討「自私是相對的」的可能性。希望提供多一個角度令讀者能以全新的角度感受「自私」。
Thumbnail
自己要喜歡自己,這才是自己的事啊!
Thumbnail
自己要喜歡自己,這才是自己的事啊!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各種不同的思維,讓生活中有各種可能。 從不同的思維去思考自己為何這麼想,也是一種更認識自己的方式,當知道為何有這樣的思維與行為的時候,也是一種對自己的確認。 我們都有自己的選擇,也無需用力去影響他人,尊重每個選擇,也讓自己的心保持開放的態度,接納。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各種不同的思維,讓生活中有各種可能。 從不同的思維去思考自己為何這麼想,也是一種更認識自己的方式,當知道為何有這樣的思維與行為的時候,也是一種對自己的確認。 我們都有自己的選擇,也無需用力去影響他人,尊重每個選擇,也讓自己的心保持開放的態度,接納。
Thumbnail
試著去回答:世界上人這麼多,為什麼是你來做這件事。
Thumbnail
試著去回答:世界上人這麼多,為什麼是你來做這件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