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書評丨閱讀心得丨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

✍️ 作者|達賴喇嘛 × 戴斯蒙‧屠圖 × 道格拉斯・亞伯拉姆

📚 出版|天下雜誌

📖 書籍簡介

• 達賴喇嘛:藏族佛教精神領袖,出生於貧窮農家,後因政治因素流亡海外,卻致力於推廣慈悲、和平與知足。

• 戴斯蒙‧屠圖:南非大主教、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終身反對種族隔離制度,致力於推動人權、公義與仁慈。

🔸 雖然本書被歸類為宗教類,但內容更貼近心理勵志與心靈對話。書中透過兩位大師的智慧與幽默,展開一場關於內在喜悅的深入探討。

☀️ 兩位智者的共同核心:

歷經苦難,卻選擇以「喜悅」與「感恩」面對人生。

✨ 書中亮點整理

💛 1|如何獲得喜悅?

「當我們盼望造福他人的時候,就能感受到最大的喜悅。」

• 🟡 關懷他人、幫助他人,是獲得內心喜悅的根源。

• 🟡 不分你我,大家都是人類,應當彼此協助而非敵對。

• 🟡 這種「利他」的心念,能讓世界更和平,也讓自己更快樂。

😊 2|快樂 vs 喜悅?

• 🟢 快樂:短暫、來自外在(食物、娛樂、物質享受)。

• 🔵 喜悅:持久、來自內在(愛、同情、寬容)。

✅ 真正深層的快樂不是來自刺激,而是從心發出的滿足。

❌ 太依賴感官快樂,會導致焦慮與空虛。

🔄 3|換角度看世界

「我們成為流亡難民,但這段經歷讓我們有機會看到更多。」

• 🔸 遇到困境,不是只看「損失」,而是找出「轉機」。

• 🔸 痛苦可以是成長、經驗、甚至新的機會。

• 🔸 一念之轉,苦也能變成力量。

🧘 4|放下焦慮、恐懼與壓力

• 🔻 現代人常陷入名利與物質追求,導致焦慮不安。

• 🔺 其實我們需要的並不多──夠用就好、夠吃就好。

• 🔸 當放下過度慾望,就能找回內在平靜。

🌟 心得總結

這本書是一場穿越宗教與國界的智慧對話。

在生命晚期,達賴喇嘛與屠圖大主教選擇聚焦在喜悅,並用慈悲與幽默提醒我們:

真正的幸福,不是沒有苦難,而是知道如何在苦難中活出喜悅。

📌 一本適合反覆閱讀的心靈之書,給忙碌、焦慮的現代人,一帖溫暖的處方箋。

📚 書摘語錄

•輪迴的觀念提醒了我們,我們在世上種種的角色只是過往雲煙。

•做人常保持謙虛,才有可能繼續學習。

•是那些困頓的時光、痛苦的時刻、是悲傷和哀愁,將我們緊密交織在一起。

•痛苦源於對自己執著。

•太自我中心的想法,是痛苦的溫床。關懷他人的平安喜樂,才是快樂的泉源。

•不快樂的人往往太在乎自己,社交表現退縮,顯得悶悶不樂,甚至露出敵意

•快樂比不快樂的人更有礙、願意寬容。


喜愛度:❤❤❤❤❤

難易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姿姿的心靈花園 spiritual garden
5會員
34內容數
INFJ|高敏感人|情緒小收藏家 🌱 紀錄閱讀時的觸動 ✨ 也記下職場的感受與學習 📖 慢慢寫,慢慢長出自己的節奏 🍂 歡迎來心靈花園散步 🌷
2025/05/28
這篇文章是關於一本書《膽識》的讀後感。作者原本期待這本書能給予勇氣,但實際內容卻偏向科技職場經驗分享,對於非科技圈的讀者來說,較難產生共鳴。文章中特別提到書中一句話:「行動先於煩惱」,讓作者反思很多,也推薦給讀者。最後作者總結,這本書適合科技職場工作者或有轉職念頭者閱讀。
Thumbnail
2025/05/28
這篇文章是關於一本書《膽識》的讀後感。作者原本期待這本書能給予勇氣,但實際內容卻偏向科技職場經驗分享,對於非科技圈的讀者來說,較難產生共鳴。文章中特別提到書中一句話:「行動先於煩惱」,讓作者反思很多,也推薦給讀者。最後作者總結,這本書適合科技職場工作者或有轉職念頭者閱讀。
Thumbnail
2025/05/19
這是一本在說生離死別的書。 但內容很輕鬆有趣幽默又笑中帶淚,不是看了心會很痛的那種。 而是會讓人在傷痛中走出來,有歡笑有淚水。 書的章節是每個人的人生故事,從故事中都能感受會到很多心境。 講述每個家庭發生的困難、狀況。
2025/05/19
這是一本在說生離死別的書。 但內容很輕鬆有趣幽默又笑中帶淚,不是看了心會很痛的那種。 而是會讓人在傷痛中走出來,有歡笑有淚水。 書的章節是每個人的人生故事,從故事中都能感受會到很多心境。 講述每個家庭發生的困難、狀況。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貴在和樂相處, 人與人之間病在獨行獨斷。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喜》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貴在和樂相處, 人與人之間病在獨行獨斷。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喜》
Thumbnail
也許是達文西無時不刻的生活觀察,成了他源源不絕的創作養份,也因此從第一次創作開始到生命消亡,沒有一刻停止,實踐著如他所說:『我們因未曾虛度光陰而感到欣慰,儘管不受到讚揚,不出類拔萃,只要不虛度一生,就該感到愉快。』
Thumbnail
也許是達文西無時不刻的生活觀察,成了他源源不絕的創作養份,也因此從第一次創作開始到生命消亡,沒有一刻停止,實踐著如他所說:『我們因未曾虛度光陰而感到欣慰,儘管不受到讚揚,不出類拔萃,只要不虛度一生,就該感到愉快。』
Thumbnail
書中融合了納蒂科·林德布勞多年修行的智慧和他對現代生活的深刻反思。引導讀者探討生活的真諦,學會放下執著,追求內心的平靜與智慧。這本書之所以值得一讀,是因為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佛教哲理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生活智慧的指南。
Thumbnail
書中融合了納蒂科·林德布勞多年修行的智慧和他對現代生活的深刻反思。引導讀者探討生活的真諦,學會放下執著,追求內心的平靜與智慧。這本書之所以值得一讀,是因為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佛教哲理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生活智慧的指南。
Thumbnail
這本書透過作者的17年森林僧人生活,分享他對人生智慧的見解,包括不要相信自己的每個念頭、接受可能錯誤及相信這也會過去。這些智慧不僅讓我們重新思考人生,也帶給我們啟發。這本書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的心靈寶藏,值得我們一讀。
Thumbnail
這本書透過作者的17年森林僧人生活,分享他對人生智慧的見解,包括不要相信自己的每個念頭、接受可能錯誤及相信這也會過去。這些智慧不僅讓我們重新思考人生,也帶給我們啟發。這本書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的心靈寶藏,值得我們一讀。
Thumbnail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 The Book of Joy》 ✍️作者:達賴喇嘛 , 戴斯蒙‧屠圖 , 道格拉斯・亞伯拉姆 原文作者:The Dalai Lama, Desmond Tutu, Douglas Abrams 譯者: 韓絜光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
Thumbnail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 The Book of Joy》 ✍️作者:達賴喇嘛 , 戴斯蒙‧屠圖 , 道格拉斯・亞伯拉姆 原文作者:The Dalai Lama, Desmond Tutu, Douglas Abrams 譯者: 韓絜光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
Thumbnail
他知道一個人只要願意忍耐,他就有能力把這份愛放到最大,在他忍耐的過程,他必須放棄很多平凡人能夠享有的幸福,他寧願犧牲他這一生的幸福,也要帶給別人好幾世的幸福。是這樣的大愛,使得他獲准來到這個世界上進行這個偉大的計劃。
Thumbnail
他知道一個人只要願意忍耐,他就有能力把這份愛放到最大,在他忍耐的過程,他必須放棄很多平凡人能夠享有的幸福,他寧願犧牲他這一生的幸福,也要帶給別人好幾世的幸福。是這樣的大愛,使得他獲准來到這個世界上進行這個偉大的計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