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創作 《佛說》|緣起緣滅皆因果 實相人生悲苦轉 佛祖點化明心見 逍遙自在任遨遊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站在佛教的觀點和哲學裡,人和宇宙萬物的人、事、物牽連都是因為緣起和緣滅。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時間、空間、地點是如此多維度,而充塞在這三度、四維、五度空間裏的宇宙裏人來人往的,何以就是和某些人特別有緣份;在有限度的時間空間地點裏遇見了你我 ,成了摯交、師生、伴侶或夫妻或家人;從此彼此相扶相持,相愛相敬度過短暫的此生。

佛教上認為你我此世的緣分應該早在幾世前或許已經種下因果;今世的相遇都是因果輪轉。而這有情眾生總背負著累世的情緣和情債不斷地輪轉和折磨著我們的心性,若無法拋開這些亂我心性的情緣和情債,一生總要受這些情緣和情債所綑綁;因此惟有修心和看淡一切俗世塵緣才能回歸明心見性的自己。

我們都是凡塵世俗之人,宗教信仰或許也各自不同。有些人亦可能是無神論者,對這些佛教因果論和緣起緣滅之說淡然視之。我是位佛教徒,我仍然對這些理論和哲學有著信仰和尊敬。

這首詩沒有悲觀的意思,只是悲苦和憐憫人一生受苦、折磨在輪轉下的情緣和情債。我們總是要在走過人生一輪後,才能領悟人生是虛無和空相的;一切的一切總會化成虛空。然而情緣情債的揹負很折磨人,但或許這也是人來世間必經歷的體會和修行。

一起來讀這首詩 《佛說》



佛說

都說你我的相遇來自累世的靈魂牽絆

生生世世都有我們不斷輪轉動人故事

或是淒或是美

或是悲或是喜

或是哀或是樂

我們背負著累世情緣和情債

都在每一世磨啊磨 困惑與糾葛

 

佛說

人一生有著因因果果 牽絆是ㄧ定

佛說

人一生註定悲苦交集 修行是一定

佛說

人一生在大徹大悟後 牽絆才了斷

佛說

人一生在明心見性後 方才見自我

這一切一切的塵緣和悲苦

都將消逝在涅槃中

 

我是那實相的化身

在因果中深深品嚐這塵緣和悲苦

在因果中任實相的本我 超我

在自我中不斷輪轉

在輪轉中任

生生世世的故事傳唱不得方休



我是陷在這無法融化的悲苦冰丘中

在本我 自我和超我中不斷尋覓定位

在飲盡一切世間愛惡欲的酸甜苦辣

靜心等待佛祖的點化

再化身一縷縷輕煙

伴隨在佛祖青燈下

在香煙渺渺裊裊下

換得一生的逍遙和自在



詩及文章by素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ulan的沙龍
7會員
44內容數
Sula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25
此詩書寫對台灣的深深感恩和感謝。 我們生於此,魂魄也將魂跳於此, 因為有這塊多山和鬱鬱蒼蒼的林蔭庇護著我們。也因台灣有的自由、 民主、 人權的制度, 讓我們能有夢想、有勇氣做自己。 我們得珍惜台灣這塊寶地,珍惜她、愛護她,因為這塊寶地溫柔包容了島內來自不同的地方的人和他們多元的思想還有意見。
2025/07/25
此詩書寫對台灣的深深感恩和感謝。 我們生於此,魂魄也將魂跳於此, 因為有這塊多山和鬱鬱蒼蒼的林蔭庇護著我們。也因台灣有的自由、 民主、 人權的制度, 讓我們能有夢想、有勇氣做自己。 我們得珍惜台灣這塊寶地,珍惜她、愛護她,因為這塊寶地溫柔包容了島內來自不同的地方的人和他們多元的思想還有意見。
2025/07/22
一年四季,位處於副熱帶的臺灣總是艷陽高照。充滿熱力的陽光,火辣辣的點燃我們全身細胞。日陽下,大地所有花草樹木以綠油油的葉,生氣盎然的在這一片大自然的綠地裏或伸展或高掛於樹梢。 此詩抒寫夏陽下的風情和景緻,夏艷總奕奕生輝帶來最青春的活力;在艷陽下,在夏雨後、還有在晚風下的荷塘月色。夏的青春是多麽美好。
2025/07/22
一年四季,位處於副熱帶的臺灣總是艷陽高照。充滿熱力的陽光,火辣辣的點燃我們全身細胞。日陽下,大地所有花草樹木以綠油油的葉,生氣盎然的在這一片大自然的綠地裏或伸展或高掛於樹梢。 此詩抒寫夏陽下的風情和景緻,夏艷總奕奕生輝帶來最青春的活力;在艷陽下,在夏雨後、還有在晚風下的荷塘月色。夏的青春是多麽美好。
2025/07/18
詩友們或許讀過文學理論中的鏡像理論。鏡像理論可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和精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都是在追求自我的體現和認知,那是透過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和了解,從而反射自己是怎樣的人格。 這首詩抒寫鏡子反射的虛實人生和自我追逐人生的一切貪、瞠、痴都有如夢幻。短暫的鏡像人生如夢似真,實是有如鏡花緣人生罷了。
2025/07/18
詩友們或許讀過文學理論中的鏡像理論。鏡像理論可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和精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都是在追求自我的體現和認知,那是透過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和了解,從而反射自己是怎樣的人格。 這首詩抒寫鏡子反射的虛實人生和自我追逐人生的一切貪、瞠、痴都有如夢幻。短暫的鏡像人生如夢似真,實是有如鏡花緣人生罷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們今天用慈悲心修誦放生儀軌,還有殊勝的祈請文、咒語、佛號,跟生靈物命廣結善緣;甚至我們同修之間,在廣結善緣;跟有緣一起來參與的鬼神眾、六道有情眾生,也是廣結善緣。「廣結善緣」是成就佛道不可或缺的!人生在世,善緣少、惡緣多,就覺得人生很辛苦,做人好難,甚至有度日如年的感覺;如果善緣多、惡緣少
Thumbnail
我們今天用慈悲心修誦放生儀軌,還有殊勝的祈請文、咒語、佛號,跟生靈物命廣結善緣;甚至我們同修之間,在廣結善緣;跟有緣一起來參與的鬼神眾、六道有情眾生,也是廣結善緣。「廣結善緣」是成就佛道不可或缺的!人生在世,善緣少、惡緣多,就覺得人生很辛苦,做人好難,甚至有度日如年的感覺;如果善緣多、惡緣少
Thumbnail
我問佛:沒有結果的人為何相遇? 佛說:你怎知道今生的相遇不是彌補曾經的遺憾? 說不定今生的相遇是你磕破頭求來的, 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聲明中該遇見的人. 相遇即是緣,不是恩賜,就是劫. 緣起,在人群中看見你. 緣滅,看見你在人群中. 陪伴就是在還債, 離開就是以還清. 你唯一
Thumbnail
我問佛:沒有結果的人為何相遇? 佛說:你怎知道今生的相遇不是彌補曾經的遺憾? 說不定今生的相遇是你磕破頭求來的, 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聲明中該遇見的人. 相遇即是緣,不是恩賜,就是劫. 緣起,在人群中看見你. 緣滅,看見你在人群中. 陪伴就是在還債, 離開就是以還清. 你唯一
Thumbnail
什麼是愛呢?其實我們也無法真正回答愛是什麼,仍常在愛裡迷失,但也在邊迷路邊尋找答案的過程,沿途找到散落在時間線的自己。 佛法講慈悲,不講愛。因為眾人口中的愛常與渴愛混淆。
Thumbnail
什麼是愛呢?其實我們也無法真正回答愛是什麼,仍常在愛裡迷失,但也在邊迷路邊尋找答案的過程,沿途找到散落在時間線的自己。 佛法講慈悲,不講愛。因為眾人口中的愛常與渴愛混淆。
Thumbnail
佛教在创立时既讲无我论又讲轮回说,在同时论证两者时实际上存在着矛盾或困难。但无我论和轮回说对佛教都很重要。为解决这个矛盾及论证上的困难,佛教在发展中提出了种种概念或说法来化解这一问题。
Thumbnail
佛教在创立时既讲无我论又讲轮回说,在同时论证两者时实际上存在着矛盾或困难。但无我论和轮回说对佛教都很重要。为解决这个矛盾及论证上的困难,佛教在发展中提出了种种概念或说法来化解这一问题。
Thumbnail
「無我」與「輪迴」兩項概念之間,的確存在著某種衝突性,是以歷代的佛教思想家,無不對「無我的輪迴」一再進行詮釋。基本上,「無我」是解脫者所已證悟且要令末悟凡夫也能理解的「真實」,而「輪迴」是印度統傳下的一種世界觀,它告訴我們的是世間眾生生死流傳的「事實」,也提供了善惡有報的道德保證。
Thumbnail
「無我」與「輪迴」兩項概念之間,的確存在著某種衝突性,是以歷代的佛教思想家,無不對「無我的輪迴」一再進行詮釋。基本上,「無我」是解脫者所已證悟且要令末悟凡夫也能理解的「真實」,而「輪迴」是印度統傳下的一種世界觀,它告訴我們的是世間眾生生死流傳的「事實」,也提供了善惡有報的道德保證。
Thumbnail
"無常經"的啟示(象山慶24.4.23)      「世事無常」的感嘆,普在於一切人類的生命過程中,是一種整體性的觀察與體會,看似偶發的感觸,實乃經驗的累積;年紀越大,智慧越高,越面臨危機、越逼近於死亡,這種情感反應就越明顯而沉重;有時讓人感到悲哀、絕望,而起了厭離心,另尋一種常恆、安穩的情境,或
Thumbnail
"無常經"的啟示(象山慶24.4.23)      「世事無常」的感嘆,普在於一切人類的生命過程中,是一種整體性的觀察與體會,看似偶發的感觸,實乃經驗的累積;年紀越大,智慧越高,越面臨危機、越逼近於死亡,這種情感反應就越明顯而沉重;有時讓人感到悲哀、絕望,而起了厭離心,另尋一種常恆、安穩的情境,或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佛教對於世間萬物的看法,以及對於矛盾的觀點。針對佛教思想提出了一些疑問,並且探討了個人認知與世界觀的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佛教對於世間萬物的看法,以及對於矛盾的觀點。針對佛教思想提出了一些疑問,並且探討了個人認知與世界觀的關係。
Thumbnail
福薄於此法,猶豫亦難生;雖僅生猶豫,亦能壞三有。—《四百論》
Thumbnail
福薄於此法,猶豫亦難生;雖僅生猶豫,亦能壞三有。—《四百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