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管理七步驟 02:拆解作業流程
你曾經為自己立下一個雄心壯志——寫一本書、開設課程、跑一場馬拉松,結果打開電腦、拿起筆,卻愣在原地,不知道第一步該從哪裡下手?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因為目標還太「整塊」,太抽象,無從著手。要讓大計畫真正啟動,你需要的不是更多決心,而是一把能夠把任務「切碎」的好刀。
拆解流程,是讓願望變成行動的關鍵技術。這一篇,我們就來談談:怎麼用四種方法,幫助你把大目標切成一口口能吞下的「小任務」,從無從開始,到開始有方向。
一、先把山分段走:用 WBS 把計畫切成能量化的任務
所謂 WBS(工作劃分結構),就像是登山時不是只看山頂,而是把整段路程切成「起登→中段→攻頂→下山」幾個階段。
好的拆解,不只是切割,而是切得剛剛好:每個工作要小到能夠準確估算時間和成本,卻又不小到打碎節奏。
比如你說要「製作一門線上課」,這句話太模糊。透過 WBS,我們可以這樣拆:
- 撰寫課程架構
- 編寫每一堂課講義
- 製作簡報圖卡
- 錄製影片
- 剪輯後製
- 建置銷售頁
- 上架平台
每一項任務都具體、獨立、可估時間,這樣一來,才有機會落實。
📌 補充原則:每個任務所需時間應小於你規劃進度的時間單位。若你是以週為單位排程,那單項任務就不能拖過一週。
二、你是邏輯型還是直覺型?選對拆解方法才不會越拆越亂
我們常見的拆解方法,大致可分為兩種風格:
(1)系統性列舉法:從大到小、從上而下,一層層理出架構
這種方法類似寫大綱或畫金字塔,把事情一步步分解。它適合對專案已有概念、邏輯清楚的人。例如規劃一場講座時,會自然想到「場地租借、報名機制、簡報製作、社群行銷」等面向。
(2)隨想列舉法:從小到大、靈感先記下,再整理脈絡
有時候我們對一件事還沒有清晰的輪廓,這時候先記下腦中浮現的所有任務與想法,再回頭分類整合。這種方法自由、有彈性,但需要花點時間做歸納。
📌 實例舉例:我在構思《目標管理工作術》這個系列時,就是先用隨想法把想到的主題寫下來,再回頭用系統性列舉法重新分類,才形成這七步驟的清單。
三、拆解不等於瞎拆:MECE 原則幫你確認沒有重複、也沒有遺漏
MECE 原則是來自管理顧問界的黃金法則,意思是:
- Mutually Exclusive(彼此獨立)
-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完整無遺)
白話說:拆解任務時不能重複、也不能漏掉。
想像你是導演,要拍一部電影。你列出:劇本、演員、場地、剪輯。如果你重複把「拍攝」放進「劇本」和「演員」兩欄,那就是沒 MECE。漏掉「宣傳發行」也是失分。
📌 實例:在我拆解「推出一套閱讀課程」時,原本只想到內容製作,後來用 MECE 檢查後,補上了「會員系統」、「銷售漏斗」、「學員回饋追蹤」等要素,才讓整體運營邏輯完整。
小結:拆解,不只是管理任務,更是管理信心
當你能清楚地寫出「這週我就是要完成課程大綱」、「這兩天先處理封面設計需求」時,任務就不再是空泛的壓力,而是可以一步步推進的成就感。
如果你有一個一直沒開始的計畫,也許不是它不重要,而是你還沒好好拆解。
📣 下一篇預告:《別再用緊急當藉口,真正重要的事你排在哪?》
📌 如果你喜歡這系列文章,歡迎轉貼分享,也可以留言你「最常卡關的任務」,我會在接下來的篇章中一一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