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建築與場域文化遺產:保存維護的二十堂基本課》
作者:傅朝卿
出版年份:2025年4月初版策劃:財團法人台灣博物館文教基金會
出版:財團法人古都保存文教基金會
號稱「台灣文化資產教祖」,我的「文化資產入門書(日治時期台灣建築1895-1945)」的傅朝卿老師新書簡介來了!!!!
當然不是我這個後輩人能介紹的啊!!!!!
順便默念一下我心中的文化資產入門五巨頭(美國五巨頭山的概念)
(前言完)
引用我朋友的名言:「一本書的好壞,就在目錄」
當我看到目錄時,我決定要為這本書寫個推薦,架構很清楚(也許是手上有個跨領域的案子的關係吧!來寫一篇書介)
這本書的目錄結構是這樣:先從19世紀西方國際上文化資產的脈絡歷史開始解剖起,先定義與分類文化資產,再對於價值與基準、倫理及層級做基礎定義,而對於真實性及整體性這個文化資產學永遠的爭論做個明確的定義,再來下刀剖析其他面向。正如書中所說「二十堂課」,約略是大學18週的課綱內容(有很多學校開始採17、18週自主學習了~)是大學老師,或者各級老師的備課好朋友,也適合對高中以上的學子進行導讀,文資領域的專業人士當然是必備的案頭書啊!!!
文資人喜歡照片,這本書有大量的照片,雖然每一張照片沒有放的很大。案例上,以西洋建築史出發的傅朝卿老師,除了台灣本地案例以外,當然也有我們的鄰居日本!!穿針引線,可以當「學術旅遊書」來看,觀光系、歷史系以及各相關科系的課程也應該列為參考書目。
以上,是本鳥いくえ先生對書的小小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