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的靈魂》:行為金融學家教你洞悉人性的致富心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raw-image

前言:重新定義財富的維度

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理財的指南,更是一場關於人生意義的深度探索。丹尼爾·克羅斯比撰寫的《財富的靈魂》希望透過50則關於金錢與意義的反思,引導人們重新定義「富有」的真正含義。它挑戰了我們根深蒂固的財富迷思,引導我們從單純的「累積」轉向「活出」的智慧。透過豐富的案例、心理學研究和哲學思辨,克羅斯比揭示了財富與幸福之間複雜而微妙的關係,並提供了一套實用的框架,幫助讀者將金錢視為實現有意義人生的工具,而非最終目的。

一、財富的真正意義:超越數字的追求與生命的連結

書中以亞歷山大大帝的故事作為引子,深刻地闡述了金錢的局限性。這位坐擁「幾乎是全球的首富」的帝王,儘管擁有無與倫比的財富和權力,卻無法挽回摯友赫菲斯提安的性命。這個令人心碎的歷史片段,強烈地傳達了一個訊息:「就算擁有再多的錢都不能挽回他好友的性命」。這不僅是對金錢萬能論的有力反駁,更是對我們內心深處的叩問:當生命中最珍貴的事物面臨威脅時,數字的堆疊究竟能發揮多大的作用?

這個故事引導我們思考,人們為何傾向於盲目追逐數字,卻忽略了財富與「我們怎麼活」之間的深層連結。克羅斯比指出,社會普遍存在一種「量化」的傾向,我們習慣於用數字來衡量成功、幸福和價值。然而,這種對量化的過度追求,往往導致我們犧牲了那些無法被量化,卻對人生至關重要的價值。例如,我們可能為了追求更高的薪資而犧牲陪伴家人的時間,為了達到某個業績目標而忽略身心健康。當我們回顧人生時,這些被犧牲的「無形資產」,往往才是我們真正感到遺憾的。

作者強調:「人生旅途當中呢,我們常常建立和追逐目標,和我們事後反省的時候所想大不相通」。這句話點出了現代人普遍存在的困境:我們被社會的價值觀、媒體的宣傳所裹挾,設定了許多看似宏偉卻與內心真實渴望脫節的目標。這些目標或許能帶來短暫的成就感,卻無法填補內心的空虛。

而真正的財富,並非在於你擁有多少,而在於你如何運用你所擁有的,去創造一個你真正渴望、充滿意義的人生。這需要我們停下腳步,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觀,並將金錢視為實現這些價值觀的工具,而非唯一的驅動力。

二、人生目標的迷思與最終追求:從短期量化到長期意義的轉變

在追求財富的過程中,我們常常被各種短期目標所迷惑。Gallup 2022年的調查顯示,新年計畫中最受歡迎的目標是健身(80%)、財務目標(70%)和職業目標(60%)。這些目標無一例外地都與「衡量」和「量化」緊密相關。我們習慣於為自己設定具體的數字,並以此來衡量自己的進步和成功。然而,克羅斯比在書中引導我們思考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如果我們從生命的終點回顧,我們的人生目標是否會截然不同?

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哈佛大學長達80多年的研究中得到了印證。這項追蹤數百人生命歷程的長期研究發現,在臨終之際,人們最在乎的關鍵字並非金錢、地位或成就,而是「relationship(關係)」。這項研究結果,與我們日常生活中對成功的定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追求那些在生命盡頭顯得微不足道的東西,卻忽略了那些真正能帶來幸福和滿足感的深層連結。

2012年一項針對臨終者的研究,更是整理出了人生的「死前五大遺憾」,這些遺憾無一不揭示了我們在追求短期目標時,所忽略的長期意義:

1.希望自己沒有那麼努力工作。 這反映了許多人為了工作而犧牲了健康、家庭和個人生活,最終卻發現這些犧牲並未帶來預期的幸福。

2.後悔自己過著不想要的生活。 社會的期望、他人的眼光,常常讓我們偏離了內心真正的渴望,過著一種「被安排」的人生。

3.為沒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感受而悔恨。 壓抑真實的情緒,害怕衝突或不被理解,最終導致人際關係的疏離和內心的遺憾。

4.希望跟朋友保持更密切的聯繫。 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可能會發現,那些曾經親密的朋友,因為忙碌和疏忽而漸行漸遠。

5.感嘆,沒有讓自己過得更幸福。 這是一個總結性的遺憾,包含了對生活選擇、對待自己方式的後悔,最終發現自己並沒有真正地享受生活。

這些遺憾清晰地揭示了短期目標(量化)與長期意義(意義)之間的巨大落差。我們在年輕時,往往被社會的成功定義所綁架,追求那些可以被量化、被比較的成就。然而,當我們回首往事時,真正讓我們感到滿足和幸福的,卻是那些無法被量化的人際關係、內心感受和生命體驗。正如喬治·克隆尼所言:「人生最大的失敗從來不是做事情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人生最大的失敗呢,是當有一天你默然回手的時候,看待這一生你會非常感嘆。哎呀,當我年輕的時候,如果有做那件事情就好了。這就叫做意義。」這句話深刻地指出了,人類往往「直到時間所剩無幾的時候才能真正看清真相」。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提醒我們,在還有時間的時候,重新審視自己的目標,將重心從數字的追逐轉向意義的探索,從而避免在生命盡頭留下遺憾。

三、幸福的科學模型:PERMA五大元素與財富的實踐

正向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提出的幸福科學模型——PERMA,是《財富的靈魂》中一個重要的理論基礎,也是作者將財富與意義連結的實踐框架。PERMA模型包含了五個關鍵元素,它們共同構成了人類幸福和繁榮的基石。克羅斯比巧妙地將這些心理學概念融入到財富管理的視角中,為我們提供了實現「富有靈魂」的具體路徑。

P (Positive Emotion) 正向情緒:在乎該在乎的,忽略該忽略的

正向情緒是幸福的基礎,它不僅僅是快樂和喜悅,更是一種對生活的積極態度。書中提到,正向情緒可以簡單到與親友享用冰淇淋、聽一首好歌。然而,在財富管理中,正向情緒的核心在於「在乎該在乎的,忽略該忽略的」。這句話精闢地指出了我們在面對複雜多變的金融市場時,應有的心態。

在投資方面,克羅斯比強調要專注於可掌控的因素:

•定期存錢到退休帳戶: 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財富累積習慣,它確保了我們能夠持續地為未來儲備。

•不要頻繁進出,保持低廉的投資費用: 頻繁的交易不僅會增加成本,也容易受到市場情緒的影響,導致非理性的決策。長期持有、降低費用是穩健投資的關鍵。

•資產配置多元化: 分散投資風險,避免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是抵禦市場波動的有效策略。

•投資自己(包含聘請財務顧問): 提升自身的知識和技能,或是尋求專業的財務建議,都是對未來最好的投資。

與此同時,我們應該學會忽略那些不可控的因素:政治、市場波動、自然災害、關稅等。這些外部因素雖然會對市場產生影響,但我們無法預測或控制它們。過度關注這些因素只會徒增焦慮,影響我們的判斷力。書中引用歷史數據指出,雖然短期市場波動巨大(標普一年波動高達50%),但長期來看(例如30年),平均都是上漲的(8%到14%)。更令人振奮的是,「1926年到2022年這麼長的時間,將近100年的時間呢,從來沒有出現過20年的績效是負的」。這強烈地啟示我們,要「懂得長期的價值」,並「照顧自己」——活得夠久,不做蠢事,累積智慧,關注良好人際關係。只有保持身心健康,才能享受時間複利帶來的豐厚回報。

E (Engagement) 全心投入:從「知道」到「做到」的轉變

「知道是一回事,做到更重要」。這句話道出了許多人在知識與行動之間的鴻溝。我們可能閱讀了大量的理財書籍,聽了無數的講座,但如果沒有將這些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那麼所有的「知道」都將是徒勞。克羅斯比強調,真正的關鍵在於「行動」。

書中借鑒《知行之間》的觀點,提出了將知識轉化為行動的五個具體步驟:

1.教導他人強化理解: 當我們需要向他人解釋一個概念時,我們會被迫更深入地理解它,從而鞏固自己的知識。

2.從小處開始: 「簡單開始也是開存」。許多人因為目標過於宏大而遲遲不敢開始。然而,關鍵是養成習慣,而非錢的多寡。從小額儲蓄、小額投資開始,讓行動變得容易,更容易堅持。

3.找到做這件事的原因與目標: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確行動背後的動機和意義,能夠提供持續的動力,讓我們在遇到困難時不至於輕易放棄。

4.合作: 尋找志同道合的人,透過滿足對他人的承諾來達成對自己的承諾。與他人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可以互相鼓勵、互相監督,讓行動變得更有趣和可持續。

5.獎勵自己: 不斷獎勵每一個小的里程碑,從而從「知道」到「做到」。適當的獎勵能夠強化行為,形成正向循環,讓行動成為一種愉悅的體驗。

全心投入不僅僅是身體力行,更是心智上的專注。當我們對某件事情全心投入時,我們會進入一種「心流」狀態,時間感會消失,效率會大大提升。在財富管理中,這意味著我們要積極參與自己的財務規劃,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從制定預算、研究投資產品到定期審視財務狀況,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我們的全心投入,才能確保我們的財富目標能夠穩步實現。

R (Relationship) 正向關係:擺脫比較的枷鎖,專注於自身價值

「比較是偷走快樂的賊」。這句話精準地描繪了社會比較對我們幸福感的侵蝕。書中以梵谷為例,說明他因與高更的比較和嫉妒,終生都在克服不足和自我懷疑,最終在37歲英年早逝。這個例子警示我們,即使是藝術巨匠,也難逃比較的魔咒。

在現代社會,社交媒體的普及更是加劇了「社會比較」的現象。我們不斷地看到他人光鮮亮麗的生活,這讓我們產生「不夠」的感覺,即使我們已經擁有許多。克羅斯比指出:「我們是不怕窮的。我們真正怕的是比別人來得窮」。這種對「相對貧窮」的恐懼,驅使我們不斷地追逐更多的財富,卻忽略了內心的滿足感。

建立正向關係的關鍵在於:

•專注在自己的目標與價值: 每個人的人生軌跡都是獨特的,與他人比較只會讓我們偏離自己的道路。明確自己的目標和價值觀,並為之努力,才能找到真正的滿足感。

•表達感激之情: 感恩是一種強大的正向情緒,它能讓我們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減少對不足的關注。

•限制接觸社交媒體: 社交媒體上的「完美」生活往往是經過篩選和美化的,過度接觸容易產生不切實際的比較心理。

•選擇能帶來正向情緒的「參考對照組」: 與那些能夠激勵我們、支持我們、讓我們感到快樂的人交往,遠比與那些只會讓我們感到自卑的人交往更有益。

正向關係不僅僅是情感上的支持,更是財富累積的重要基石。良好的人際網絡可以帶來更多的機會、更廣闊的視野和更豐富的資源。當我們擁有真誠、支持性的關係時,我們的心靈會更加富足,也更能從容地面對財富旅程中的挑戰。

M (Meaning) 生命的意義:給予是通往富足之路

意義是PERMA模型中最深層次的元素,它關乎我們存在的目的和價值。克羅斯比推薦了維克多·弗蘭克爾的《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書,強調「給予是通往富足之路」。這句話顛覆了傳統的財富觀念,將財富的終極目的從「擁有」轉向「奉獻」。

書中指出:「一個人啊,越是能夠忘記自我,透過將自己奉獻或者給事業愛另外一個人,他就會越人性化,也就會越能發揮自己的潛能」。這是一種利他主義的財富觀,它認為金錢是工具,而非目的。賺錢應是為了「利他」、「共好」,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當我們將財富用於服務他人、貢獻社會時,我們不僅能獲得物質上的回報,更能體驗到深層次的意義感和滿足感。

將財富與意義目標結合的五個步驟:

1.設立願景: 清晰地描繪你希望透過財富實現的願景,例如改善社區、支持教育、保護環境等。

2.將願景與價值觀結合: 確保你的願景與你內心深處的價值觀一致。例如,環遊世界不僅僅是為了觀光,更是為了豐富人生體驗、拓展視野。

3.逆向工程思考如何達成計畫: 從最終願景出發,反推實現它所需的步驟和資源。

4.分析並累積所需資源(儲蓄與投資): 確定實現願景所需的財務資源,並制定相應的儲蓄和投資計畫。

5.全心投入,開始行動: 像對待其他PERMA元素一樣,將意義的追求轉化為具體的行動,並全心投入。

當金錢與意義結合時,財富就不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充滿溫度的力量。它能夠幫助我們實現個人抱負,同時也能為社會帶來正向的改變。這種「富有靈魂」的財富觀,不僅能讓我們自己感到幸福,也能影響和啟發身邊的人。

A (Accomplishment) 成就感:習慣的力量,累積微小的財富

成就感是PERMA模型中另一個重要的元素,它源於我們透過努力實現目標所獲得的滿足感。克羅斯比強調,成就感與「習慣」息息相關。「習慣的力量來自於重複帶來的財富」。心理學研究顯示,重複簡單的動作會啟動聯想學習,使行為自動產生。這意味著,我們不需要依賴強大的意志力或持續的動機,只要建立良好的習慣,就能自動地朝著目標前進。

書中指出:「人們常常浪費了許多經歷,試圖呢在個人的理財領域去培養一個正確的動機和態度。卻不知道行為才是最重要的關鍵。他態度呢會改變,沒錯,動機呢會減弱,但習慣呢卻是持久的。」這句話點出了許多人在理財上的誤區:我們過於強調「心態」和「動機」,卻忽略了「行為」的重要性。當我們將理財行為轉化為習慣時,它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

建立習慣的四個關鍵:

1.確認習慣: 清晰地定義你想要養成的習慣,例如每月儲存固定金額。

2.決定提示: 設定觸發自動行為的提示,例如每次消費前將等值金額存入儲蓄帳戶。

3.例行設計流程: 將行為自動化,減少決策的阻力。例如,設定自動轉帳到投資帳戶。

4.創造回饋: 獎勵自己,肯定努力。當我們完成一個小目標時,給予自己適當的獎勵,能夠強化行為,形成正向循環。

透過習慣的累積,微小的改變也能帶來巨大的財富。書中舉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若從大學畢業到65歲,每年將外食開支3500美元存入並投資標普500指數,「到退休的時候,你每一年省的這3500塊錢到了退休,會讓你的資產將近增加200多萬美元」。這個例子強烈地說明了複利和習慣的力量。它告訴我們,財富的累積並非一蹴可幾,而是由一個個微小的、持續的習慣所構成。當我們將這些習慣融入日常生活時,財富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增長。

結論:平衡人生,持續精進,影響生命

《財富的靈魂》這本書的核心訊息,是鼓勵我們透過平衡 PERMA 五大指標來實現幸福和富足。它挑戰了我們對財富的傳統認知,將其從單純的數字累積,提升到與人生意義、幸福感和人際關係緊密結合的更高層次。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如何賺錢,更是關於如何活出一個有意義、有價值的生命。

書中引用了兩位投資大師的智慧,為全書畫上了完美的句點。巴菲特曾說:「讓今天比昨天明顯過得更好就好了」。這句話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它提醒我們,成功和幸福並非一蹴可幾,而是由每天微小的進步所累積而成。與之呼應的是查理·蒙格的「每天最大的心願,只不過是在睡覺的時候,比起床的時候聰明一點點」。這兩位智者的話語,都強調了持續學習、不斷精進的重要性。這種「日拱一卒」的精神,不僅適用於知識的累積,更適用於財富的增長和人生的豐盛。

作者丹尼爾·克羅斯比在書中提醒我們,要定期檢視 PERMA 各個面向的不足之處。他建議我們「每天拿個10分鐘,讓每一個面向呢,慢慢的今天比昨天好一點點,明天比今天好一點點」。這種循序漸進、持之以恆的方法,是實現任何長期目標的關鍵。它避免了急功近利帶來的焦慮和挫敗感,讓我們能夠以更從容、更穩健的步伐,走向理想的人生。

最終,這本書所傳達的,不僅僅是累積財富的方法,更是關於如何將寶貴的時間和注意力投入到真正有意義的事物上。當我們能夠平衡 PERMA 的五個元素,並將金錢視為實現這些元素的工具時,我們就能夠「擁有富有的生命,也可以影響我們身旁周遭的人們,讓生命影響生命,一起擁有富有的靈魂」。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財富觀,它超越了物質的限制,觸及了人類存在的深層意義。它鼓勵我們不僅要為自己創造財富,更要將這份財富轉化為影響力,去幫助他人,去貢獻社會,從而實現個人與社會的共同繁榮。這本書為我們提供了一張地圖,指引我們走向一條不僅富有,更充滿意義的人生道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周裕翔的沙龍
0會員
6內容數
周裕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27
我是一名仲介人員,房仲業務這份工作實在不容易,買賣注意的面相和細節非常多,當然不免遇到客戶所提出來的要求和問題的解決,這次帶看來到白河,也是我目前從業以來帶看過最遠的地方,而物件房屋的出售處.附近約60公尺有一座變電所,客戶在購買房子的時候,因為考量家人日後要長期居住,擔憂電磁波會影響身體的健康
Thumbnail
2024/11/27
我是一名仲介人員,房仲業務這份工作實在不容易,買賣注意的面相和細節非常多,當然不免遇到客戶所提出來的要求和問題的解決,這次帶看來到白河,也是我目前從業以來帶看過最遠的地方,而物件房屋的出售處.附近約60公尺有一座變電所,客戶在購買房子的時候,因為考量家人日後要長期居住,擔憂電磁波會影響身體的健康
Thumbnail
2024/11/23
我們知道學習的重要,但知道和做到真的差很多,內在生命的豐富可能從自身的微小習慣而產生了變化,坦白說這不容易,建立良好的習慣,除了願意花自內心去執行外,還要遵守紀律,但我們大腦不喜歡複雜的事情,除了本身記憶外,包含我們的內在心理也會影響你大腦運作的執行,若不把事情簡單做,大腦會認為這很複雜,而內心也會
2024/11/23
我們知道學習的重要,但知道和做到真的差很多,內在生命的豐富可能從自身的微小習慣而產生了變化,坦白說這不容易,建立良好的習慣,除了願意花自內心去執行外,還要遵守紀律,但我們大腦不喜歡複雜的事情,除了本身記憶外,包含我們的內在心理也會影響你大腦運作的執行,若不把事情簡單做,大腦會認為這很複雜,而內心也會
2024/11/20
身為一位基督徒,讀經是必要的,除了參加穩定的聚會,還要培養讀經的習慣,讓生命變得更加豐盛,是不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可以成為被神使用的器皿,我們需要神的話語在我們裡面,要如何獲得?就在聖經當中,在信仰的核心當中就是盡心盡力去愛主你的神,其次就是愛人如己,我們是一群無牆教會的教友們,那什麼是無牆教會
Thumbnail
2024/11/20
身為一位基督徒,讀經是必要的,除了參加穩定的聚會,還要培養讀經的習慣,讓生命變得更加豐盛,是不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可以成為被神使用的器皿,我們需要神的話語在我們裡面,要如何獲得?就在聖經當中,在信仰的核心當中就是盡心盡力去愛主你的神,其次就是愛人如己,我們是一群無牆教會的教友們,那什麼是無牆教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書探討了人類金錢觀的形成及影響,並提出了改變金錢觀的方式和具體步驟。透過分析金錢腳本來瞭解自己的財務決策過程,並提出了實際的財務調整方案,包括儲蓄、投資、理財計劃以及與配偶共同制定的願景目標等。
Thumbnail
本書探討了人類金錢觀的形成及影響,並提出了改變金錢觀的方式和具體步驟。透過分析金錢腳本來瞭解自己的財務決策過程,並提出了實際的財務調整方案,包括儲蓄、投資、理財計劃以及與配偶共同制定的願景目標等。
Thumbnail
《致富心態(Psychology of Money)》這本書從理財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探索了金錢的意義。小編在重覆閱讀兩次後,彙整書籍18節重點,帶領大家踏上一段致富心態的探索之旅,也願我們都能夠重新審視對財富自由的本質,洞察金錢心理學的世界。
Thumbnail
《致富心態(Psychology of Money)》這本書從理財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探索了金錢的意義。小編在重覆閱讀兩次後,彙整書籍18節重點,帶領大家踏上一段致富心態的探索之旅,也願我們都能夠重新審視對財富自由的本質,洞察金錢心理學的世界。
Thumbnail
這是一本與眾不同的投資理財書,不談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等專業知識,談的是如何看待金錢本質的心理學。你用什麼樣的心態面對金錢,將會造就不同的財富人生。 我認為這六個重要心態,值得想要投資理財的朋友們深思咀嚼,有任何想法與建議,非常歡迎留言和我交流喔。
Thumbnail
這是一本與眾不同的投資理財書,不談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等專業知識,談的是如何看待金錢本質的心理學。你用什麼樣的心態面對金錢,將會造就不同的財富人生。 我認為這六個重要心態,值得想要投資理財的朋友們深思咀嚼,有任何想法與建議,非常歡迎留言和我交流喔。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探討了一般人無法致富的核心問題——心態。通過這本書擴展讀者的視野,改變他們的思考模式,並打開心扉,鼓勵迎接一個充滿機遇的嶄新世界。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探討了一般人無法致富的核心問題——心態。通過這本書擴展讀者的視野,改變他們的思考模式,並打開心扉,鼓勵迎接一個充滿機遇的嶄新世界。
Thumbnail
闡述如何正確掌握思考與行動模式,擺脫金錢奴隸的命運,成為自由的知識/財富巨擘。 提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只憑努力工作難以獲得超越平均水準的成果,還探討了財富與幸福感的關係,以及人們常見的謬誤論斷。 最後強調財富積累不僅止於金融知識,更需對人性/心理有深刻認知。
Thumbnail
闡述如何正確掌握思考與行動模式,擺脫金錢奴隸的命運,成為自由的知識/財富巨擘。 提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只憑努力工作難以獲得超越平均水準的成果,還探討了財富與幸福感的關係,以及人們常見的謬誤論斷。 最後強調財富積累不僅止於金融知識,更需對人性/心理有深刻認知。
Thumbnail
追求財富時,不要忽略財商的重要性。書中提到,致富心態不僅指賺錢能力,也是能夠明智地運用財務資源,做出有利於自己生活和事業的決策的能力。學習財商,建立對的致富心態與觀念,能讓我們擁有富足的一生。
Thumbnail
追求財富時,不要忽略財商的重要性。書中提到,致富心態不僅指賺錢能力,也是能夠明智地運用財務資源,做出有利於自己生活和事業的決策的能力。學習財商,建立對的致富心態與觀念,能讓我們擁有富足的一生。
Thumbnail
書名:致富心態(The Psychology of Money) 擁有正確的金錢觀,比賺多少錢重要 因此這本書就是我的致富守財寶典
Thumbnail
書名:致富心態(The Psychology of Money) 擁有正確的金錢觀,比賺多少錢重要 因此這本書就是我的致富守財寶典
Thumbnail
本書不是教你怎麼理財,反而在講述人生在世必須擁有的心態和價值觀。
Thumbnail
本書不是教你怎麼理財,反而在講述人生在世必須擁有的心態和價值觀。
Thumbnail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1.想學習理財的人 這本書提供了基礎的理財知識,能幫助你建立對金錢管理的基本概念。 2.剛踏入職場的人 這本書可以幫助你友善的建立良好的理財觀念,從出社會的時候,就能為自己的未來做出正確的財務規劃和選擇。
Thumbnail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1.想學習理財的人 這本書提供了基礎的理財知識,能幫助你建立對金錢管理的基本概念。 2.剛踏入職場的人 這本書可以幫助你友善的建立良好的理財觀念,從出社會的時候,就能為自己的未來做出正確的財務規劃和選擇。
Thumbnail
透過幾位理財作家的書籍,可以瞭解要想成為有錢人,必須先了解金錢的真正意義。錢不過是實現目標的工具,重要的是要透過金錢實現什麼目的,並且在賺錢後,更該瞭解金錢價值觀。本篇文章反省了作者過去對金錢的態度,分享了對金錢和理想生活的思考,並提出了試著寫筆記的挑戰。
Thumbnail
透過幾位理財作家的書籍,可以瞭解要想成為有錢人,必須先了解金錢的真正意義。錢不過是實現目標的工具,重要的是要透過金錢實現什麼目的,並且在賺錢後,更該瞭解金錢價值觀。本篇文章反省了作者過去對金錢的態度,分享了對金錢和理想生活的思考,並提出了試著寫筆記的挑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