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tGPT生成
🌿草籽茶/青草茶(Herbal Cooling Tea)
一鍋混合草本熬煮的青草茶,是老一輩口中的「涼茶」,是炎夏裡一種溫柔的療癒,也是漢藥民間智慧的日常儀式。應該也有不少人的童年記憶裏頭少不了這杯媽媽灶咖熬燉的青草茶。
❶ 青草茶的文化意義
「草籽茶」又稱青草茶,是許多台灣鄉村孩子成長記憶中的味道。不是市售甜飲,而是一帖帖親手熬煮、入口微苦回甘的草藥湯。它不只是消暑,而是一種生活裡的照護語言。當你嘴破、煩熱、喉嚨癢癢時,長輩總會說:「來,喝一口青草茶。」
❷ 歷史背景介紹
青草茶的歷史可追溯至清代,來自閩南、客家與原住民族群的草藥知識交匯之地。台灣早期沒有冷氣,農村多半靠山、靠田,當身體燥熱上火,村裡的阿嬤便會走進後山或草藥店,抓一把仙草乾、魚腥草、白鶴靈芝、金銀花、車前草……煮成一家大小共享的茶湯。
這些草藥原料多數可在中藥行或販售青草的店鋪購得,是台灣巷弄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青草店也因此誕生,從一間間街頭角落的小鋪,到青草巷的藥香風景,構築出一段段屬於台灣的民間療癒文化。高雄以三鳳宮附近以及鳳山區為多,建議先搜尋與了解。我與友人則常去三鳳宮附近買過幾次,正確店名忘了xd❸ 食材與做法
基本配方:
- 仙草乾 一小把
- 魚腥草 一小把
- 白鶴靈芝 3~5片
- 金銀花 適量
- 車前草 少許
- 黑糖 適量(依個人口味酌加)或者冰糖或者二砂糖。
- 水 2500ml
📌 註:食材大多可於傳統中藥房與青草行購得。南部地區習慣於熬煮時直接加入黑糖,使口感回甘,有助於夏日退火。小時候我家母親因為從小懂得辨識,青草食材多半是自己種的或者去有生長地或者托舅舅們在鄉下取得,她鮮少花錢買,這應該也是母親的天賦之一吧~
作法步驟:
- 將所有草藥洗淨,稍加浸泡。
- 水滾後加入所有材料,小火慢熬約1小時。
- 熄火後過濾掉青草渣加糖攪拌放涼,過濾即可飲用。可冰鎮後飲用風味更佳。
❹ 小細節提醒或實用技巧
- 魚腥草氣味較重,可減量或搭配薄荷葉中和。
- 體質偏寒者可加幾片薑片調和寒性。
- 熬煮過程建議打開鍋蓋聞香,避免煮乾與焦底。
- 黑糖用量依個人喜好斟酌,有人喜苦、有人偏甘。不加甘草片是某些家庭的獨門風味,更能保留草藥本身清香。
❺ 營養價值
青草茶屬於日常調理型飲品,雖不強調營養補給,卻蘊藏豐富的草藥智慧。各種草本植物各司其職,共同達到清熱、利濕、解毒、退火的效能。以下為主要食材功能介紹:
- 仙草乾(Chinese Mesona):具有抗氧化、降火氣、幫助消化、潤腸通便等功效,也有研究指出其具輕度降血糖潛力,能舒緩夏日常見的煩躁與虛熱。
- 魚腥草(Houttuynia):性寒,有清熱解毒、抗菌抗炎、清肺止咳之效,尤其適合有咽喉不適、口臭、尿道感染傾向者,但不建議過量或體質過寒者單獨大量飲用。
- 白鶴靈芝(White Crane Flower):具抗病毒、提升免疫力、涼血排毒之用,對於體內熱毒或長痘、口破者特別適合。
- 金銀花(Honeysuckle):可清熱解毒、緩解喉嚨腫痛,常見於感冒初起或口腔潰瘍時的保健飲品,溫和且氣味芬芳。
- 車前草(Plantain):具利尿、消腫、止咳化痰功效,特別適合水腫型體質、濕氣重者,可促進新陳代謝與身體排毒。
- 黑糖(Black Sugar):雖非藥材,但富含礦物質,有助補中益氣、活血化瘀,亦可中和青草茶的苦味,讓口感更溫潤易飲。
📌 提醒:青草茶屬偏寒飲品,體虛、經期中、孕婦或腸胃極易受寒者,應視個人體質減量飲用或諮詢專業中醫調整配方。
❻ 延伸故事
在許多人的童年記憶裡,青草茶可能是街角青草行裡的塑膠瓶飲,但在我們家,它是「媽媽夏日配方」。
回憶裡媽媽總在每年夏天,準備好想要煮青草茶那些青藥,有些會經過事先曝曬手續。然後一鍋一鍋地熬煮。她不加甘草片,說那味道太搶了,會蓋過草藥原本的氣息。但她會直接加一些黑糖進去,不為了甜,而是讓我們能更容易入口以及說著黑糖退火。
在那個物資不豐的年代,冷飲是奢侈品。有這樣一大壺冰涼又退火的青草茶,放在鋁鍋裡先自然降溫、再放進冰箱,是孩子們放學後最期待的幸福。
那一杯杯茶,涼的不只是身體,更是記憶裡難得的甜。
也有人跟我一樣有這樣的童年記憶嗎?孩子們夏天時我常煮,因為常常在學校熱噗噗回家,放下書包第一句話:「媽~~熱爆了」想起媽媽小時候這些愛的進行式,我也跟著效仿,夜裡比較好睡,隔天上課也比較沒有那麼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