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發現一顆剛剛好的石頭》|撿起的是自己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你有沒有撿過一顆石頭,

然後捨不得放下?

不是因為它特別漂亮,而是因為它「剛剛好」。

剛剛好落在你那天的心情裡,

剛剛好讓你想起某個人、某個地方,

或某個你以為早就忘了的自己。

這本書,就給我那樣的感覺。



raw-image

封面是一個孩子微微彎腰,

身體向前傾斜,

他的神情是完全安靜的專注,

這是只在孩子身上看得到的動作,

一種還相信萬物皆有聲音的眼神。


🪨整本書就是從這個動作開始的,

一個人願意彎下身,

去碰觸一樣不會說、不會動的東西。

這樣的靠近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姿態。


石頭是那麼稀鬆平常的東西,

我們走在路上大概不會注意到,

但它會在你拾起的時候,

提供一種重量,一種實感。

這個世界裡太多東西輕得可以被忽略,

而石頭提醒你,有些東西值得用雙手去握住。


🪨繪本裡沒有哪個人是主角,

孩子們輪流出現在不同場景裡,

有人爬上大石塊,

有人在沙灘上把小石頭疊高高,

有人蹲著把石頭排列成特定模樣,

有人只是坐在石頭什麼也不做。


這些畫面沒有特別厲害的地方,

但每一幅都像呼吸,

動作都不大,卻有東西沉在心裡了。


raw-image

🪨這一頁是陽光黃的頁面,

幾個孩子在一大片巨石上攀爬。

有的爬到高處,有的還在起步,

還有個站在一旁觀望。

岩石的紋理細緻流動,

像地層的時間記錄,也像是大地的年輪。


這頁的文字:

「你一眼就能看出來,

那些巨大的石頭是讓人攀爬的。」

看起來是在講岩石,其實也像是在講孩子。

每個孩子就像一顆巨大的石頭,

不是只看表面就能懂的。

他們的內在,常常比外表還更深、更廣,

只是我們可能還沒看到而已。



raw-image

🪨這個跨頁無比生活化,

左頁,好多石頭堆成一座塔,

每一顆都不一樣,有大有小。

這些石頭乍看只是在做平衡遊戲,

但卻也在告訴我們,

我們把生活中微小的東西放在一起,

也能蓋出自己的世界。


右頁有幾個孩子趴在地上,

專心的用石頭、貝殼和小桶子,

一顆顆的把沙子隔出一間間「小房間」。

那些房間沒有牆、沒有屋頂,

但在孩子的心裡,這就是一個家。


文字說:

「你也可以把石頭排成好幾排,

替一小時後就會消失的房子隔出幾個小房間。」

聽起來有點悲傷。

但其實這正是孩子的真,

他們知道海潮一來,

這些房子會消失,還是認真的蓋,

因為那一個小時裡,這些房子就真的存在過。



raw-image

🪨再翻幾頁,

是全書裡我最喜愛的畫面之一:

夜晚,一個孩子躺在大石頭上,仰望星空。

背景是深深的灰藍,孩子穿著紅衣、黃褲。


左頁文字寫著: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你什麼都沒在做,

就像他們也可能認為石頭什麼都沒做那樣。」


右頁文字寫著:

「但你和石頭都知道他們錯了。」

這段話只有平靜的陳述與深深的理解。


它讓我想到那些被誤會的日子、

那些沒被看見的努力,

還有那些靜靜坐著、但心裡其實正在翻湧的時候。


這段話寫給孩子,

也寫給每一個不想被催促的大人。


那顆石頭,此刻成了床、成了肩膀、

成了靜靜陪伴我們的一部分。


🪨另一頁這麼說:

「如果有時候,

這個世界好像沒留意到你真正有多麼巨大,

別忘了山脈裡面的那些大石頭。

它們有些也不會被看見,

然而它們的巨大並沒有消失,就像你的一樣。」


這其實是在偷偷對那些安靜、

不多話、卻一直在努力生活的大人說:

「我懂你。」


我們太習慣為了證明自己而發光,

但有些人選擇成為構成地形的那種東西,

安靜、持久、穩定、不會塌。


🪨書裡的插圖全由費莉西塔・莎拉完成,

水彩般暈染的顏色、

石頭與土壤間無明確邊界的筆觸,

讓整體視覺充滿觸感。

我們彷彿可以感覺到石頭的冰涼,

或踩在沙地上細細碎碎的摩擦聲。

書中的孩子們皮膚顏色各異、髮型不同。

沒有人是主角,但每個人都在做自己的事,

這本書不只是給孩子看的,

它也是一種給大人的提醒:

觀察,是一種選擇的開始。


🪨你也許會記得某個午後:

在海邊撿了一顆石頭。

走著走著,它卻慢慢變得有點重要,

不是因為它特別漂亮或稀有,

只是因為你撿了它、拿著它、

和它一起走過一段路。


這本書的畫面,就是那種感覺。

《小王子》裡有句話,

「正因為你為你的玫瑰花費了時間,

它才變得如此重要。」

我們對石頭的感情,或許也是這麼一回事。


🪨不是所有東西都要有清楚的功能,

不是每種情感都能準確解釋。

有時候,一顆石頭會被你留著,

只是因為當你看見它的那一瞬間,

你也恰好看見了某個版本的自己。


我們不一定需要正確的答案,

只需要在某個安靜的時刻,

有一顆剛剛好的石頭,

可以握在手心,陪著你不說話。


那顆石頭不會變什麼,也不需要變什麼。

它的意義,不在它本身,

而在於你願意跟它一起走過一段路。

你怎麼對待那顆石頭,

或許就是你正在學著怎麼對待自己。





《當你發現一顆剛剛好的石頭》

作者|瑪麗・蓮・芮  

繪者|費里希妲.薩拉

譯者|黃又青

出版|阿布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檸檬的家
77會員
510內容數
繪本,顧名思義就是圖畫佔比較大的書籍。常有人說,繪本是給孩子看的,而我認為繪本沒有年齡的限制,它只是眾多書籍類型中的一類。字數越少的書籍,想要傳遞訊息越不容易。所以。我想在這個專題中介紹我喜歡的繪本,和所有人分享。
檸檬的家的其他內容
2025/06/10
🦋大部分的蛻變故事都很戲劇化, 醜小鴨變天鵝、灰姑娘變公主⋯⋯ 但《毛毛蟲變身了》不是這樣說的, 它告訴我們,「變身」其實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這是日本插畫家桃山鈴子與 昆蟲學家井上大成共同完成的作品。 科學與圖像交會, 卻意外打開了另一種情緒的容器。 這本書有點像雨
Thumbnail
2025/06/10
🦋大部分的蛻變故事都很戲劇化, 醜小鴨變天鵝、灰姑娘變公主⋯⋯ 但《毛毛蟲變身了》不是這樣說的, 它告訴我們,「變身」其實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這是日本插畫家桃山鈴子與 昆蟲學家井上大成共同完成的作品。 科學與圖像交會, 卻意外打開了另一種情緒的容器。 這本書有點像雨
Thumbnail
2025/06/09
🐳作者李如青的《深海之生‧深海之聲》 是一冊雙頭繪本, 一邊從生命的誕生開始, 一邊從聲音的孤獨展開。 兩端開啟,各自走出不同方向的路, 但最終都指向同一個問題: 如果沒有被聽見,我們還會繼續發聲嗎? 這本書的形式本身就非常有意思, 雙頭書不是從頭翻到尾的故事, 而是
Thumbnail
2025/06/09
🐳作者李如青的《深海之生‧深海之聲》 是一冊雙頭繪本, 一邊從生命的誕生開始, 一邊從聲音的孤獨展開。 兩端開啟,各自走出不同方向的路, 但最終都指向同一個問題: 如果沒有被聽見,我們還會繼續發聲嗎? 這本書的形式本身就非常有意思, 雙頭書不是從頭翻到尾的故事, 而是
Thumbnail
2025/06/08
有時候,背影比正面還有分量。 ❤️在《我就是我》的封面上, 一個孩子背對著我們,雙手叉腰, 他的紅衣寫著書名, 他的前方,是一整片看不太清楚的群像, 那些說過話、沒說話、說錯話的人, 那些投以目光卻不曾真正看見的視線。 這是一種穩穩站住的姿態。 ❤️在這本書中, 每一頁
Thumbnail
2025/06/08
有時候,背影比正面還有分量。 ❤️在《我就是我》的封面上, 一個孩子背對著我們,雙手叉腰, 他的紅衣寫著書名, 他的前方,是一整片看不太清楚的群像, 那些說過話、沒說話、說錯話的人, 那些投以目光卻不曾真正看見的視線。 這是一種穩穩站住的姿態。 ❤️在這本書中, 每一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最近很喜歡看書,也很喜歡把書中有感的句點把它記錄下來,也很喜歡把閱讀過程中的頓感分享。因為看書是輸入,而分享是輸出的。把它融入到生活當中文字就會成為您生活當中的活寶貝。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讓別人開心滿足然而會忽略了自己的真正感受。 看著別人的生活以為那也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因此迷失了自己。 這些年
Thumbnail
最近很喜歡看書,也很喜歡把書中有感的句點把它記錄下來,也很喜歡把閱讀過程中的頓感分享。因為看書是輸入,而分享是輸出的。把它融入到生活當中文字就會成為您生活當中的活寶貝。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讓別人開心滿足然而會忽略了自己的真正感受。 看著別人的生活以為那也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因此迷失了自己。 這些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女孩醒來後成為了石像,看著生活中的人們繼續前行。她看到了過去熟悉的人事物,也見證了時間的流逝和改變。文章充滿了對生命和時間的感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女孩醒來後成為了石像,看著生活中的人們繼續前行。她看到了過去熟悉的人事物,也見證了時間的流逝和改變。文章充滿了對生命和時間的感慨。
Thumbnail
像一顆小石頭 旅行在不同的時空維度 途中 環境的碰撞 令我成方成圓 形成規矩 不論多麼想抓住岸邊的浮木 亦無法預測下一段的旅程 不論多麼想停留在舒心的時刻 亦無法挽留時光的流逝 但願學習放鬆心情 沉靜思緒 隨順時間的流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選擇 對自己最舒
Thumbnail
像一顆小石頭 旅行在不同的時空維度 途中 環境的碰撞 令我成方成圓 形成規矩 不論多麼想抓住岸邊的浮木 亦無法預測下一段的旅程 不論多麼想停留在舒心的時刻 亦無法挽留時光的流逝 但願學習放鬆心情 沉靜思緒 隨順時間的流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選擇 對自己最舒
Thumbnail
   「我在某本書看見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那本書是……」   我想,今日試讀的《那本書是》,非常適合這個引言。
Thumbnail
   「我在某本書看見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那本書是……」   我想,今日試讀的《那本書是》,非常適合這個引言。
Thumbnail
💛最喜歡裡面的一句話是: 沒有正確的人生, 也沒有錯誤的人生。 因為沒有正確答案, 我們便可以更自由的享受人生。 賦予事物意義的人是你, 從各種不同觀點, 多元面向觀察事物。
Thumbnail
💛最喜歡裡面的一句話是: 沒有正確的人生, 也沒有錯誤的人生。 因為沒有正確答案, 我們便可以更自由的享受人生。 賦予事物意義的人是你, 從各種不同觀點, 多元面向觀察事物。
Thumbnail
  小鎮上有一家老式書店,門面破舊,但藏書豐富。我最喜歡在那裡浪費時光,靠在舊木書架前,隨手翻開一本陌生的書。   那天,我拿起一本精裝的詩集,打開後,一片樹葉隨風飄落。樹葉已經枯黃,幾乎透明,但形狀完整,仿佛剛從樹上脫落。我將它拾起,細細端詳,樹葉邊緣處有幾個小洞,大概是蟲蛀過的痕跡
Thumbnail
  小鎮上有一家老式書店,門面破舊,但藏書豐富。我最喜歡在那裡浪費時光,靠在舊木書架前,隨手翻開一本陌生的書。   那天,我拿起一本精裝的詩集,打開後,一片樹葉隨風飄落。樹葉已經枯黃,幾乎透明,但形狀完整,仿佛剛從樹上脫落。我將它拾起,細細端詳,樹葉邊緣處有幾個小洞,大概是蟲蛀過的痕跡
Thumbnail
即便生活忙碌,有了那些細小的美好,足夠讓我們一起邁向遠方
Thumbnail
即便生活忙碌,有了那些細小的美好,足夠讓我們一起邁向遠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