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最近動作變慢,整天說冷、懶洋洋的,我還以為她只是年紀大了。」
「阿公過去活力很好,這一年卻常常失眠、心悸、一直說吃不飽,結果是甲狀腺出問。」
熟齡族的身體改變,常常悄悄發生。不少症狀會被誤認為是「正常老化」,像是怕冷、失眠、便祕、心跳快、體重變化大……但其實,這些可能是甲狀腺功能異常在發出警訊。今天這篇就來聊聊:
- 什麼是甲狀腺功能異常?
- 熟齡族有哪些「容易被忽略」的隱性症狀?
- 要怎麼診斷與處理這類問題?

🧠 甲狀腺是什麼?它在做什麼?
甲狀腺是一個位於脖子正前方、外形像蝴蝶的內分泌腺體,大約介於喉結與鎖骨中間的位置。雖然體積不大,卻是掌控全身新陳代謝的「中控開關」。
🔬 它會分泌哪些重要的「荷爾蒙」?
主要是兩種:
這兩種荷爾蒙的製造與釋放,受到腦部「腦下垂體」釋放的 TSH(促甲狀腺素)的調控。當血中 T3、T4 太少時,TSH 會上升來刺激甲狀腺增加分泌;反之則下降。
➡️ 這是一個「負回饋系統」,像是空調的溫度自動調節器。
⚙️ 甲狀腺素會影響哪些生理功能?
甲狀腺素可以說是身體代謝的「加速器」。它會影響:
- 心跳與血壓
→ 調節心臟跳動的速度與強度。過多會心悸,過少會心跳慢。 - 體溫控制
→ 幫助細胞燃燒能量、產熱。過多怕熱,過少怕冷。 - 腦部功能與情緒穩定
→ 影響記憶力、專注力、情緒穩定度。異常時可能憂鬱或焦躁。 - 腸胃蠕動與排便
→ 過快會腹瀉,過慢會便祕。 - 肌肉與神經反應
→ 功能過高會手抖,過低會反應變慢、手腳沉重。 - 皮膚與頭髮健康
→ 過低會導致乾燥、掉髮、指甲脆弱。 - 月經與生殖功能
→ 影響排卵與經期規律,特別是女性影響大。 - 膽固醇與體重控制
→ 甲狀腺低下容易膽固醇升高,體重增加。亢進則體重下降。
🧠 為什麼甲狀腺對熟齡族特別重要?
甲狀腺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但到了熟齡階段,它的「重要性」不只是維持代謝,還牽涉到情緒穩定、生活品質與延緩衰老速度。以下是幾個關鍵原因,說明為什麼熟齡族特別需要注意甲狀腺健康。
1️⃣ 熟齡代謝本就下降,甲狀腺失衡會加劇問題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自然的新陳代謝會趨緩,這是正常的老化過程。但如果同時合併甲狀腺功能低下,就會:
- 更容易累、活動力下降
- 體溫調節變差,手腳冰冷
- 體重增加但食慾不佳
- 腸胃蠕動減慢、便祕加劇
➡️ 原本屬於「正常老化」的變化,被甲狀腺問題放大,導致身體與心理的機能退化加快。
2️⃣ 情緒與記憶變化易與老化混淆
甲狀腺異常會影響神經系統與大腦運作。熟齡族若甲狀腺低下,會出現:
- 情緒低落、不想說話、無法集中注意力
- 記憶力變差、覺得腦袋卡卡的
- 對外界興趣減低、動力不足
而這些症狀常被家人誤解為「老了」「退化了」,甚至被誤診為憂鬱症或失智症。
➡️ 若能正確診斷與治療甲狀腺功能問題,這些狀況常常可以改善,甚至逆轉。
3️⃣ 心律不整、血壓異常、膽固醇升高可能都是它的鍋
甲狀腺功能異常會:
- 影響心跳:太快(亢進)、太慢(低下)或心律不整
- 改變血壓:有些人甲狀腺異常時血壓會忽高忽低
- 影響脂質代謝:低下會讓總膽固醇、LDL(壞膽固醇)升高
➡️ 很多熟齡者檢查血脂異常、心悸、心電圖不正常時,卻沒想到問題根源其實來自甲狀腺。
4️⃣ 免疫功能改變,使甲狀腺疾病更常見
熟齡階段免疫調節系統改變,**自體免疫疾病(如橋本氏甲狀腺炎、葛瑞夫茲氏症)**的風險也增加。這些疾病會導致:
- 慢性甲狀腺發炎
- 功能時好時壞(忽亢忽低)
- 甲狀腺結節、腫大
而這些變化若不追蹤或治療,有可能進展為永久性功能低下。
5️⃣ 熟齡女性特別高風險
研究顯示,65 歲以上女性罹患甲狀腺低下的機率遠高於男性,這與荷爾蒙變化、免疫系統敏感度有關。
尤其是停經後婦女,若出現:
- 體重忽然變重
- 情緒波動劇烈
- 記憶力衰退
- 頻繁便祕、怕冷
應高度懷疑是否與甲狀腺功能有關。
6️⃣ 正確治療能有效改善生活品質
甲狀腺功能異常其實治療起來並不複雜:
- 甲狀腺低下 → 服用口服甲狀腺素,每天固定時間服藥
- 甲狀腺亢進 → 口服抑制劑或放射性碘、手術治療
最關鍵的是:早期發現、對症治療,不只能改善症狀,更能提升整體生活品質與健康壽命。
📌 常見的甲狀腺問題有哪兩種?
1️⃣ 甲狀腺功能亢進(Hyperthyroidism):油門踩太大
→ 新陳代謝過快,導致人過度興奮、心跳快、怕熱、體重減輕。
2️⃣ 甲狀腺功能低下(Hypothyroidism):油門踩太小
→ 新陳代謝變慢,導致人變懶、怕冷、便祕、體重增加、情緒低落。
💬 小故事:以為是「老了」,其實是甲狀腺失調
林先生(74 歲)這半年來越來越怕冷,手腳冰冷、話變少、胃口差,家人以為他老了、可能有點憂鬱。直到一次健康檢查發現 TSH 高達 12(正常約 0.4~4.0),確診為甲狀腺功能低下。
治療幾週後,他的精神與活力回來了,還笑說:「原來我不是老,是缺荷爾蒙啊!」
🧪 快速自我檢查表:你有這些症狀嗎?

✅ 若懷疑,建議抽血檢查 TSH、T3、T4 三項。
🔍 為什麼熟齡族的甲狀腺問題常被忽略?
在熟齡族群中,甲狀腺功能異常其實並不罕見,尤其是女性。但問題是,甲狀腺問題的症狀太像「正常老化」,以致於許多長輩甚至醫師都不會第一時間懷疑甲狀腺出問題。
以下是幾個導致錯過診斷的常見原因:
1️⃣ 症狀與老化重疊,難以分辨
熟齡者常有以下狀況:
- 動作變慢、反應遲鈍 → 常被當作年紀大了
- 嗜睡、精神差、記性變差 → 被誤以為是初期失智
- 便祕、怕冷、掉髮 → 常覺得是自然衰老或營養不良
- 心悸、失眠、情緒浮動 → 被當作焦慮或更年期後遺症
這些其實都可能是甲狀腺低下或亢進的表現,但因為與老化的常見變化高度重疊,不容易讓人聯想到是荷爾蒙的問題。
2️⃣ 症狀輕微、不典型
有些熟齡者的甲狀腺異常進展很慢,初期只是:
- 稍微怕冷
- 稍微疲倦
- 稍微沒胃口
- 稍微心跳快
這些「程度不重」的表現,很容易讓患者和家屬覺得「還好吧,不嚴重」,等到明顯體重變化、情緒低落、生活功能下降時,可能已經拖了半年甚至一年。
➡️ 特別提醒:熟齡者出現「不明體重變化」或「長期便祕、掉髮、皮膚乾燥」,務必納入甲狀腺功能檢查的考量。
3️⃣ 情緒與精神症狀被誤當作憂鬱症或失智
甲狀腺功能低下常見:
- 情緒低落、不想說話
- 對事物失去興趣(類似憂鬱)
- 專注力變差、記憶力模糊(類似失智)
甲狀腺功能亢進則可能出現:
- 焦躁、失眠、易怒
- 難以放鬆、緊張心悸
由於這些症狀沒有明顯的生理表現(如發燒、咳嗽),醫師若沒特別詢問甲狀腺病史,容易誤診為「情緒病」或早期失智,錯過黃金治療期。
4️⃣ 醫師未主動安排甲狀腺抽血檢查
甲狀腺功能檢查(TSH、T3、T4)不是健檢常規項目,除非:
- 醫師有高度懷疑
- 患者主動反應症狀
- 有家族史或特殊疾病史(如自體免疫)
否則,很可能不會在第一時間安排抽血檢查。許多熟齡者是在健檢附加項目中才意外發現異常。
5️⃣ 家屬與本人覺得「老了就這樣」
這是一個常見但危險的心態。當長輩出現種種身體或情緒上的變化時,很容易被家人說:「啊年紀大了,正常啦。」
但實際上,很多所謂「老化現象」,若是來自甲狀腺異常,是可以透過簡單藥物治療明顯改善的!
➡️ 用「老化」解釋所有問題,其實就是在錯失幫助改善生活品質的機會。
👨⚕️ 什麼時候該檢查甲狀腺功能?
- 精神不振、情緒異常卻找不到明顯原因
- 明顯怕熱或怕冷、體重變化大
- 心律不整、頻繁心悸
- 記憶力下降、注意力變差
- 抽血發現膽固醇高、貧血、肝酵素異常
✅ 有以上任兩項 → 建議安排內分泌科抽血評估。
💊 治療與日常保養
- 甲狀腺低下 → 服用口服甲狀腺素(Levothyroxine)
- 甲狀腺亢進 → 口服抗甲狀腺藥物、部分需放射碘或手術
- 定期抽血追蹤 TSH、T4 指數,依據指數調整劑量
- 飲食避免過量碘攝取(如海帶、昆布),但不需完全忌口
- 情緒管理與睡眠充足有助改善症狀
🧾 小結:今天你要記住這三件事!
- 熟齡族甲狀腺異常常常被誤當作老化或情緒病。
- 出現怕冷怕熱、心悸便祕、掉髮體重變化等症狀,應考慮抽血檢查。
- 正確診斷與穩定治療後,身體與情緒狀況可以大幅改善!
Sandwich-Care出書了喔!! <<0到60分鐘的生命接力:急救與急診的全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