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MEETIA
提問:山田宗太郎、小澤裕雪
回答:秋田弘(amazarashi)——事隔3年,您於10/12這天發行了迷你專輯《虛無病》。請和我們談談這張專輯在開始製作以前的背景與過程。
在幕張展覽館舉辦的演唱會將會是amazarashi史上最大規模的演唱會,在這些都拍板定案之後,我開始思考能不能在演唱會上做些特別的事。於是我就想到說或許能透過一部故事來呈現出我們的音樂,最終寫出了《虛無病》這部故事。接著再依循著故事進展去寫出新的歌並思考其構成,完成的結果就是這張迷你專輯《虛無病》。這是從故事衍生出的專輯。
——請問您是如何構思這張專輯的整體概念的呢?
首先是從比較柔和的曲調開始,慢慢添增一些有話想說給聽眾聽的歌曲,並逐漸把曲調弄得愈來愈激烈一些。有點像是被感染一樣,慢慢地聚焦在內在的陰暗處。
——我感覺秋田先生的歌曲可以分為「私小說(I-novel)」風格的歌曲,以及寫給他人聽的歌曲(前者的例子為《炸彈的作法》、《美麗的回憶》等;後者的例子為《青春Juvenile》、《致你》等)。如果要將專輯《虛無病》分類的話,請問它會比較偏向哪一邊呢?※「私小說」的特點為取材於作者自身經驗,採取自我暴露的敘述法,是一種寫實主義的風格,成為日本近代文學的主流。
這張專輯中兩種類型的歌都有。不過,這次的歌曲內容主要是以對外的憤怒為主。前作《世界收束二一一六》也是如此,這張專輯也可以說是它的後繼專輯。
——在專輯發行之前,小說《虛無病》第1章就先行公開了。這部小說主要是在講述著「虛無病」這個虛構的病症蔓延的世界。請問您為何會想要寫這樣的小說呢?
我以前其實也寫過幾部這類的故事,但那些全都是描寫我內在的內容,是我用來自我反省的作品。不過這次是要在幕張展覽館舉辦的演唱會裡將故事融合音樂,所以我有把它弄得更好懂,而且也有拿捏好音樂和演唱會進行時的強弱與平衡。
——關於小說《虛無病》,請問您是何時、如何得到創作靈感的呢?
我是在幕張的演唱會定案之後才開始構思的,所以大概是今年年初左右。當時我心裡有個想法是想要將末日幻想(Post-apocalyptic fiction)、喪屍類(Zombie)的電影或漫畫之類的內容透過amazarashi這面濾鏡呈現出來。
——「透過話語進行感染」這個想法真的很有趣。秋田先生您能否與我們分享您「被話語感染的經驗」呢?
我認為話語是溝通上最重要的一個手段。我也知道有很多人的人生就是因話語而發生改變的。事實上,我也覺得自己是被我所喜歡的音樂及其歌詞改變人生的人。將amazarashi的音樂推廣至全世界的這些音樂活動或許也可以說是一種增加感染者的行為。
——我認為「虛無」是對於amazarashi來說很重要的字詞之一。請問秋田先生您對於「虛無」這個字詞有什麼感覺呢?
我雖然不知道什麼才是正確的答案,但我心中最大的威脅就是虛無。從虛無主義的視角洞悉一切,每天只求快樂活過當下的人們一定也是很多的;而我如果那樣做的話,最終一定會走上歧路,因此這對我來說就是我必須抵抗的事物。

——您在設計出小說《虛無病》中登場的角色時,請問有參考現實中的哪位人物嗎?
我是以amazarashi的歌曲為原型去進行聯想的。將每首歌裡想傳達給聽眾的理念塑造成一個角色,每個角色都有自我意識。想的大概就是這些。
——由於我不能透漏太多劇情所以有點難提問,不過小說《虛無病》中也有出現一些關於暴力的描寫。我認為這種程度的描寫是至今為止不曾出現在秋田先生的歌詞或小說裡的內容,請問您這麼做的用意為何呢?
別人和自己持不同思想,主角在這分岔路中會選擇哪一邊呢?主角「打破」了一邊的思想後選擇了另一邊的思想。這段關於暴力的描述就是為了強調出那個「打破」的舉動。
——10/15這天會在幕張展覽館搭配小說舉辦公演。依循著小說內容進行演唱會,這真的是極為罕見的演唱會形式,請問您為何會想要做出這樣的嘗試呢?
平時聽眾們對於amazarashi的歌曲有各自不同的解釋是無妨,而這次我想嘗試的是在故事劇情推進的同時進行演奏,試圖藉此讓聽眾們心中對於各首歌曲的理解都能統一並擁有相同感覺,並起到一種淨化作用(Catharsis)。所有在音樂範疇裡的呈現手法我都想要嘗試。
——以小說故事情節為基礎的演唱會進行方式將大大彰顯出amazarashi的文學性。請問秋田先生您從文學中感受到何種魅力呢?
去替模糊不清的事物取名、去定義出它獨自的意涵;又或是將無人不知的事物的另外一面給呈現出來,我認為這些就是文學有趣的地方。
——我認為秋田先生所寫的歌裡有幾個是受到宮澤賢治影響的作品。比方說《夜鷹之星》、《星光/Starlight》等歌。對於秋田先生您來說,宮澤賢治是什麼樣的存在呢?
宮澤賢治的著作也有被編入小學教科書中,是個很貼近我們的存在。明明是部優美柔和的故事,但「死亡」卻總是形影不離,這種生命短促且剎那的描寫在他的作品中很常見。每次都會對他作品中的這一部分感到驚訝。
——除了宮澤賢治以外,您也有表明說您喜歡太宰治和寺山修司等作家。請問您也會閱讀現代作家的作品嗎?如果會的話,請問您喜歡哪類作品呢?另外,請問您最近有讀過有趣的作品嗎?
我至今還是會去買寺山修司的隨筆集之類的來讀。過去有很多難以入手的作品,有很多作品是直到最近才終於能買到的。我偶爾也是會讀現代的著作,但那並不意味著我想接觸劇情,而是想去了解那些作家個人有趣的哲學。
——除了《開創未來》之類的特例以外,秋田先生的歌詞裡幾乎沒有出現英文字母。請問這是因為您對於使用日文有強烈的堅持嗎?
單純只是因為我覺得英文很不協調所以不喜歡用而已。雖然西洋歌曲和那些唱英文的日本歌手我也都很喜歡,但畢竟我平常就是只會說日文而已嘛。
——最近這段時間您有推出動畫《東京喰種√A》的片尾曲《季節接連逝去》,以及動畫《亂步奇譚 Game of Laplase》的主題曲《速度與摩擦》,我認為年輕的聽眾人數應該有在增加當中。不過秋田先生的歌詞裡有許多年輕世代比較陌生的字詞,舉例來說,像是《14歲》中的「白矮星」、《夕陽西沉》中的「實際存在」、《夜晚的自始至終》中的「尋死念頭」、《自虐家艾麗》中的「受虐者的愛」等。想請問您在寫詞時有沒有特別留意哪個部分或是特別講究的呢?
我寫詞時不太會去顧慮到聽者的想法。我只想在歌詞中呈現出我認為有趣的視角,或是只有自己明白的比喻。另外就是這些內容要能讓自己感到驚訝、讓自己感動,我認為這就是我在寫歌時最困難的部分。
——我認為,「影片×音樂」、「科技×音樂」、「文學×音樂」這類去接觸其它文化領域的做法也是amazarashi的魅力之一。不受限於「音樂」這個範疇,而是嘗試去接觸其他各種文化的這個做法,請問秋田先生是有意而為之的嗎?還是說,其實您只是在做您想做的事,結果做出了跨領域的作品呢?
我感覺起來比較像是「在我接觸那些有趣的事物後自然而然就變成現在這樣了」。我會被那些厲害的創作者們感動,也會將這份感動反映到我的創作之中,所以我想我就是在追求這樣子的刺激。amazarashi的核心部分、歌曲製作之類的還是要認真嚴肅地做;而其餘部分則是單純地去享受它,最終做出會讓自己感到驚訝的事。
——我認為以前的amazarashi主要是以「對於社會感到的格格不入及其憤怒」、「不被人認可的痛苦及絕望與埋怨」、「藏於自己心中的汙穢的淨化」為創作動力。不過,現在的amazarashi能以《世界收束二一一六》在Oricon音樂專輯週榜擠到第4名,可見已獲得許多聽眾的支持。請問秋田先生是如何看待這個環境的變化呢?另外,您現在的創作動力是什麼呢?
生活與環境都沒太大的改變。我的確有感覺到自己以前那個尖銳的情感逐漸變得比較和緩一些,但這並不代表我的喜怒哀樂都沒了,因此動力是不會消失的。以前在進行音樂活動時必須去思考該如何往上爬,現在則是會去思考我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雖然初期的歌詞裡有很多會令人聯想到自殺的內容,但我認為您最近有愈來愈多首歌是在肯定人生。請問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我變得不會想要尋短了。我認為我已經達成了amazarashi在初期時的目標——「肯定自我」。
——如果您能見到以前那個還在感到痛苦的自己,請問您會想對他說什麼呢?
我會跟他說:「加油,繼續努力下去。」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