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筆記|雪梨的韓式料理指南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作為移民大國的澳洲,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落地至今,已經吃過烤肉、豬骨湯、手工餃子等,都讓人印象深刻,甚至和友人都認為雪梨的韓式永遠不會讓人失望。

餐廳清單

自己都沒想到這一篇要寫的是雪梨的韓式料理。

我喜歡在 Instagram、Google Map 開啟雷達,好奇有什麼值得探訪的餐廳。然而,自從落地雪梨,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澳洲的在地美食究竟是什麼?

義大利,就會想到提拉米蘇與義大利麵;西班牙,就會想到海鮮燉飯與馬鈴薯烘蛋;日本,就會想到生魚片與拉麵;泰國,就會想到船麵與打拋豬;臺灣,可多了——麻辣火鍋、牛肉湯、碗粿、鹹酥雞、燒餅油條……好多好多。

那澳洲呢?問了澳洲人、問了留學生,也問了在澳洲生活過的朋友,終於得到牛肉派、Lamington 蛋糕,甚至袋鼠肉的答案(?)之後,跟某個澳洲人討論這件事,他說他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因為澳洲有許多移民,所以,也就自然而然接受來自世界的美食。

這個說法,確實讓我有點信服了,也讓我想起在餃子店用餐的荒謬景象,整間店只有我們這桌是亞洲臉孔,其他桌都是外國人,還以紅白酒搭配水餃。

在這些眼花撩亂的異國料理,最讓我驚艷的是韓式料理。因為我是喝湯狂熱份子,而且在臺灣吃遍許多韓式料理,總是覺得少了一點道地的滋味。然而,初次在雪梨嚐到辣牛肉湯時,非常訝異味道是如此貼近韓國;後來,又試了海鮮煎餅、烤肉、馬鈴薯排骨湯等,讓我決定要為此寫一篇文章,好好介紹雪梨的韓式料理:

Hansang Strathfield

地址:Shop 2/8/14 Lyons St, Strathfield NSW 2135

旅居雪梨多年的學姊:「這間的湯頭是我覺得最讚的!」

那天我們點了辣牛肉湯、海鮮煎餅。喝到第一口湯、吃到第一口煎餅,瞬間浮起在韓國旅行的記憶(只差沒有配上燒啤了)。

辣牛肉湯的辣度恰到好處,不至於辣到讓人受不了,反而像是暖胃的湯品,喝起來格外地舒服。海鮮煎餅則是在一個酥脆與柔軟之間取得完美平衡,餅皮焦香,內餡更藏著豐富多樣的海鮮滋味。

把這間店也分享給其他朋友,也大獲好評^^


PR Korean Restaurant

地址:10 Bridge St, Lidcombe NSW 2141

raw-image

這間餐廳是另一個美食小夥伴帶我去探險的!

兩個女生點了兩人份的套餐:

raw-image

春川辣雞、米飯、海鮮煎餅;還有一些高麗菜、年糕等基本配料。


服務生會親自上桌現炒春川辣雞和炒飯,那天就看著他手上來來回回的鍋鏟,隨著香氣四溢,讓我口水直流。

炒完之後,起司與辣醬的融合讓視覺爆擊,而嚐起來確實讓人魂牽夢縈,跟著濃郁的起司絲一起牽到天堂了。雞肉口感軟嫩,年糕也很Q彈,但私心認為有點偏辣(我是個無辣不歡的人)。

最後的炒飯更是完美的結局,米粒飽吸春川辣雞的醬香,再加上鍋氣,香氣撲鼻、滋味濃郁,連非常不喜歡吃米飯的我,竟然吃地一滴都不剩。

這間店的唯二缺點:不適合一人獨食、口味偏重鹹。


Ymone Haejanggook

地址:

Lidcombe - shop 3/20 Railway St, Lidcombe NSW 2141

Strathfield - 30 The Boulevarde, Strathfield NSW 2135

raw-image

這間店我意外地吃了兩次。

第一次在 Strathfield,第二次在 Lidcombe,是走進餐廳才發現擺設、菜單也太熟悉,才確認真的是同一間餐廳。

這是我在雪梨的第一間韓式料理餐廳,當時和好久不見的臺灣友人約在這兒,因為剛落地的我身無分文,選了一間價位比較親民的餐廳(最後是友人請客,真的太暖)。

雖然價格和藹可親,我們點的辣豬骨湯卻不馬虎。湯頭濃郁,豬肉軟嫩,連大骨讓人啃到最後一刻,吃地非常滿足。

第二次再訪,是與朋友參加一年一度的雪梨皇家復活節,三個人玩了整天,肚子實在餓地發慌,期待著晚上的煙火,但又不願意當盤子(裡面食物貴得嚇人),於是,我們決定先搭火車到 Lidcombe。

在 google map 尋尋覓覓,終於找到這家,我依舊點了辣豬骨湯,豬肉依舊軟嫩、豬大骨依舊啃地盡興;朋友們都點了辣豬雜湯,內容物非常、非常豐富,邊吃還邊研究這塊肉到底是什麼部位?總之,他們給予非常高的評價,如果敢吃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推薦可以試試看。

那天我們在皇家復活節走了一整天,玩地很累,所以能坐下來喝碗熱騰騰的湯,讓人療癒許多。


The Mandoo Strathfield

地址:12A The Boulevarde, Strathfield NSW 2135

這是在 Strathfield 很有名氣的手工餃子店,用餐時間都會看見門口大排長龍,而我也很好奇這間店究竟是社群噱頭或是真的值得一訪?

某天走完海岸線,在回程的火車上,開始感受到肚子在抗議,突然想起了這間餃子店,隨即查了菜單,價錢還可以,心裡打著「都過了吃飯時間,應該不至於花時間排隊吧」的算盤;沒想到,餐廳依舊滿滿的客人,幸運的我剛好搶到僅剩的空桌。

raw-image

我點了一碗餃子牛骨湯。

抱著「這間店有極大可能是過譽」的心理準備,卻在咬下第一口餃子時,狠狠地被攻破——太好吃了吧!!!

用這麼粗魯、直白的形容才能表達這間店的餃子有多麽驚艷。

相對台灣的水餃,韓國餃子的皮比較薄,因此也顯得餡料豐滿,而這間店的餃子內餡非常紮實,調味醇厚,整體吃起來滿有層次感的,搭配牛骨湯,兩者味道並沒有衝突,反而是完美的協調。

吃完之後,仍舊念念不忘這場平價的美食饗宴,趕快分享連結給朋友們。這間店確實值得一訪,甚至覺得比我在首爾廣藏市場吃到的餃子還好吃。

這間店的缺點:小菜不多,只有一小碟的泡菜。


Hand Made Noodle Strathfield

地址:1 Albert Rd, Strathfield NSW 2135

在火車站附近小小的一間店,人潮卻絡繹不絕,排隊的人大多是韓國的阿姨叔叔們,甚至有很多都是一個人,那場景就像是家裡的巷口小吃。

raw-image

這間店的餐點選項不多,大概分為麵條與麵疙瘩。

我點了一碗蛤蜊麵,味道樸實自然。

比起一般又辣又鹹的韓式料理,這碗湯麵顯得格外清爽,可說是一股「清流」。

麵條Q彈有嚼勁,湯頭則是淡淡的,沒有厚重的海鮮味,喝起來非常舒服、清爽不膩,是一種很溫和、很療癒的存在。

也許聽起來不是特別有記憶點,但那天的我暈車,嚐到這湯頭的時候,都覺得活過來了。

這間店的缺點:座位不多(下午三點去時還要排隊),小菜也不多。


Yun’s Pork & Duck

地址:Shop 2/20 Railway St, Lidcombe NSW 2141

上次和朋友吃完豬骨湯時,經過這間店時,在窗外看著桌上烤盤肥滋滋的烤肉,我們約好下次要來試試,在過了一個多月之後,終於成行。

六個人浩浩蕩蕩地來到這間餐廳,分別點了豬肉、鴨肉套餐(一份適合 2 至 3 人),有包肉生菜、芝麻葉、蒸蛋、起司玉米、大片泡菜;額外再加一份海鮮煎餅,份量剛剛好。

果然,韓式燒烤還是一群人吃,才會特別有滋味!

raw-image

鴨肉是這間店的特色餐點,但我們一致認為豬肉比較好吃。

五花肉沒有軟爛的油膩感,反而是酥脆的焦香,又有肉汁的香氣,配上生菜、麻油、特製醬料、泡菜。

一口塞進嘴巴,幸福指數瞬間破表,又再加上燒啤,真的好過癮!

必須一提,這間店的海鮮煎餅吃起來非常像蚵仔煎,說出這個形容之後,六個人相視而笑,真的太想台灣的食物了!

這間店的老闆很有趣,大概是看不下去我們胡搞瞎搞,最後索性幫我們烤肉;我們也胡亂講了一堆韓文,老闆也用簡單的中文回應我們,氣氛非常歡樂。

雖然這餐所費不貲,看到帳單的當下,剛剛喝的燒啤都醒了,果然預支太多快樂。


餐廳之外:雪梨的韓國城

這篇提到的韓國料理都是在 Lidcombe、Strathfield,原本以為這兩個地方是雪梨的韓國城,但官方認定的韓國城是 Eastwood。

Why this Australian city is welcoming a new ‘Koreatown’

Eastwood“韩国城”真的来了!韩裔居民呼吁和睦相处,华人议员发声

關於這件事,過去確實有引發一些爭議,和朋友分享這件事時,去過 Eastwood 的他有點驚訝,他說感受不太到有韓國的氛圍,反而以為 Eastwood 是另外一個中國城。

因為我自己也還沒有去過 Eastwood,也無從比較,光是 Lidcombe與Strathfield的韓式料理就讓我魂牽夢縈。


結尾

我很喜歡吃韓式料理,但如開頭所寫,在台灣吃過許多昂貴的、便宜的韓式,總覺得還是有點美中不足。曾和在韓國讀書的朋友討論這件事,她也深有同感;也曾經因為太想念韓國的韓式料理,在疫情解封的剛開始,索性就飛了一趟首爾,吃了醬蟹、烤腸、烤肉、炸雞、炸醬麵、辣年糕、泡菜鍋等(當然還有無數的燒啤)。

因此,在雪梨吃到的韓式料理後,確實讓我不禁又問了那位朋友:為何雪梨的韓式可以這麼好吃呢?明明台灣也有很多韓國人開的餐廳呀?無從解答。

回到雪梨的韓式料理,再回到澳洲的多元移民,這個國家真的是挺有趣的,有時候會讓你熟悉到以為人在亞洲;有時候又會讓你陌生到相信人在南半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暫時從辦公室逃跑之後
4會員
27內容數
當我發現還需要工作40年,決定先暫時從辦公室逃跑,在這個雲端辦公桌記錄逃跑後的一切。
2025/05/27
跨年時吃的十二個葡萄,如魔法般正在一顆一顆實現。逃跑少女的第四、第五個月狀態:解鎖翻譯接案、展場口譯的工作。跨了很大一步,感受強烈的不適感,卻成長了不少。
Thumbnail
2025/05/27
跨年時吃的十二個葡萄,如魔法般正在一顆一顆實現。逃跑少女的第四、第五個月狀態:解鎖翻譯接案、展場口譯的工作。跨了很大一步,感受強烈的不適感,卻成長了不少。
Thumbnail
2025/05/24
「相較於印刷機與羊皮紙捲只是為人類提供了新的連結方式,AI則是整個資訊網路裡面成熟的正式成員,具有自己的能動性。」《連結》以歷史視角分析資訊網路,給予一堂關乎文化、權力與未來想像的反思。
Thumbnail
2025/05/24
「相較於印刷機與羊皮紙捲只是為人類提供了新的連結方式,AI則是整個資訊網路裡面成熟的正式成員,具有自己的能動性。」《連結》以歷史視角分析資訊網路,給予一堂關乎文化、權力與未來想像的反思。
Thumbnail
2025/05/13
利用學校長假,走了一趟雪梨海岸線漫步,心滿意足而返程。看起來不起眼的炸魚薯條店卻讓人還想再訪、Rose Bay徒步至Watsons Bay的沿途風景令人印象深刻;這段路線特別適合貪心的旅人——想一次收集多個迷人的海灘名字、或是想走步道又同時想看海,這段海岸漫步是雪梨必訪清單之一。
Thumbnail
2025/05/13
利用學校長假,走了一趟雪梨海岸線漫步,心滿意足而返程。看起來不起眼的炸魚薯條店卻讓人還想再訪、Rose Bay徒步至Watsons Bay的沿途風景令人印象深刻;這段路線特別適合貪心的旅人——想一次收集多個迷人的海灘名字、或是想走步道又同時想看海,這段海岸漫步是雪梨必訪清單之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陽春版但美味絲毫不減的關東煮,還有雪花糕詳細食譜、獨家小撇步♡ 冰涼滑嫩、口感柔和,最重要的是低糖又低脂!還有比這個更適合夏天下午的點心嗎😻😻
Thumbnail
陽春版但美味絲毫不減的關東煮,還有雪花糕詳細食譜、獨家小撇步♡ 冰涼滑嫩、口感柔和,最重要的是低糖又低脂!還有比這個更適合夏天下午的點心嗎😻😻
Thumbnail
在溫哥華,只要是台灣人,基本上沒人不知道傳香鐵路便當! 大家飄揚過海離開家鄉,出國留學也好、工作也罷或是遠嫁溫哥華都好,生活在異國他鄉總是會想念家鄉味,來傳香絕對不會錯!! 一起來看看這充滿情懷的思鄉味吧。
Thumbnail
在溫哥華,只要是台灣人,基本上沒人不知道傳香鐵路便當! 大家飄揚過海離開家鄉,出國留學也好、工作也罷或是遠嫁溫哥華都好,生活在異國他鄉總是會想念家鄉味,來傳香絕對不會錯!! 一起來看看這充滿情懷的思鄉味吧。
Thumbnail
自小就很有口福的我,身邊的美食專家、饕客等眾多,因此對於食物的真的好吃與還可以吃,還是能清楚分辨出來。今天參加社團聚餐,坦白說是最好吃的一次!?感謝大家捧場出來一起吃飯,前幾次都是我選的餐廳也就是偏養生清淡的口味,這次煙燻的烤肉,風味極佳,以及無酒精的小黃瓜、薄荷等食材製作的氣泡飲也相
Thumbnail
自小就很有口福的我,身邊的美食專家、饕客等眾多,因此對於食物的真的好吃與還可以吃,還是能清楚分辨出來。今天參加社團聚餐,坦白說是最好吃的一次!?感謝大家捧場出來一起吃飯,前幾次都是我選的餐廳也就是偏養生清淡的口味,這次煙燻的烤肉,風味極佳,以及無酒精的小黃瓜、薄荷等食材製作的氣泡飲也相
Thumbnail
喜歡到處旅遊吃美食,有時候是為了嘗試不同的新品感受,有時候是在尋找曾經擁有的溫暖回憶。
Thumbnail
喜歡到處旅遊吃美食,有時候是為了嘗試不同的新品感受,有時候是在尋找曾經擁有的溫暖回憶。
Thumbnail
你喜歡滷肉飯這道經典台式美味嗎? 我們家的餐桌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次的台灣食物,是海外遊子想念家的味道。
Thumbnail
你喜歡滷肉飯這道經典台式美味嗎? 我們家的餐桌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次的台灣食物,是海外遊子想念家的味道。
Thumbnail
現在要吃烤肉真的很方便,就算不是中秋時節,平常也可以約三五好友到烤肉店chill一下。我雖然有時腸胃虛弱,但也吃吃喝喝嚐過不少美食,除了常見的台韓日類型烤肉,Joy還幫大家彙整各國各式烤肉料理唷~~~快一起吃起來!
Thumbnail
現在要吃烤肉真的很方便,就算不是中秋時節,平常也可以約三五好友到烤肉店chill一下。我雖然有時腸胃虛弱,但也吃吃喝喝嚐過不少美食,除了常見的台韓日類型烤肉,Joy還幫大家彙整各國各式烤肉料理唷~~~快一起吃起來!
Thumbnail
看似平淡無奇的料理 對我來說卻是任何美食都無可替代的美味 ———————————— |滋~滋~透心涼| 記得小時候,住在平溪的山區, 父母需要去到大台北工作, 一起相處的時間不甚多, 我的生活大小事就由奶奶負責照料。
Thumbnail
看似平淡無奇的料理 對我來說卻是任何美食都無可替代的美味 ———————————— |滋~滋~透心涼| 記得小時候,住在平溪的山區, 父母需要去到大台北工作, 一起相處的時間不甚多, 我的生活大小事就由奶奶負責照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